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流体通过的管道之间连接的接头,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现浇场合的管道连接的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现浇场合的水管接头,有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535401的专利名称为现浇密封止水节,该专利公开的止水节克服了传统施工方法中预留空洞与水管之间容易出现缝隙造成渗漏问题,而且该止水节也解决了长期使用造成漏水的问题。但是该止水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底边缘采用圆形或多边形结构,这对施工过程中与其配合安装的模板的平面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模板与底边缘的尺寸误差较大,就会导致止水节在模板上安装不牢固,在现浇混凝土时使其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止水节和两端水管的安装; 另外,在止水节周围的混凝土现浇结束且养护完毕,拆掉模板后,要将止水节底边缘的底面抹灰,由于底边缘的面积较大,抹灰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精度高、与模板连接更紧密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止水翼环,所述止水翼环上设有止水环,所述连接管的底部采用双层内插式承口结构,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边缘外侧设有三个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包括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上设有止水翼环(2),所述止水翼环(2)上设有止水环(3),所述连接管(1)的底部采用双层内插式承口(4)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的底部边缘外侧设有三个连接支座(5),所述三个连接支座(5)关于连接管(1)轴中心对称分布,连接支座(5)上设有固定孔(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包括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上设有止水翼环(2 ),所述止水翼环(2 )上设有止水环(3 ),所述连接管(1)的底部采用双层内插式承口 (4)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的底部边缘外侧设有三个连接支座(5),所述三个连接支座(5 )关于连接管(1)轴中心对称分布,连接支座(5 )上设有固定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止水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 (1)、止水翼环(2)和连接支座(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强,廖晓东,谢惠庆,康清泉,吴贵君,沈杰,徐仕平,张华,代华君,黄建军,周勇,汪世伟,邹义娜,杨能强,杜伟亮,罗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