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云中专利>正文

一种立体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5627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立体栽培装置,其结构由一个竖直向设置的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腔中的输送管道及其喷头构成,所述筒体的外围具有多个栽培盆体,栽培盆体的栽培穴孔与筒体的内腔相通。所述栽培盆体与筒体为整体件,并且呈螺旋状分布在筒体的外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发展立体农业,进而节约土地资源,并朝着观赏性农业发展,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路出发,设计本装置。该装置的栽培盆体呈螺旋状分布,一是有利于每个栽培盆体都能获得光照,二是提高观赏性。喷头设置在筒体的顶部,从上而下喷水,有利于每个栽培盆体的作物获得水分,另外,施肥也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立体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蔬菜等农业产品的栽培均采用土地耕作栽培法,即在耕地表面形成的菜畦或垄中栽上菜籽,让其生长的方法。此法土地占用面积大,不但与我国日益减少的土地资源不相适应,也不利于观赏农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立体栽培装置,利用该装置栽培蔬菜,既有利于大幅度减少土地占用量,提高经济效益,又有利于发展观赏性农业,走一条适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是由一个竖直向设置的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腔中的输送管道及其喷头构成,所述筒体的外围具有多个栽培盆体,栽培盆体的栽培穴孔与筒体的内腔相通。具体实施时,所述栽培盆体与筒体为整体件,并且呈螺旋状分布在筒体的外围。有益效果本技术从发展立体农业,进而节约土地资源,并朝着观赏性农业发展,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路出发,设计了本装置。该装置的栽培盆体呈螺旋状分布,一是有利于每个栽培盆体都能获得光照,二是提高观赏性。喷头设置在筒体的顶部,从上而下喷水,有利于每个栽培盆体的作物获得水分,另外,施肥也变得十分方便。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没有画出喷头结构。图中输送管道1,喷头11,筒体2,栽培穴孔3,栽培盆体4。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并结合图2。筒体2呈竖直状设置,其内腔用于接纳泥土等培养基,筒体 2的高度可按需设定。由于栽培盆体4的栽培穴孔3与筒体2的内腔相通,因此,泥土等培养基也可充满栽培穴孔3。输送管道1穿过筒体2的内腔,上端设置喷头11。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是由一个竖直向设置的筒体0),以及设置在筒体⑵ 内腔中的输送管道(1)及其喷头(11)构成,所述筒体( 的外围具有多个栽培盆体,栽培盆体⑷的栽培穴孔⑶与筒体⑵的内腔相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栽培盆体(4)与筒体(2)为整体件,并且呈螺旋状分布在筒体O)的外围。专利摘要一种立体栽培装置,其结构由一个竖直向设置的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腔中的输送管道及其喷头构成,所述筒体的外围具有多个栽培盆体,栽培盆体的栽培穴孔与筒体的内腔相通。所述栽培盆体与筒体为整体件,并且呈螺旋状分布在筒体的外围。本技术从发展立体农业,进而节约土地资源,并朝着观赏性农业发展,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路出发,设计本装置。该装置的栽培盆体呈螺旋状分布,一是有利于每个栽培盆体都能获得光照,二是提高观赏性。喷头设置在筒体的顶部,从上而下喷水,有利于每个栽培盆体的作物获得水分,另外,施肥也十分方便。文档编号A01G31/02GK201957544SQ2010206785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李云中 申请人:李云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是:由一个竖直向设置的筒体(2),以及设置在筒体(2)内腔中的输送管道(1)及其喷头(11)构成,所述筒体(2)的外围具有多个栽培盆体(4),栽培盆体(4)的栽培穴孔(3)与筒体(2)的内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中
申请(专利权)人:李云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