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仝小林专利>正文

煎煮中药用的中药先煎后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1625 阅读:4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煎煮中药用的中药先煎后下机构,属于中药汤剂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含有:桶盖翻转部,由煎煮桶盖、壳体桶和铰链组成,用于加入先煎的药和水;药液加热部,位于所述壳体桶下底上;中药煎煮部,是一个放在中药加热部上端面的煎煮桶;药液挤压部,用一个手柄控制活塞杆穿过煎煮桶盖后,利用活塞向煎煮后的药物加压,并通过环形磁铁把活塞固定在煎煮桶盖下方;中药后下部,有一个穿过煎煮桶盖后,用以下药的活塞缸,用另一个手柄在活塞缸内带动活塞,使下端的挡板向下运动,把后下的药下到煎煮桶中;药液过滤部,由过滤网和桶管接口零件构成,把煎煮桶中的药液引到壳体桶外,所述药液加热部,则环绕在药液过滤部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真实完整的再现传统中药的煎煮操作,而且也保留了中药药液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同时也降低了能耗。(*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煎煮中药用的中药先煎后下机构属于中药煎煮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设备的不足1、 传统煎药设备多为密闭空间,可以打开上盖后,把后下的药物饮片投入,这样操作繁 琐,也增加了能耗。同时还改变了煎煮锅内中药的自然状态,造成了药物有效成分的丢失, 影响了药物疗效。2、 某些设备采用两个煎煮锅同时操作,通过对时间控制,从煎煮时间上来实现先煎后下 操作,然后将两锅煎煮出来的药液混合。这种方法看似实现了先煎后下,实际上与真正意义 的中药饮片先煎后下相背离。真正意义上的先煎后下,是后下的药物和其它药物共同煎煮, 通过药物成分相互间化学反应,以达到满足中药治疗要求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传统设备不足之处的煎煮中药用的中药先煎 后下机构。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含有桶盖旋转部、中药煎煮部、中药后下部、药液挤压部、药液 加热部以及药液过滤部,其中桶盖旋转部,含有壳体桶7,煎煮桶盖4和与煎煮桶盖4连在一起的铰链18以及支撑 杆19,所述煎煮桶盖4通过安装在与壳体桶7紧密连接的支撑杆19上的铰链18相对壳体桶 7作翻转运动;中药煎煮部,是一个盛放中药和水的煎煮桶5,所述煎煮桶5位于放在所述壳体桶7底 部的药液加热部上端面上;药液挤压部,含有手柄la、活塞杆2a、活塞17c、环形磁铁12d与环形磁铁12e,其中活塞杆2a,呈n字型,上端面与所述手柄la的下端相焊接。活塞17c,盖在煎煮桶5上端面,能沿着所述煎煮桶5的内壁上下滑动,所述活塞17c 的上端面与穿过煎煮桶盖4的所述活塞杆2a的下端面相焊接。环形磁铁12d的下端面和环形磁铁12e的上端面互相吸引,而环形磁铁12d的上端面吸 附在所述煎煮桶盖4的底面,而环形磁铁12e)的下端面吸附在活塞17c的上端面上;中药后下部,含有手柄lb、活塞杆2b、活塞17a、活塞17b、挡板6、活塞缸3、环形 磁铁12b和环形磁铁12c,其中活塞杆2b,上端部与所述手柄lb)螺纹连接;所述活塞17a、活塞17b、挡板6从上到下依次与所述活塞杆2b同轴紧密连接,而且, 活塞杆2b在活塞缸3内上下移动时,活塞17a、活塞17b随之在活塞缸3内壁上下依次移动, 当手柄lb在最上端位置时,挡板6的呈倾斜形的上端面把所述活塞缸3的底部封闭;环形磁铁12b和环形磁铁12c,其中,环形磁铁12b套在所述活塞缸3的下端部,环形 磁铁12c套在挡板6的外侧面上,环形磁铁12b的上端面吸附在活塞17c的下端面上,而环 形磁铁12b的下端面和环形磁铁12c的上端面互相吸附;药液过滤部,含有过滤网11、面上有槽的过滤网盖10、桶管接口零件14、环形磁铁12a、药液导出管15、截止阀16以及铆钉9,其中桶管接口零件14,由桶管接口构成,两者用铆钉9铆接在所述煎煮桶5的底部;药液导出管15和所述桶管接口的下端螺纹连接; 截止阀16,接在所述药液导出管15的出口端;环形磁铁12a,内套并吸附在所述煎煮桶(5)药液出口处,并压在所述桶管接口零件14上;过滤网ll,嵌在所述环形磁铁12a内,上部有一个受所述环形磁铁12a吸附的过滤网盖10;药液加热部,是一个环形的电磁加热器8,同轴的套在所述桶管接口零件14的外侧。 