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剥壳机的抓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25375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棉花剥壳机的抓棉装置,包括外形为圆柱状或环形带状的抓棉针辊,抓棉针辊上有N条环形针带,针带的宽度A为2~30毫米,其中N大于1,各针带间隔设置,针带之间间距大于10毫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的抓取棉花便于梳壳,同时保护棉纤维不被抓断,抓棉针带在合理的宽度及倾斜度下能够牢固的将棉花抓住,在棉花经过梳齿时,棉纤维就能很好得到保护。(*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棉花剥壳机的抓棉装置,具体说是一种能有效的抓取棉花便 于梳壳,同时保护棉纤维不被抓断的机械。
技术介绍
用锯齿或针布抓取棉花,在各类棉加工机械中都有应用,如轧花机,皮棉清杂机, 采棉清花机。锯齿和针布在这些机械上应用技术已很成熟,但把锯齿或针布应用在棉花剥 壳机上,其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分布位置则必须随之改变。否则,锯齿和针布在棉花剥壳 机上的应用就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例如把轧花机上锯片用在棉花剥壳机上会把棉纤维 扯断。又如把成片的没有间隔的锯片或针布用在棉花剥壳机上来抓棉,则棉花中缠夹的棉 壳就无法分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的抓取棉花便于梳 壳,同时保护棉纤维不被抓断的棉花剥壳机的抓棉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形为圆柱状或环形带状的抓棉针辊,抓棉针辊 上有N条环形针带,针带的宽度A为2 30毫米,其中N大于1,各针带间隔设置,针带之间间 距大于10毫米。所述抓棉针辊上的抓棉针为针状结构和/或锯齿状结构。所述抓棉针的针尖前倾且与抓棉装置的作业旋转方向一致。所述抓棉针的锯齿状结构,其齿尖前倾且与抓棉装置的作业旋转方向一致。本技术在外形为圆柱状或环形带状的圆辊侧面有多条环形针带,针带间隔放 置,若以抓棉装置旋转方向为纵向,则各条针带的横向有效宽度(同一水平线上最左边的针 尖与最右边针尖距离)大于2毫米,小于30毫米,各针带的间距大于10毫米。针尖向抓棉 辊的旋转方向倾斜。因抓棉针带在合理的宽度及倾斜度下能够牢固的将棉花抓住,在棉花 经过梳齿时,棉纤维就能很好得到保护。同时,梳理辊的梳齿与抓棉针带较好结合,使棉花 中缠夹的棉壳被清梳下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环形针带部位的剖视图。图中,1、抓棉针辊,2、针带,3、梳齿,4、梳理辊。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抓棉针辊1外径有多条环形针带2,针带2间隔放置,针尖向抓棉针辊1旋 转方向倾斜。针带2的宽度A为20毫米。梳理辊4外径为多片开口与针带2对应的梳齿3。在棉花剥壳机工作过程中,针带2将棉花牢牢抓住,由于棉花具有良好的膨松性,能够通 过梳齿3狭小的开口,而棉壳及未撞击开的棉桃就被梳理辊4的梳齿3梳理下来。 图2中,1为抓棉针辊,2为针带,3为梳齿,4为梳理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花剥壳机的抓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形为圆柱状或环形带状的抓棉针辊,抓棉针辊上有N条环形针带,针带的宽度A为2~30毫米,其中N大于1,各针带间隔设置,针带之间间距大于10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花剥壳机的抓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形为圆柱状或环形带状的抓棉针 辊,抓棉针辊上有N条环形针带,针带的宽度A为2 30毫米,其中N大于1,各针带间隔设 置,针带之间间距大于10毫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剥壳机的抓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棉针辊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潘玉赵帮国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丰禾田农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