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HF波段小型化腔体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36600 阅读:4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中的一种VHF波段小型化腔体滤波器,特别适用于VHF波段通信系统的信道中完成抑制干扰信号功能的传输装置;包括螺旋谐振器(1)、级联电缆(2)和三通(6),螺旋谐振器(1)与级联电缆(2)通过三通(6)级联到一起;传输信号从输入端进入经级联电缆(2)、三通(6)和螺旋谐振器(1)到达输出端;所述螺旋谐振器(1)由螺旋内导体(4)、调谐杆(3)、介质支撑(7)、接口(8)以及外导体(5)组成,通过改变调谐杆(3)深入到螺旋谐振器(1)的深浅实现电容加载,完成频率调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频段很低、体积较小、满足了通信设备对滤波器产品向体积小型化、承受大功率、性能稳定的要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信领域中的滤波器,特别适用于VHF波段通信系统的信道 中完成抑制干扰信号功能的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通信系统使用的VHF、UHF等波段上已广泛应用的滤波器体积较大,承受功 率小;而通信设备仍然在不断在向大功率、小型化继续发展。在较低频段,LC等集总参数滤 波器体积虽小,可插入损耗较大,难以承受较大功率;同轴腔滤波器由其工作原理可知在频 率较低时较容易实现,且损耗较小,可是体积非常庞大。体积非常大的设备对加工和装配提 出了较大的难度,容易造成滤波器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更小、承受功率大、性能稳定的 滤波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VHF波段小型化腔体滤波器,包括螺旋谐振器、级联电缆和三通,螺旋谐振器 与级联电缆通过三通级联到一起;传输信号从输入端进入经级联电缆、三通和螺旋谐振器 到达输出端;所述螺旋谐振器由螺旋内导体、调谐杆、介质支撑、接口以及外导体组成,外导 体为一盒体,介质支撑两端皆固定在外导体的端盖上,螺旋内导体为单螺旋结构且螺旋穿 绕介质支撑,螺旋内导体的一端固定在螺旋谐振器短路端的外导体的端盖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VHF波段小型化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谐振器(1)、级联电缆(2)和三通(6),螺旋谐振器(1)与级联电缆(2)通过三通(6)级联到一起;传输信号从输入端进入经级联电缆(2)、三通(6)和螺旋谐振器(1)到达输出端;所述螺旋谐振器(1)由螺旋内导体(4)、调谐杆(3)、介质支撑(7)、接口(8)以及外导体(5)组成,外导体(5)为一盒体,介质支撑(7)两端皆固定在外导体(5)的端盖上,螺旋内导体(4)为单螺旋结构且螺旋穿绕介质支撑(7),螺旋内导体(4)的一端固定在螺旋谐振器(1)短路端的外导体(5)的端盖上,调谐杆(3)位于螺旋谐振器(1)的开路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HF波段小型化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谐振器(1)、级联电缆(2) 和三通(6),螺旋谐振器(1)与级联电缆( 通过三通(6)级联到一起;传输信号从输入端 进入经级联电缆O)、三通(6)和螺旋谐振器(1)到达输出端;所述螺旋谐振器(1)由螺旋 内导体G)、调谐杆(3)、介质支撑(7)、接口(8)以及外导体(5)组成,外导体(5)为一盒 体,介质支撑(7)两端皆固定在外导体( 的端盖上,螺旋内导体(4)为单螺旋结构且螺旋 穿绕介质支撑(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琦王清芬李志永路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