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1203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高尔夫球头,主要是该高尔夫球头在球头打击面上相互平行的线沟,以及线沟侧面的击球面表面上设有复数个凹下凹点,该等凹点呈连续的曲折状。高尔夫球头利用该等凹点的设置,使在挥杆打击时,当高尔夫球与打击面碰撞的瞬间,可借助凹点来提高摩擦力,使击出的高尔夫球往回旋转,以达到提高控球力的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高尔夫球头,尤指一种用于提高控球力的高尔夫球头。
技术介绍
由于高尔夫球在每一次18洞的打击,约须耗费4小时之久,因此在逐洞挥击间球员能够进行交谈,而兼具有运动及交际的双重效果,加上媒体又大幅报导大型高尔夫球的比赛盛况,而有愈来愈多的人喜欢并投入此一运动,在挥杆击球时,需视各种情况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球杆,例如开球时距离较远时会选用木杆,而当距离较近或于球道中,则会选用铁杆,而在沙坑时会用挖起杆,在果岭上则选用推杆,惟不论是那一种球杆,在该球杆的杆头前端面都会形成一打击面,而在下面的图1中是以铁杆1为例来作说明,铁杆1是在一杆体11的上端设一握把12,杆体11下端则结合一球头13,该球头13前端面的打击面131上会设以复数条间隔且呈凹下状的线沟132,从而在挥杆击球时,利用打击面131和高尔夫球碰撞时产生的撞击力,将球向设定的目的地击出,惟挥杆打击想要获得好成绩,除了勤练挥杆技巧之外,自然也须要好的球杆来配合,现行市面的木杆、铁杆等球杆的球头,都是在打击时利用打击面凹下的线沟,来增加打击面和球碰撞时的摩擦力,以提高击球时的控球力, 而可达到将球击往正确目标的效果,但是单仅靠线沟来提高摩擦力尚嫌不足,因为在二相邻线沟间仍为光滑的平面,实有研究如何增加摩擦力的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一种高尔夫球头,尤指能够提高高尔夫球头的打击面和球碰撞瞬间的摩擦力,藉以增加控球力的打击面构造。前述的一种高尔夫球头,主要是该高尔夫球头在球头打击面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线沟,以及击球面表面上设有复数个凹下凹点,在实施上该等复数凹点可呈连续的曲折状,或呈直线排列,或呈连续圆弧状;所述击球面上设有的凹点为圆形,且该圆的直径为 0. 001-1. Omm之间,较佳的直径为0. 005-0. 5mm之间;所述击球面上设有的凹点的深度为 0. 001-1. Omm之间,较佳的深度为0. 002-0. 5mm之间;所述击球面上的凹点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其间距为0. 05-3. Omm之间。利用该等复数凹点的设置,在挥杆打击时,当球与打击面碰撞的瞬间,可藉由该等复数凹点有效的提高球与打击面的摩擦力,可借助凹点来提高摩擦力,使击出的高尔夫球往回旋转,使高尔夫球在空中飞行时容易上升,且落地时因球体的回旋减少向前的滚动以达到提高控球力的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设在高尔夫球头的击球面表面上设有规则的凹点,增加高尔夫球头的击球面与高尔夫球接触时的摩擦力。使打击出去的高尔夫球具有一定的回旋,使其在空中飞行更加稳定,落地时滚动距离也相对短,便于高尔夫球手掌握击出的高尔夫球的落点。附图说明图1是已知球杆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球头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球头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球头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易于了解本技术的结构及所能达到的效果,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本技术一种高尔夫球头,可以实施于木杆、铁杆、挖起杆及推杆等各种高尔夫球球杆的球头上,而在下列的说明将以铁杆为例来作说明,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的球头2,在其前端面形成一打击面21,该打击面21上设有复数条间隔相等且呈平行状的线沟22,在二相邻的线沟22间的击球面表面上光滑处,形成复数间隔的凹点3,而该等凹点3呈一连续的线形排列,该连续曲折状排列凹点3的形成,是以激光或其它可行的方式制造的。次请参阅图3所示,在实施上,在二相邻的线沟22间的击球面表面上光滑处,形成复数间隔的凹点3,亦可呈直线排列状,或如图4所示,二相邻线沟22间的凹点3,亦可呈一 W型线条状排列。而本技术功效在于,由于在打击面21上在二相邻的线沟22间的击球面表面上光滑处,形成复数间隔排列的凹点3,利用该等凹点3的凹下状,可在打击面21和球碰撞的瞬间,有效的提高摩擦力,可借助凹点来提高摩擦力,使击出的高尔夫球往回旋转,使高尔夫球在空中飞行时容易上升,且落地时因球体的回旋减少向前的滚动以达到提高控球力的效果。因此可以在挥杆打击时提高击球的控球力,让球击出后飞行的方向不会发生偏差, 达到将球送往正确的目的地的效果,来提高击球的成绩。综上所述,本技术在球头打击面二相邻线沟间设以复数间隔凹点的构造并未见于市面,且确能达到所需求的目的,而具有新颖性及创造性,已符合技术专利的要件,于是依法提出申请。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及的变化,都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高尔夫球头,该球头的击球面上设有复数条线沟,而其特征在于在击球面表面上设有复数个凹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尔夫球头,而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上的线沟间隔相等并且相互平行,所述击球面上的凹点在二相邻的线沟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尔夫球头,而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上的复数个凹点连续并呈线形排列。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尔夫球头,而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上连续并呈线形排列的凹点呈W型线条状排列。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尔夫球头,而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上连续并呈线形排列的凹点呈直线线条状排列。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尔夫球头,而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上设有的凹点为圆形,且该圆的直径为0. 001-1. Omm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尔夫球头,而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上设有的凹点的直径为0. 005-0. 5mm之间。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尔夫球头,而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上设有的凹点的深度为0. 001-1. Omm之间。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尔夫球头,而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上设有的凹点的深度为0. 002-0. 5mm之间。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尔夫球头,而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上的凹点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其间距为0. 05-3. Omm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高尔夫球头,主要是该高尔夫球头在球头打击面上相互平行的线沟,以及线沟侧面的击球面表面上设有复数个凹下凹点,该等凹点呈连续的曲折状。高尔夫球头利用该等凹点的设置,使在挥杆打击时,当高尔夫球与打击面碰撞的瞬间,可借助凹点来提高摩擦力,使击出的高尔夫球往回旋转,以达到提高控球力的效果。文档编号A63B53/04GK201930486SQ20102061323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8日专利技术者姜华 申请人:昆山宏展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尔夫球头,该球头的击球面上设有复数条线沟,而其特征在于:在击球面表面上设有复数个凹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宏展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