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38649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器,其包括内胆、进水口和出水口、外壳、以及第一电加热管组件。其中第一电加热管组件包括可与内胆中的水隔离设置的第一电加热管。通过采用水隔离设置,可以避免电加热管遭受水的侵蚀;并且,当电加热管损坏时,只需要抽出电加热管,便可对其进行维修和替换,而不需要放光内胆中的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水器,尤其涉及电热水器的电加热管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热水器通常包括内胆、安装在内胆外的外壳、和形成在内胆和外壳间的 隔热层。热水器一般安装在浴室的墙体上,热水器的外壳上设置有挂架组件,用于和安装在 墙体上的挂板连接。电热水器的加热源为电加热管,电加热管通常通过法兰或螺头安装在 内胆上,其管体延伸入内胆中并与内胆中的水直接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电加热管的管体不 可避免地会受到水的腐蚀以及硬水的影响而遭到损坏。并且,一旦电加热管损坏,需要将内 胆中的水全部放光才能对损坏的电加热管进行维修或替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水器,其具有改进的电加热管组件,可避免 电加热管与水直接接触,从而防止电加热管遭受水的侵蚀,并且便于电加热管的维修和替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电热水器,其包括内胆,用于收容一定量的可被加热的水;进水口和出水口,和所述内胆连通以传递流入内胆和流出内胆的水;外壳,包覆在所述内胆外并在两者间形成有隔热层;第一电加热管组件,包括可与内胆中的水隔离设置的第一电加热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电加热管组件还包括可与内胆固定连接并延 伸入内胆中的安装管,所述第一电加热管收容在所述安装管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管通过焊接与内胆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管在与内胆连接的一端开口以供第一电 加热管插入,而相对的另一端则封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加热管与安装管之间形成紧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电热水器还包括安装在内胆中的第二电加热管 组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电加热管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内胆上的 法兰,以及与所述法兰固定连接并延伸入内胆中的第二电加热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电加热管组件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 装在内胆上的螺头,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螺头上并延伸入内胆中的第二电加热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电加热管组件包括与内胆固定并延伸入 内胆中的安装管,以及收容在安装管内的第二电加热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和第二电加热管组件安装在内胆的横向 端部,且第一和第二电加热管分布在内胆中竖向上的不同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水隔离设置,可以避免电加 热管遭受水的侵蚀;并且,当电加热管损坏时,只需要抽出电加热管,便可对其进行维修和 替换,而不需要放光内胆中的水;此外,由于安装管是一体焊接在内胆上的,相比传统的法 兰连接或螺头连接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有效避免在连接处可能出现的渗漏以及能量损 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热水器第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热水器第二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热水器第三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本技术电热水器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该电热水器100包括用于 储存被加热水的内胆10、包覆在内胆10外的外壳20、形成在内胆10和外壳20间的填充有 发泡料(如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隔热层(未标示)。内胆10大致呈圆桶状,其具有圆桶 形桶壁(未标示),通常由黑色金属制成,如钢、铁等。内胆10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冷水引入 内胆内的一进水口 31以及用于排出被加热水的一出水口 32。电热水器100的外壳上通常 还设置有挂架组件(未图示),用于和设置在墙体上的支撑件(未图示)配合以将电热水器 挂到墙体上。