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775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产品包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盒。包装盒,其每个顶角处的任意两相邻边之间通过弧线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包装盒的若干面上开设有通孔。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弧线为内切于其所连接的两相邻边的圆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装盒的每个顶角部位均由多段弧线构成,使得各个角都是圆滑的,没有尖锐的直角,不易刺破包装盒的外包装。在包装盒的某些面上开设通孔可以改善包装盒的透水、透气性,有利于生产过程中盒内物品的吸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产品包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盒
技术介绍
目前,包装盒(尤其是纸质包装盒)在包装运输与存储过程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如图1所示,专利号为200820093928.9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比较典型的包装盒。从图1中可见,该包装盒的八个顶角部位A均为较尖锐的直角,且一般包装盒的各个平面都是密封的。胶原蛋白肠衣生产过程中,肠衣装进包装盒内后,需要通过增加水份、光线等改善肠衣质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要用真空袋将整盒肠衣连盒真空密封起来,以保持盒内肠衣的质量,利于保存。一般的包装盒尖锐直角部位极容易刺破包装盒的外包装,不利于胶原蛋白肠衣的保存。此外,目前的包装盒一般都是密封的,不利于水份、光线等进入,从而无法满足改善肠衣质量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包装盒将外包装损坏,以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如何能让水份、光线等进入包装盒内,以满足改善盒内产品质量的要求。(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包装盒,其每个顶角处的任意两相邻边之间通过弧线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包装盒的若干面上开设有通孔。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包装盒的两个相对面上设有通孔。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两个相对面为装入包装盒内的肠衣的两端所对应的面。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弧线为内切于其所连接的两相邻边的圆弧。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包装盒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可折叠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个侧板,第一侧板的远离底板一端可折叠地连接顶板,与顶板相对的第四侧板的远离底板一端可折叠地连接重叠顶板,该重叠顶板与第四侧板的连接部位有插孔;第二、第三侧板的远离底板一端各连接一重叠侧板,第二、第三侧板分别与和其相连的重叠侧板的连接部位有插孔;顶板另外三个边各装有可折叠的插板,三个插板与三个插孔的位置分别对应。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第二侧板与底板的连接部位设有插孔,与第二侧板相-->连的重叠侧板的远离底板一端设有与该插孔对应的插片;在第三侧板与底板的连接部位设有另一插孔,与第三侧板相连的重叠侧板的远离底板一端设有与该另一插孔对应的插片。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二侧板的另外两边可折叠地连接有第一扇形板和第四扇形板;第一侧板的另外两边可折叠地连接有第二扇形板和第三扇形板;第一扇形板和第二扇形板分别插入第二侧板与和第二侧板连接的重叠侧板折叠后的缝隙中;第三扇形板和第四扇形板分别插入第三侧板与和第三侧板连接的重叠侧板折叠后的缝隙中。(三)有益效果本技术包装盒的每个顶角部位均由多段弧线构成,使得各个角都是圆滑的,没有尖锐的直角,不易刺破盒的外包装在包装盒的某些面上开设通孔有利于水份、光线等进入包装盒内,以满足改善盒内产品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包装盒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包装盒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包装盒第二实施例的展开图;图4是本技术包装盒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包装盒第三实施例的展开图;图6是本技术包装盒第四实施例的展开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包装盒进行详细介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2,本实施例包装盒为长方体,其具有八个顶角。