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227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音箱结构,包括扬声器、音箱腔体,扬声器设置于音箱腔体内,音箱腔体包括反相腔体单元和正相腔体单元,反相腔体单元与正相腔体单元连接,扬声器设置于反相腔体单元和正相腔体单元之间,反相腔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反相共振腔,正相腔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正相共振腔。扬声器正相辐射声波通过正相腔体单元共振调谐后传出;同时扬声器反相辐射声能通过反相腔体单元腔共振调谐后传出。共振调谐后的辐射声波的频率下限远低于扬声器反相辐射声波和正相辐射声波的下限,调节正相共振腔和反相共振腔的数目,使两个声波同相叠加,既保证了音箱的辐射效率,同时降低了音箱的低频重放下限,提升音质,扬声器口径更小、音箱体积更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音箱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音箱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最普及的音箱腔体结构是单腔体导相箱,它的箱体结构图如附图1所示,扬 声器和管道置于同一腔体内,腔体和管道组成亥姆霍兹共振腔,共振腔共振调谐于某一频 率点,工作时发生谐振,类似于带通滤波器的功能,将扬声器背向的辐射声能通过管道反相 输出,同扬声器正相的辐射声能同相叠加,能够有效的利用喇叭背向辐射声能,提高了音箱 的辐射效率,同时开口箱的低频重放下限可以做到比扬声器本身的共振频率低,但是从理 论上,调试最佳效果的导相箱,低频重放下限的最大限度只能下降到0. 707倍,低频下限受 到限制,对扬声器口径和箱体容积存在一定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箱体结构,让音箱的低 频重放下限获得更大限度的降低,同时降低对扬声器口径和箱体容积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音箱结构,包括扬 声器、音箱腔体,扬声器设置于音箱腔体内,音箱腔体包括反相腔体单元和正相腔体单元, 反相腔体单元与正相腔体单元连接,扬声器设置于反相腔体单元和正相腔体单元之间,反 相腔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反相共振腔,正相腔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正相共振腔。其中,反相共振腔的数目为1,正相共振腔的数目为2,第一个正相共振腔与反相 共振腔连接,第二个正相共振腔与第一个正相共振腔连接,第二个正相共振腔与第一个正 相共振腔之间设置有正相通道,第二个正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正相通道,反相共 振腔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反相通道。其中,正相共振腔的数目为1,反相共振腔的数目为2,第一个反相共振腔与正相 共振腔连接,第二个反相共振腔与第一个反相腔体连接,第二个反相共振腔与第一个反相 腔体之间设置有反相通道,第二个反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反相通道,正相共振腔 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正相通道。其中,反相共振腔的数目为1,正相共振腔的数目为4,4个正相共振腔依次连接, 相邻的2个正相共振腔之间设置有正相通道,正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正相通道, 反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反相通道。其中,反相共振腔的数目为2,正相腔体的数目为3,3个正相共振腔依次连接,相 邻的2个正相共振腔之间设置有正相通道,2个反相共振腔依次连接,2个反相共振腔之间 设置有反相通道,正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正相通道,反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连 接的反相通道。其中,反相共振腔的数目为2,正相共振腔的数目为5,5个正相共振腔依次连接, 相邻的2个正相共振腔之间设置有正相通道,2个反相共振腔依次连接,2个反相共振腔之间设置有反相通道,正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正相通道,反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 连接的反相通道。其中,正相共振腔的数目为1,反相共振腔的数目为4,4个反相共振腔依次连接, 相邻的2个反相共振腔之间设置有反相通道,正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正相通道, 反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反相通道。其中,正相共振腔的数目为2,反相共振腔的数目为3,2个正相共振腔依次连接, 2个正相共振腔之间设置有正相通道,3个反相共振腔依次连接,相邻的2个反相共振腔之 间设置有反相通道,正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正相通道,反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 连接的反相通道。其中,正相共振腔的数目为2,反相共振腔的数目为5,2个正相共振腔依次连接, 2个正相共振腔之间设置有正相通道,5个反相共振腔依次连接,相邻的2个反相共振腔之 间设置有反相通道,正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正相通道,反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 连接的反相通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音箱结构,包括扬声器、音箱腔体,扬声器设置 于音箱腔体内,音箱腔体包括反相腔体单元和正相腔体单元,反相腔体单元与正相腔体单 元连接,扬声器设置于反相腔体单元和正相腔体单元之间,反相腔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反 相共振腔,正相腔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正相共振腔。