由于先煎的中药饮片,量均较小,且不含有挥发油成分,所以本机构对于有先煎要求的中药饮片,可以先行煎煮,待达到规定时间后,打开桶盖4,将其它中药饮片加入煎煮桶5内,共同煎煮。当煎煮完成后,下压手柄la,通过活塞杆2a、活塞17c带动先煎后下部件共同向下运动,挤压 煎煮后的中药饮片,截流阀打开,药液通过煎煮桶5下部的孔流出桶外,过滤装置,将中药饮片残渣阻挡在煎煮桶内。因而,其有以下优点1、 进行先煎后下操作时,不改变煎煮桶内的自然状态,降低了能耗,简化了操作。2、 真实完整的再现了传统中药煎煮中,先煎后下操作。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所述中药先煎后下机构的纵剖视图; 图2本技术所述的中药先煎后下机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中药煎煮机由手柄la,活塞杆2a,活塞缸3,煎煮桶盖4,煎煮桶5,挡板6,壳体桶7,加 热部件8,铆钉9 (共6个),过滤网盖IO,过滤网ll,环形磁铁12a,密封圈13,桶管接零 件14,药液导出管15,截止阀16,手柄lb,活塞17a,活塞17b,活塞17c,活塞杆2b,铰链18, 支撑杆19,煎煮控制面板20,环形磁铁12b,环形磁铁12c,环形磁铁12d,环形磁铁12e组成。连接方式手柄lz和活塞杆2a焊接在一起。 活塞杆2a、活塞缸3均焊接到活塞17c上。桶盖4通过安装在与壳体紧密连接的支撑杆19上的铰链18实现翻转。手柄lb与活塞杆2b通过螺纹连接。活塞17a、活塞17b、挡板6均固定在活塞杆2b上。桶盖4上固定环形磁铁12d,与固定在活塞17c上的环形磁铁12e相互吸引,以实现静止时, 活塞17c保持在高位而不下落。活塞17c上固定环形磁铁12b,与固定在挡板6上的环形磁铁12c相互吸引,以实现静止时, 活塞17a,活塞17b,手柄lb,活塞杆2b,挡板6保持保持在高位而不下落。桶管接口零件14与煎煮桶5之间加入密封垫圈13,通过环形均匀分布的6个相同铆钉9实现 桶管接口零件14和煎煮桶5之间的密封。过滤网ll周围镶嵌环形磁铁12a,通过过滤网盖10下部的凹槽实现过滤网11和过滤网盖10 之间的紧密连接。整个过滤部件亦通过环形磁铁12a的磁力作用实现与桶管接口零件14之间的 紧密接触。桶管接口零件14与药液导出管15通过螺纹实现联结和密封。药液导出管15上安装截止阀16控制煎煮桶5内药液的流出情况。一个工作流程1、 关闭截止阀16;2、 推动手柄la;同时翻转手柄la、活塞杆2a、煎煮桶盖4、手柄lb、活塞17a、活塞17b、 活塞17c、挡板6、活塞缸3、活塞杆2b、环形磁铁12b、环形磁铁12c、环形磁铁12d、环形磁 铁12e,打开煎煮桶盖;向煎煮桶5中加入需要煎煮的中药饮片,注入适量水;在煎煮控制面 板20中设定相关参数,启动电源,加热部件8加热煎煮桶5内的水和中药饮片,实现文火和武 火的转换。煎煮完成后,电源关闭。3、 将需要后下的中药饮片投入活塞缸3中,下压手柄lb,环形磁铁12b与环形磁铁12c分 离。手柄lb、活塞杆2b、活塞17a、活塞17b、活塞17c、挡板6、活塞杆2b、环形磁铁12c共同下降,当活塞17b下移到活塞缸3底部时,活塞17a恰好移动到活塞缸3内,此时放入活塞缸3 内,由活塞17b承重的中药饮片,沿活塞17b的斜面滑落到煎煮桶5内,实现后下药物的加入。 上拉手柄lb,手柄lb、活塞杆2b、活塞17a、活塞17b、活塞17c、挡板6、活塞杆2b、环形磁 铁12c同时上升,当活塞17a上升与活塞缸3脱离时,活塞17b时进入活塞缸3内,随着手柄lb 的继续上移,挡板6被活塞缸3的外壁阻挡,环形磁铁12b和环形磁铁12c吸引,整个部件停止 上升,静止在原地,完成一个药物后下操作。4、 当中药煎煮达到要求时,打开截止阀16,药液由药液流出导管15流出煎煮桶5外。