由于各个顶角部位的结构基本相同,在此只以其中一个顶角进行详细介绍。其中的一个顶角部位为三条边1、2、3的结合部位。相邻边1、2之间并非直接相交,而是通过弧线11连接。同样的,相邻边1、3之间通过弧线12连接;相邻边2、3之间通过弧线13连接。弧线11、12、13分别为内切于其所连接的两相邻边的圆弧。实施例二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包装盒为折叠式的,该包装盒包括底板26,分别可折叠地连接于底板26四个边的侧板22、23、24、25。第一侧板22的远离底板26一端可折叠地连接顶板21;顶板21的另外三个边各装有一个可折叠的插板,即插板211、212、213;第一侧板2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221;第一侧板22的另外两个边分别连接可折叠的第二扇形板2b、第三扇形板2c。第二侧板23的远离底板26一端可折叠地连接重叠侧板28;重叠侧板28的远离第二侧板23一端设有两个插片282、283。重叠侧板28与第二侧板23的连接部位设有与所述插板211位置对应的插孔281。在底板26与第二侧板23的连接部位设有两个与所述插片282、283位置对应的插孔231、232。第三侧板24的远离底板26一端可折叠地连接重叠侧板27;重叠侧板27的远离第三侧板24一端设有两个插片272、273。重叠侧板27与第三侧板24的连接部位设有与所述插板212位置对应的插孔271。在底板26与第三侧板24的连接部位设有两个与所述插片272、273位置对应的插孔241、242。第四侧板-->25的远离底板26一端可折叠地连接重叠顶板29;重叠顶板29与第四侧板25的连接部位设有与插板213位置对应的插孔291;第四侧板25的另外两个边分别连接可折叠的第一扇形板2a、第四扇形板2d。该包装盒折叠后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折叠后第二侧板23和重叠侧板28重合到一起,并通过插片和插孔的配合来固定。同样,第三侧板24和重叠侧板27也重合在一起。重叠顶板29位于顶板21的下方。扇形板2c、2d分别插入第三侧板24与重叠侧板27折叠后的缝隙中。同样的,扇形板2a、2b分别插入第二侧板23与重叠侧板28折叠后的缝隙中。插片282、283分别插入插孔231、232中;插片272、273分别插入插孔241、242中;插板211、212、213分别插入插孔281、271、291中。对于本包装盒而言,虽然其部分面为多个面重叠而成,但每个顶角部位的相邻边之间仍然通过弧线连接,保证顶角部位没有尖锐的直角。实施例三参见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之间的区别在于,用于支撑顶板21的两块插板211、212分别有安装于支撑板21两翼的两个半圆形支撑板211a、212a替代。相应的,与插板211、212对应的两个插孔281、271也无需设置。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半圆形支撑板支撑顶板,支撑效果更好,使得整个包装盒更加结实。实施例四参见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在第四侧板25上也开设若干通孔221。再结合图4,当肠衣装入包装盒后,肠衣的放置方向为从第一侧板22到第四侧板25的方向,也就是说,第一侧板22和第四侧板25为装入包装盒内肠衣的两端所对应的面。在这样的两个面上开通孔,更加有利于水份、光线等进入,从而更好地满足改善肠衣质量的要求。作为本实施例的扩展,在其他两个相对面设置通孔也是可行的,而且相较于在单面开孔效果更好。作为上述实施例所揭露技术方案的扩展方案,比如,包装盒不限于用于盛装胶原蛋白肠衣;再比如,连接两相邻边的弧线也可为一般的非圆弧线;再比如,包装盒上的通孔可以设置在多个平面上,通孔的数量、形状、排列方式、大小也并不受限制;再比如,包装盒的形状不同,其顶角的数量也不并限于八个;最后,折叠式包装盒的用于固定的插板/插片和插孔的设置位置以及设置数量均可以适当变动。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每个顶角处的任意两相邻边之间通过弧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每个顶角处的任意两相邻边之间通过弧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在包装盒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面上开设有通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在包装盒的两个相对面上设有通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相对面为装入包装盒内的肠衣的两端所对应的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线为内切于其所连接的两相邻边的圆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可折叠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个侧板,第一侧板的远离底板一端可折叠地连接顶板,与顶板相对的第四侧板的远离底板一端可折叠地连接重叠顶板,该重叠顶板与第四侧板的连接部位有插孔;顶板的远离第四侧板一边设有与所述插孔对应的插板。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第二、第三侧板的远离底板一端各连接一重叠侧板,第二、第三侧板分别与和其相连的重叠侧板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亚仙谢华
申请(专利权)人:梧州神冠蛋白肠衣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