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管绝缘扶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6732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油管绝缘扶正器,包括内套套接于油管的管壁外侧,外套套接于内套外侧;该内套包括两个分离的子内套,第一子内套一侧开口,第一子内套与外套的接触面为楔形,第二子内套一侧开口,第二子内套与外套的接触面为楔形,第一子内套的楔形接触面最薄处与第二子内套的楔形接触面最薄处相向设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无论油管在套管内向上还是向下移动,都会使油管绝缘扶正器和油管间的压力越来越大,摩擦阻力也越来越大,从而保证绝缘扶正器与油管的结合都是越来越紧密。(*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油管绝缘扶正器
技术介绍
油管在油井中大部分位置是与套管相接触的,之前使用的油管绝缘扶正器,在油 管下放时,由于油管和套管间的摩擦力会使绝缘扶正器自动锁紧;在油管有上提动作时,由 于油管和套管间的摩擦力会使绝缘扶正器有松动的倾向,当油管和套管间的摩擦力足够大 时,就会造成绝缘扶正器内套和外套的松脱分离,使绝缘扶正作用失效。中国专利申请99222314. 8公开了一种“自锁式油管扶正器”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油 管绝缘扶正器。是一种作用于油井中套管和油管之间的自锁式油管扶正器。由带有开口槽 的自锁内筒与带有扶正凸台的扶正外筒通过锥面螺纹紧固配合使用在油管的任意位置。该 自锁式油管扶正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但当油管蠕动或提放作业时,容易造成油管绝 缘扶正器内外套分离,使其起不到绝缘扶正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油管的绝缘扶正器内外套容易脱离,造成 绝缘扶正器的作用受到影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油管绝缘扶正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管绝缘扶正器,包括内套,外套,油管;所述内套套接于所述油管的管壁外侧,所述外套套接于所述内套外侧;该内套包括两个分离的子内套,第一子内套一侧开口,所述第一子内套与所述外 套的接触面为楔形,所述第二子内套一侧开口,所述第二子内套与所述外套的接触面为楔 形,所述第一子内套的楔形接触面最薄处与第二子内套的楔形接触面最薄处相向设置。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油管绝缘扶正器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所述外套的外 侧表面具有均勻分布的6对扶正凸台。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油管绝缘扶正器的另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所述第一子 内套和第二子内套与所述外套的楔形接触面表面具有增加摩擦力的细小纹路。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油管绝缘扶正器的再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所述外套与 所述第一子内套和第二子内套接触的面中部厚度大于两端厚度。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油管绝缘扶正器的再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所述第一子 内套和第二子内套由弹性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油管绝缘扶正器的再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所述弹性材 料包括具有弹性的绝缘材料,例如尼龙。通过本技术的实施例,无论油管在套管内向上还是向下移动,都会使油管绝 缘扶正器和油管间的压力越来越大,摩擦阻力也越来越大,从而保证绝缘扶正器与油管的 结合都是越来越紧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油管绝缘扶正器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子内套的纵向剖面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子内套或者第二子内套的横截面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外套的纵向截面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外套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油管绝缘扶正器结构示意图。包括内套101,外套102,油管103。所述内套101套接于所述油管103的管壁外侧,所述外套102套接于所述内套101 外侧;该内套包括两个分离的子内套,第一子内套1011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一子内套与 所述外套102的接触面为楔形,所述第二子内套1012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二子内套与所述 外套102的接触面为楔形,所述第一子内套的楔形接触面最薄处与第二子内套的楔形接触 面最薄处相向设置。这样无论油管在套管内向上还是向下移动,该绝缘扶正器与油管的结合都是越来 越紧密。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所述外套102的外侧表面具有均勻分布的 6对扶正凸台。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所述第一子内套1011和第二子内套1012 与所述外套102的楔形接触面表面具有细小纹路,以增大内套101与外套102之间的摩擦 力。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所述外套102与所述第一子内套1011和第 二子内套1012接触的面中部厚度大于两端厚度,从而可以保证内套101与外套102之间的糸 Τ ι S 口 口。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所述第一子内套1011和第二子内套1012 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可以将所述第一子内套1011和第二子内套1012的开口变大,以 套接于所述油管外壁,所述弹性材料可以包括尼龙,或者具有一定弹性的绝缘材料。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子内套的纵向剖面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子内套或者第二子内套的横截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子内套与外套的 接触面为楔形,并且第一子内套和第二子内套的一侧开口,可以让所述第一子内套和第二 子内套产生形变,使得所述开口变大,将所述开口调节成与油管的直径基本相同的开度,将 该第一子内套和第二子内套套接在油管上。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外套的纵向截面图,其中只显示出了右侧部分的 截面。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外套的结构图。图中所述外套外外表面有均勻分布 的6对扶正凸台,安装时,先将外套套在横放的油管上要求的位置,再将内套开口掰开到与 油管直径基本相同的开度,将内套套在油管上,内套靠自身的弹性卡在油管上,再将上下两 部分内套分别楔入外套和油管的楔形截面环状空间。通过上述实施例无论油管在套管内向上还是向下移动,都会使油管绝缘扶正器和 油管间的压力越来越大,摩擦阻力也越来越大,从而保证绝缘扶正器与油管的结合都是越 来越紧密。通过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可以使得由于油管绝缘扶正器窜动而造成返工 和无法正常送电的油井比例由10%下降到5%以下。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 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 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 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管绝缘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外套,油管;所述内套套接于所述油管的管壁外侧,所述外套套接于所述内套外侧;该内套包括两个分离的子内套,第一子内套一侧开口,所述第一子内套与所述外套的接触面为楔形,所述第二子内套一侧开口,所述第二子内套与所述外套的接触面为楔形,所述第一子内套的楔形接触面最薄处与第二子内套的楔形接触面最薄处相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管绝缘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外套,油管;所述内套套接于所述油管的管壁外侧,所述外套套接于所述内套外侧;该内套包括两个分离的子内套,第一子内套一侧开口,所述第一子内套与所述外套的 接触面为楔形,所述第二子内套一侧开口,所述第二子内套与所述外套的接触面为楔形,所 述第一子内套的楔形接触面最薄处与第二子内套的楔形接触面最薄处相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管绝缘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的外侧表面具 有均勻分布的6对扶正凸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管绝缘扶正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道宏王立军李辉唐小波杨洪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