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触摸屏线条显示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19371 阅读:3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触摸屏线条显示的方法及装置,当触摸笔与触摸屏接触时,所述触摸笔的笔头在所述触摸屏上产生两个触点,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触摸笔的笔头在所述触摸屏上产生的两个触点;确定所述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控制所述触摸屏上显示的线条的属性。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简化对触摸屏线条显示的控制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摸屏
,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触摸屏线条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触摸屏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有触摸屏的终端设备也逐渐得到普及。通过终端 设备的触摸屏,用户可以使用触摸笔或者手指在触摸屏上划动,就可以完成文字等的输入, 相对于键盘输入而言,可以免去记忆各个按键所在位置等麻烦。其中,在触摸屏上划动的过程中,会触摸屏上会显示出一系列的线条与划动的轨 迹相对应,这些线条通常具有颜色、粗细等属性,并且这些属性通常是可以改变的。现有技 术中,触摸屏上显示的线条的属性是需要预先在系统中设定的。例如,在设备出厂时,系统 通常会设定某种默认的线条颜色、粗细等属性,用户在触摸屏上划动时,触摸屏上就会按照 这种默认的颜色及粗细进行线条的显示。如果用户需要改变输出线条的属性,则需要到终 端设备的系统菜单中修改相应的设置,设置的过程会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触摸屏线条显示的方法及装置,能够简化对触摸 屏线条显示的控制过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控制触摸屏线条显示的方法,当触摸笔与触摸屏接触时,所述触摸笔的笔头 在所述触摸屏上产生两个触点,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触摸笔的笔头在所述触摸屏上产生的两个触点;确定所述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控制所述触摸屏上显示的线条的属性。一种控制触摸屏线条显示的装置,当触摸笔与触摸屏接触时,所述触摸笔的笔头 在所述触摸屏上产生两个触点,所述装置包括触点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触摸笔的笔头在所述触摸屏上产生的两个触点;触点距离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显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控制所述触摸屏上显示的线 条的属性。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触摸笔的笔头在触摸屏上产生的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对触摸屏上显 示的线条的属性进行控制,相对于通过修改终端设备的系统设置的方式而言,可以简化控 制的流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摸笔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触摸笔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 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了简化控制触摸屏线条显示的流程,首先提供了一种触摸 笔,这种触摸笔具有两个笔头,其中,当所述触摸笔与触摸屏接触时,所述两个笔头在所述 触摸屏上产生两个触点,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检测到两个触 点之间的距离,并根据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来控制触摸屏显示的线条的属性。具体实现时,触摸笔的两个笔头可以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杆的头部,通过调节这 两个连接杆来调节这两个笔头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这两个笔头在触摸屏上形成的两个触 点之间的距离。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下面举例进行介绍。方式一在这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下,连接杆的长度可以是固定不变的,但是需要使两个连 接杆在初始状态下形成预置的夹角,这样,可以通过改变连接杆之间的夹角,来调节两个笔 头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这两个笔头在触摸屏上形成的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也即,在这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下,两个连接杆的长度可以是固定的,两个连接杆可 以是头部张开,尾部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这样,随着两个连接杆之间的夹角的增大,两 个笔头之间的距离会增大,随着两个连接杆之间的夹角的减小,两个笔头之间的距离也会 减小。或者,两个连接杆也可以是尾部张开,头部只要不互相接触即可,这样,当连接杆之间 的夹角增大时,两个笔头之间的距离会减小,当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减小时,两个笔头之间的 距离会增大。当然,无论如何调整连接杆之间的夹角,都应保证当使用触摸笔在触摸屏上划动 时,两个笔头同时接触触摸屏,进而产生两个触点。