电热水器100还包括有用于加热冷水的第一电加热管组件40。第一电加热管组 件40包括与内胆10固定连接的安装管41和收容在安装管41内的第一电加热管42。安 装管41可以采用与内胆10相同的材质,大致呈管状,其一端开口,而相对的另一端则封闭。 安装管41整体延伸位于内胆10内,其开口端通过焊接固定在内胆10的横向端部的一开口 处,从而可方便第一电加热管42的插入。第一电加热管42内设置有一具有高阻抗的电阻 丝(未图示),该电阻丝通过导线(未标示)可与220V或IlOV的交流电源导通,从而将电 能转化为热能。第一电加热管42可以通过紧配合固定在安装管41内。在本实施方式中, 安装管可以看作是内胆表面的一体延伸,用来将第一电加热管与内胆中的水隔离,而第一 电加热管在工作时可以通过安装管的热传导来加热内胆中的水。通过这种水隔离设置,可 以避免电加热管遭受水的侵蚀;并且,当电加热管损坏时,只需要抽出电加热管,便可对其 进行维修和替换,而不需要放光内胆中的水;此外,由于安装管是一体焊接在内胆上的,相 比传统的法兰连接或螺头连接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有效避免在连接处可能出现的渗漏 以及能量损失。图2和图3揭示了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增加第二电加热管组件的两种实现方 式。在图2揭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电热水器200同样包括内胆10,外壳20,进、出水口 31、 32,以及第一电加热管组件40,除此之外,其还包括一第二电加热管组件50。该第二电加热 管组件50包括包括法兰51,和固定连接在法兰51上的第二电加热管52。本领域人员所熟 知的是,法兰51可以通过螺栓与螺母的连接方式固定到设置在内胆横向端部处的法兰盘 (未图示)上,而第二电加热管52通过焊接固定在法兰51上,第二电加热管52同样包括电 阻丝,并通过导线和外部电源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电加热管52在内胆10中伸展,其4和第一电加热管42分布在内胆中的竖向上的不同高度,从而可以加热不同层的水,实现内 胆中水的分层加热,进而缩短加热时间。图3所揭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电热水器300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热水器200主 要区别在于采用了不同的第二电加热管组件60。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电加热管组件60包括 固定在内胆10横向端部的螺头61,以及固定设置在螺头61上的第二电加热管62。本领域 人员所熟知的是,螺头61上形成有外螺纹,内胆上形成有带有内螺纹的套管(未图示),从 而通过螺头61与套管的配合以将第二电加热管组件60固定在内胆10上。同样地,第二电 加热管62具有电阻丝,并通过导线和外部电源连接;并且,第二电加热管62和第一电加热 管42分布在内胆中的竖向上的不同高度,以实现分层加热。第二、三实施方式主要揭示的是在现有的通过法兰连接或螺头连接的电加热管 组件的基础上,与本技术的第一电加热管组件组合来实现分层加热,从而不需要在现 有的电热水器上进行大的改动就能够实现分层加热,同时也能够享受到第一电加热管组件 的水隔离设置所带来的好处,进而降低了对现有电热水器的改造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方 式中,实现分层加热的多个电加热管组件可以都采用与第一电加热管组件相同的形式,即 都采用水隔离设置的电加热管,这样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可以将相同结构的内胆应用于不 同加热模式的热水器型号。例如,可以在内胆的竖向上设置三个安装管;对于只需要使用 单根电加热管的较低端热水器型号而言,只需要在装配时在其中一个安装管内插设电加热 管,而其余两个留空;而对于需要采用两根电加热管的中端电热水器型号而言,在其中两个 安装管内设置电加热管,而剩下的一个留空;而对于需要采用三根电加热管的高端电热水 器型号而言,则在三个安装管内均插入电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用于收容一定量的可被加热的水;进水口和出水口,和所述内胆连通以传递流入内胆和流出内胆的水;外壳,包覆在所述内胆外并在两者间形成有隔热层;第一电加热管组件,包括可与内胆中的水隔离设置的第一电加热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胆,用于收容一定量的可被加热的水;进水口和出水口,和所述内胆连通以传递流入内胆和流出内胆的水;外壳,包覆在所述内胆外并在两者间形成有隔热层;第一电加热管组件,包括可与内胆中的水隔离设置的第一电加热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加热管组件还包括可与内胆固 定连接并延伸入内胆中的安装管,所述第一电加热管收容在所述安装管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通过焊接与内胆固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在与内胆连接的一端开口 以供第一电加热管插入,而相对的另一端则封闭。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加热管与安装管之间形成 紧配合。6.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伯尔尼·施罗德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