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叶明专利>正文

一种三通球阀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845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通球阀改进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一前后贯通的主流道,所述阀体侧部设有与阀体为一体结构的旁通管,所述主流道开口端转动套接螺母,所述螺母与阀体间设有卡位机构防止螺母脱落。所述卡位机构包括一卡环,所述卡环设于螺母内孔内且内端固定于所述主流道内,所述螺母内壁内端设有卡扣,所述卡环与卡扣配合将螺母限制于阀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阀体与旁通管设为一体结构,一个模具内成型,因而加工工艺得以简化,同时在主流道开口上转动套接螺母,而且螺母与阀体间设有卡位机构防止螺母脱落。因而仅仅通过旋转螺母就可将阀体与管道紧固,不必旋转阀体,即使在空间狭小的情况下,也能将阀体与管道紧密连接起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三通球阀。
技术介绍
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现有的三通球阀,阀体上设有前后贯通的主流道,主流道与旁通管为 分开式结构,主流道一侧开口上设有内螺纹,而另一侧设有外螺纹,其通过两侧螺纹与管道 连接起来。由于阀体与旁通管为分开式结构,阀体与旁通管需分开加工,造成工艺复杂,而 采用整体式结构,由于螺纹开在阀体上,当拧紧螺纹时,必须旋转阀体。但是在空间狭小的 情况下,阀体转动起来非常困难,造成安装不便。而且三通侧端与球阀连接不当时易导致漏 水,同时影响三通与球阀连接处的受压强度,三通侧端连接口易发生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空间狭小场合的三通球阀, 加工工艺简化,不必旋转阀体也能将阀体与管道连接起来,而且连接可靠牢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通球阀改进结构,包 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一前后贯通的主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侧部设有与阀体为一 体结构的旁通管,所述主流道开口端转动套接螺母,所述螺母与阀体间设有卡位机构防止 螺母脱落。优选的,所述卡位机构包括一卡环,所述卡环设于螺母内孔内且内端固定于所述 主流道内,所述螺母内壁内端设有卡扣,所述卡环与卡扣配合将螺母限制于阀体上。优选的,所述螺母内孔内设有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紧贴所述卡环的外侧端。本技术将阀体与旁通管设为一体结构,一个模具内成型,因而加工工艺得以 简化,同时在主流道开口上转动套接螺母,而且螺母与阀体间设有卡位机构防止螺母脱落。 因而仅仅通过旋转螺母就可将阀体与管道紧固,不必旋转阀体,即使在空间狭小的情况下, 也能将阀体与管道紧密连接起来,而且三通侧端与球阀连接不易漏水,连接牢固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现有三通球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三通球阀改进结构的实施例,包括阀体1,所述阀 体内设有一前后贯通的主流道2,所述阀体侧部设有与阀体为一体结构的旁通管3,旁通管 上设有调节杆7,所述主流道开口端转动套接螺母4,所述螺母4与阀体1间设有卡位机构 防止螺母脱落。所述卡位机构包括一卡环5,所述卡环5设于螺母内孔内且内端固定于所述主流道内,所述螺母内壁内端设有卡扣8,所述卡环与卡扣配合将螺母限制于阀体上。所述 螺母4内孔内设有一密封圈6,所述密封圈紧贴所述卡环5的外侧端。阀体装配时,先将螺 母套接在阀体上,然后安装卡环,最后放入密封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通球阀改进结构,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内设有一前后贯通的主流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侧部设有与阀体为一体结构的旁通管(3),所述主流道开口端转动套接螺母(4),所述螺母(4)与阀体(1)间设有卡位机构防止螺母脱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球阀改进结构,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内设有一前后贯通的主流道0), 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侧部设有与阀体为一体结构的旁通管(3),所述主流道开口端转动 套接螺母G),所述螺母(4)与阀体(1)间设有卡位机构防止螺母脱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球阀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叶明陈晓美吴益尔钱建斌王建均
申请(专利权)人:傅叶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