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矿共沉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36615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稀土矿共沉沉淀装置,其主要结构为筒状的槽体。槽体内壁上设有四片长条状的档板,每片挡板由槽体底部延伸至槽体顶部。槽体内设有带搅拌桨的搅拌杆,搅拌杆能加快反应物的混合速度,加快反应物之间的反应速度。在槽体内部还分别设有稀土料液进料管和碳酸氢铵溶液进料管,稀土料液进料管和碳酸氢铵溶液进料管的下端不与槽体底部接触,稀土料液进料管和碳酸氢铵溶液进料管的上端延伸到槽体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水、产品质量高、加工效率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湿法冶金
,尤其涉及一种稀土矿共沉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稀土行业中常用碳酸氢铵溶液与稀土矿反应制备碳酸稀土,采用的生产工 艺一般有正序加料,共同加料和反序加料。不同的加料方式所得到的碳酸稀土的晶型、颗粒 大小、分布也都有所区别。正序加料即将稀释后的碳酸氢铵按一定速度加入稀土料液中,配 好的碳酸氢铵溶液浓度要低于lmol/L,同时要控制好加料速度,否则会出现局部浓度过高 现象,使得颗粒不均勻。反序加料即将稀土料液加入碳酸氢铵溶液中,此时成核速度大于晶 核生长速度,生产颗粒较小,使得过滤及水洗困难。由于反应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料液表面 会产生大量气泡,因此采用现有的共同加料和正序加料情况较类似,需控制好碳酸氢铵浓 度及加料速度。由于上述化学反应过程中对反应物的浓度和加料速度要求较高,使得在大 批量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影响到产品质量,而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产品品质高、产品质量稳定和消耗水资源较少的稀土矿 共沉沉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目前所使用的碳酸稀土生产装置的缺点设 计一种产品品质高、产品质量稳定和消耗水资源较少的稀土矿共沉沉淀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针对现有的共沉沉淀装置的结构存在的技术缺点,重新涉及一种稀土矿共沉沉淀 装置,其主要结构为筒状的槽体。槽体内壁上设有四片长条状的档板,每片挡板由槽体底部 延伸至槽体顶部。槽体内设有带搅拌桨的搅拌杆,搅拌杆能加快反应物的混合速度,加快反 应物之间的反应速度。在槽体内部还分别设有稀土料液进料管和碳酸氢铵溶液进料管,稀 土料液进料管和碳酸氢铵溶液进料管的下端不与槽体底部接触,稀土料液进料管和碳酸氢 铵溶液进料管的上端延伸到槽体外部。更具体地说,所述的四片挡板在槽体内壁上成圆形矩阵分布。所述的搅拌杆上设有两个搅拌桨,两个搅拌桨分别设在槽体的底部和中部。所述的稀土料液进料管和碳酸氢铵溶液进料管设置在两块相对称的挡板的边缘 上,稀土料液进料管和碳酸氢铵溶液进料管的上端分别设有阀门、流量计和高位槽。利用流 量计和阀门可自由控制反应物的进料速度。所述的稀土料液进料管和碳酸氢铵溶液进料管的下端与槽体的底部的距离为 10 20cm。生产过程中,先将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按浓度要求配比后分别打入高位槽中 备用。于此同时在槽体内加入晶种,并注入自来水进行调浆,使液面淹没靠近槽体底部的搅 拌浆,开启搅拌杆进行搅拌。此时打开稀土料液进料管和碳酸氢铵溶液进料管上的调节阀,3控制流量比为1 2 3向槽体内注入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 液在搅拌杆的作用下充分混合反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采用高浓度碳酸氢铵溶液O 3mol/L),有效减少稀 释碳酸氢铵及水洗时的用水量,比传统工艺节约用水40% 50%。同时本设备是采用高浓 度碳酸氢铵溶液且无需那么严格控制加料速度,就能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因此可以提高生 产效率,比传统工艺的生产效率提高60% 7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节水、产品质量高、加工效率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处的结构剖示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其主要结构为筒状的槽体1。槽体1的内壁上设有四片长 条状的档板2,每片挡板2由槽体1的底部延伸至槽体1的顶部。槽体1内设有带搅拌桨3 的搅拌杆4,搅拌杆4能加快反应物的混合速度和反应速度。在槽体1的内部还分别设有稀 土料液进料管5和碳酸氢铵溶液进料管6,稀土料液进料管5和碳酸氢铵溶液进料管6的下 端不与槽体1的底部接触,稀土料液进料管5和碳酸氢铵溶液进料管6的上端延伸到槽体 1的外部。更具体地说,所述的四片挡板2在槽体1的内壁上成圆形矩阵分布。所述的搅拌杆4上设有两个搅拌桨3,所述的两个搅拌桨3分别设在槽体1的底部 和中部。所述的稀土料液进料管5和碳酸氢铵溶液进料管6设置在两块相对称的挡板4的 边缘上,稀土料液进料管5和碳酸氢铵溶液进料管6的上端分别设有阀门7、流量计8和高 位槽9。利用流量计8和阀门7可自由控制反应物的进料速度。所述的稀土料液进料管5和碳酸氢铵溶液进料管6的下端与槽体1的底部的距离 为 15cm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土矿共沉沉淀装置,其主要结构为筒状的槽体,其特征在于槽体内壁上设有四片长条状的档板;槽体内设有带搅拌桨的搅拌杆;槽体内部分别设有稀土料液进料管和碳酸氢铵溶液进料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矿共沉沉淀装置,其主要结构为筒状的槽体,其特征在于槽体内壁上设有 四片长条状的档板;槽体内设有带搅拌桨的搅拌杆;槽体内部分别设有稀土料液进料管和 碳酸氢铵溶液进料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矿共沉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在槽体内壁上 成圆形矩阵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土矿共沉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杆上设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韩建设杨清宇王琳丽石智峰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嘉禾稀有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