下 压手柄la,环形磁铁12d与环形磁铁12e分离,手柄la、活塞杆2a、活塞缸3、、挡板6、手柄 lb、活塞17a、活塞17b、活塞17c、活塞杆2b、环形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煎煮中药用的中药先煎后下机构,其特征在于,含有桶盖旋转部、中药煎煮部、中药后下部、药液挤压部、药液加热部以及药液过滤部,其中: 桶盖旋转部,含有:壳体桶(7),煎煮桶盖(4)和与煎煮桶盖(4)连在一起的铰链(18)以及支撑杆(19),所述煎煮桶盖(4)通过安装在与壳体桶(7)紧密连接的支撑杆(19)上的铰链(18)相对壳体桶(7)作翻转运动; 中药煎煮部,是一个盛放中药和水的煎煮桶(5),所述煎煮桶(5)位于放在所述壳体桶(7)底部的药液加热部上端面上; 药液挤压部,含有:手柄(1a)、活塞杆(2a)、活塞(17c)、环形磁铁(12d)与环形磁铁(12e),其中: 活塞杆(2a),呈“Π”字型,上端面与所述手柄(1a)的下端相焊接; 活塞(17c),盖在煎煮桶(5)上端面,能沿着所述煎煮桶(5)的内壁上下滑动,所述活塞(17c)的上端面与穿过煎煮桶盖(4)的所述活塞杆(2a)的下端面相焊接。 环形磁铁(12d)的下端面和环形磁铁(12e)的上端面互相吸引,而环形磁铁(12d)的上端面吸附在所述煎煮桶盖(4)的底面,而环形磁铁(12e)的下端面吸附在活塞(17c)的上端面上; 中药后下部,含有:手柄(1b)、活塞杆(2b)、活塞(17a)、活塞(17b)、挡板(6)、活塞缸(3)、环形磁铁(12b)和环形磁铁(12c),其中: 活塞杆(2b),上端部与所述手柄(1b)螺纹连接; 所述活塞(17a)、活塞(17b)、挡板(6)从上到下依次与所述活塞杆(2b)同轴紧密连接,而且,活塞杆(2b)在活塞缸(3)内上下移动时,活塞(17a)、活塞(17b)随之在活塞缸(3)内壁上下依次移动,当手柄(1b)在最上端位置时,挡板(6)的呈倾斜形的上端面把所述活塞缸(3)的底部封闭; 环形磁铁(12b)和环形磁铁(12c),其中,环形磁铁(12b)套在所述活塞缸(3)的下端部,环形磁铁(12c)套在挡板(6)的外侧面上,环形磁铁(12b)的上端面吸附在活塞(17c)的下端面上,而环形磁铁(12b)的下端面和环形磁铁(12c)的上端面互相吸附; 药液过滤部,含有:过滤网(11)、面上有槽的过滤网盖(10)、桶管接口零件(14)、环形磁铁(12a)、药液导出管(15)、截止阀(16)以及铆钉(9),其中: 桶管接口零件(14),由桶管接口构成,用铆钉(9)铆接在所述煎煮桶(5)的底部; 药液导出管(15)和所述桶管接口的下端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煎煮中药用的中药先煎后下机构,其特征在于,含有桶盖旋转部、中药煎煮部、中药后下部、药液挤压部、药液加热部以及药液过滤部,其中桶盖旋转部,含有壳体桶(7),煎煮桶盖(4)和与煎煮桶盖(4)连在一起的铰链(18)以及支撑杆(19),所述煎煮桶盖(4)通过安装在与壳体桶(7)紧密连接的支撑杆(19)上的铰链(18)相对壳体桶(7)作翻转运动;中药煎煮部,是一个盛放中药和水的煎煮桶(5),所述煎煮桶(5)位于放在所述壳体桶(7)底部的药液加热部上端面上;药液挤压部,含有手柄(1a)、活塞杆(2a)、活塞(17c)、环形磁铁(12d)与环形磁铁(12e),其中活塞杆(2a),呈“∏”字型,上端面与所述手柄(1a)的下端相焊接;活塞(17c),盖在煎煮桶(5)上端面,能沿着所述煎煮桶(5)的内壁上下滑动,所述活塞(17c)的上端面与穿过煎煮桶盖(4)的所述活塞杆(2a)的下端面相焊接。环形磁铁(12d)的下端面和环形磁铁(12e)的上端面互相吸引,而环形磁铁(12d)的上端面吸附在所述煎煮桶盖(4)的底面,而环形磁铁(12e)的下端面吸附在活塞(17c)的上端面上;中药后下部,含有手柄(1b)、活塞杆(2b)、活塞(17a)、活塞(17b)、挡板(6)、活塞缸(3)、环形磁铁(12b)和环形磁铁(12c),其中活塞杆(2b),上端部与所述手柄(1b)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仝小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