正相共振腔和反相共振腔为亥姆霍兹 共振腔,扬声器正相辐射声能通过正相腔体单元共振调谐,从正相腔体单元输出,辐射声 波的频率下限低于扬声器正相辐射声波的下限;同时扬声器反相辐射声能通过反相腔体单 元腔共振调谐,从反相腔体单元输出,辐射声波的频率下限远低于扬声器反相辐射声波的 下限,通过调节正相共振腔和反相共振腔的数目,使得从正相腔体单元输出的声波与从反 相腔体单元输出的声波同相,声波同相叠加,发声,既保证了音箱的辐射效率,同时更大限 度的降低了音箱的低频重放下限,提升了音质,降低了对扬声器口径和箱体容积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1——扬声器 2——反相共振腔21——反相通道3——正相共振腔31——正相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音箱结构,包括扬声器1、音箱腔体,扬声器1设置于音箱腔体内, 音箱腔体包括反相腔体单元和正相腔体单元,反相腔体单元与正相腔体单元连接,扬声器1 设置于反相腔体单元和正相腔体单元之间,反相腔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反相共振腔2,正相 腔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正相共振腔3。正相共振腔3和反相共振腔2为亥姆霍兹共振腔,扬声器1正相辐射声能通过正相腔体单元共振调谐,从正相腔体单元输出,辐射声波的频率 下限低于扬声器1正相辐射声波的下限;同时扬声器1反相辐射声能通过反相腔体单元腔 共振调谐,从反相腔体单元输出,辐射声波的频率下限远低于扬声器1反相辐射声波的下 限,通过调节正相共振腔3和反相共振腔2的数目,使得从正相腔体单元输出的声波与从反 相腔体单元输出的声波同相,声波同相叠加,发声,在保证音箱的辐射效率的同时更大限度 的降低了音箱的低频重放下限,提升了音质,扬声器1 口径更小、同时音箱体积更小。本实施例的反相共振腔2的数目为1,正相共振腔3的数目为2,第一个正相共振 腔3与反相共振腔2连接,第二个正相共振腔3与第一个正相共振腔3连接,第二个正相共 振腔3与第一个正相共振腔3之间设置有正相通道31,第二个正相共振腔3设置有与外部 连接的正相通道31,反相共振腔2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反相通道21。扬声器1产生的反相 声波通过反相腔体单元的反相共振腔2共振调谐后产生正相声波,正相声波通过反相共振 腔2的反相通道21传出音箱腔体外,扬声器1产生的正相声波通过正相腔体单元的两个正 相共振腔3经过两次共振调谐后产生正相声波,正相声波通过正相共振腔3的正相通道31 传出音箱腔体外,反相单元输出的正相声波与正相单元输出的正相声波叠加,产生声音,本 实施例的扬声器1的口径更小,并且音箱体积更小。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正相共振腔3的数目为1,反相共振腔2的数目为2,第 一个反相共振腔2与正相共振腔3连接,第二个反相共振腔2与第一个反相共振腔2连接, 第二个反相共振腔2与第一个反相共振腔2之间设置有反相通道21,第二个反相共振腔2 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反相通道21,正相共振腔3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正相通道31,扬声器 1产生的正相声波通过正相腔体单元的正相共振腔3共振调谐后,产生反相声波,反相声波 通过正相共振腔3的正相通道31传出音箱腔体外,扬声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箱结构,包括扬声器、音箱腔体,扬声器设置于音箱腔体内,音箱腔体包括反相腔体单元和正相腔体单元,反相腔体单元与正相腔体单元连接,其特征在于:扬声器设置于反相腔体单元和正相腔体单元之间,反相腔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反相共振腔,正相腔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正相共振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箱结构,包括扬声器、音箱腔体,扬声器设置于音箱腔体内,音箱腔体包括反 相腔体单元和正相腔体单元,反相腔体单元与正相腔体单元连接,其特征在于扬声器设置 于反相腔体单元和正相腔体单元之间,反相腔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反相共振腔,正相腔体 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正相共振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反相共振腔的数目为1,正相共 振腔的数目为2,第一个正相共振腔与反相共振腔连接,第二个正相共振腔与第一个正相共 振腔连接,第二个正相共振腔与第一个正相共振腔之间设置有正相通道,第二个正相共振 腔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正相通道,反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反相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正相共振腔的数目为1,反相共 振腔的数目为2,第一个反相共振腔与正相共振腔连接,第二个反相共振腔与第一个反相腔 体连接,第二个反相共振腔与第一个反相腔体之间设置有反相通道,第二个反相共振腔设 置有与外部连接的反相通道,正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正相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反相共振腔的数目为1,正相共 振腔的数目为4,4个正相共振腔依次连接,相邻的2个正相共振腔之间设置有正相通道,正 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正相通道,反相共振腔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反相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反相共振腔的数目为2,正相腔 体的数目为3,3个正相共振腔依次连接,相邻的2个正相共振腔之间设置有正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达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