并且,为了避免对用户的正常输入造成影响,两个笔头之间的距离应该是非常小 的,因此,两个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也会非常小,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进行调节。具体实现 时,可以根据连接杆的长度,设定一个可调节的最大夹度。例如,可以将两个笔头之间的最 大距离设置为1mm,这样,对于用户而言,从肉眼上感觉不到触摸笔具有两个笔头,可以像使 用普通的触摸笔一样在触摸屏上进行输入;但是,对于终端设备的系统而言,能够检测到两 个笔头产生的两个触点,并且能够确定出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进而根据两个触点之间的 距离,对触摸屏显示线条的属性进行控制。5方式二在该具体实现方式中,两个连接杆也可以是平行的,这样,可以通过移动两个连接 杆之间的距离,来调节两个笔头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这两个笔头在触摸屏上形成的两个 触点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方式下,在调节两个连接杆之间的距离时,可以同时移动两个连接杆,或 者,与可以只移动其中一个连接杆,都可以实现两个笔头之间的距离的改变。同样,与前述方式一类似,无论如何调整连接杆之间的距离,都应保证当使用触摸 笔在触摸屏上划动时,两个笔头同时接触触摸屏,进而产生两个触点。并且,为了避免对用 户的正常输入造成影响,两个笔头之间的距离应该是非常小的,因此,两个连接杆之间的距 离也会非常小,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进行调节。具体实现时,可以设定一个可调节的最大 距离。以上所述介绍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摸笔的基本结构,以及几种具体的实现方 式,用户可以通过改变触摸笔上两个笔头之间的距离,实现对触摸屏输出线条属性的调节, 直到触摸屏上显示出自己所需的线条属性。在实际应用中,触摸屏显示线条的属性可以包括线条的颜色,或者线条的粗细等。 其中,如果利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调节触摸屏输出线条的颜色,则在前述组成结构 的基础上,为了更加方便用户进行调节,还可以在触摸笔的尾部设置不同颜色的按钮,当按 钮被按下时,带动所述连接杆运动,进而使得两个笔头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假设显示屏输出线条的颜色可以有红、橙、黄、绿、蓝五种,则可以设置五个对应的 按钮,分别显示有上述五种颜色。同时,还可以预先设置好每种颜色对应的笔头的距离,当 某种颜色的按钮被按下时,带动所述连接杆运动,直接将笔头距离调整为该颜色对应的距1 O例如,对于前述通过连接杆之间的夹角来改变笔头之间的距离的实现方式而言, 由于笔头之间的距离是由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决定的,因此可以预先设定好每个按钮对应的 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当某按钮被按下时,自动将连接杆之间的夹角调节到该按钮对应的夹 角即可。又如,对于前述通过连接杆之间的距离来改变笔头之间的距离的实现方式而言, 由于笔头之间的距离是由连接杆之间的距离决定的,因此可以预先设定好每个按钮对应的 连接杆之间的距离,当某按钮被按下时,自动将连接杆之间的夹角调节到该按钮对应的距 离即可。总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触摸屏线条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触摸笔与触摸屏接触时,所述触摸笔的笔头在所述触摸屏上产生两个触点,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触摸笔的笔头在所述触摸屏上产生的两个触点;确定所述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控制所述触摸屏上显示的线条的属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触摸屏线条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触摸笔与触摸屏接触时,所述触摸 笔的笔头在所述触摸屏上产生两个触点,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触摸笔的笔头在所述触摸屏上产生的两个触点; 确定所述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控制所述触摸屏上显示的线条的属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包括 获取两个触点分别在触摸屏上产生的电流值,并分别计算两个触点在所述触摸屏上的坐标值;根据所述两个触点在所述触摸屏上的坐标值,确定所述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仅检测到一个触点,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触摸屏上显示的线条属性设置为默认的属性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检测到的触点数目多于两个,则所述 检测所述触摸笔的笔头在所述触摸屏上产生的两个触点包括将距离最近的两个触点,确定为所述触摸笔的笔头在所述触摸屏上产生的两个触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控制 所述触摸屏上显示的线条的属性包括根据所述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以及预先设置的触点距离与线条属性之间的对应关 系,控制所述触摸屏上显示的线条的属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控制 所述触摸屏上显示的线条的属性包括如果所述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超出预置的阈值,则将所述触摸屏上显示的线条属性设 置为默认的属性值。7.—种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付春盛小俊殷学会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