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空气治理的静电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11830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隧道空气治理的静电除尘装置,框架由上、下两块挡板与支撑件固接构成;放电极为片状板状体,其四角分别固接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陶瓷连接件连接框架一侧上部及中部的支撑件,放电极位于框架的上部;相对应,集电极为片状板状体,其四角分别固接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陶瓷连接件连接框架一侧下部及中部的支撑件,集电极位于框架的下部;放电极和集电极位于框架的同侧;连接件两端固定连接两块挡板;集尘极位于框架的另一侧;集尘极为上、下两片板状体,两片的四角分别固接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陶瓷连接件连接框架另一侧及中部的支撑件;由横管和竖管固接构成喷淋吹扫管;竖管上均匀分布若干喷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隧道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除尘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空气治理的静电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机动车在隧道内行驶时,一般会降低行驶速度,导致汽油燃烧不完全,会产生高浓度废气。而且,隧道内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一般通过射流风机引导,并通过高空风塔,直排于隧道上空,直接对隧道上空的空气造成了污染,严重影响了到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损害了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隧道中的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PM、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THC和氮氧化物NOx等。目前,国外隧道废气治理技术主要分为在静电除尘和催化吸附两方面。通过静电除尘将废气中含有的大部分粉尘去除掉,然后通过催化吸附净化废气中包含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隧道空气净化装置将废气从隧道中抽取出来,废气依次通过静电除尘装置、净化装置,最后经过处理的废气变成了较为洁净的空气,直接排出治理装置,排到周围大气中去。静电除尘作为隧道空气治理的第一步骤,其除尘效率对整个空气治理装置的工作效率有着尤为重要的影响作用。静电除尘是用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静电除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大量的粉尘在电极上沉积,随着沉积的粉尘越来越多,除尘效率将逐渐降低。因而需要定期对静电除尘器内部进行清洗,传统的静电除尘器一般采用从外部进行喷射清洗或在电极上安装振打结构对沉积的粉尘进行清理。但是,从外部进行喷射清洗,无法深入到静电除尘器内部进行全面的清洗,采用振打结构,来敲落粉尘,清理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隧道空气治理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静电除尘装置由框架、放电极、集电极、集尘极、喷淋吹扫管组成;框架结构上、下两块挡板的两侧端部与支撑件固接,上、下两块挡板的中部也分别与支撑件固接,由此构成框架;放电极为片状板状体,其四角分别固接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陶瓷连接件连接框架一侧上部及中部的支撑件,放电极位于框架的上部;相对应,集电极为片状板状体,其四角分别固接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陶瓷连接件连接框架一侧下部及中部的支撑件,集电极位于框架的下部;放电极和集电极位于框架的同侧;连接件两端固定连接上、下两块挡板;相对应,集尘极位于框架的另一侧;集尘极为上、下两片板状体,两片的四角分别固接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陶瓷连接件连接框架另一侧及中部的支撑件;喷淋吹扫管结构由横管和竖管固接构成喷淋吹扫管;竖管上均勻分布若干喷嘴;喷淋吹扫管位于框架的中部,横管与连接件连接。陶瓷连接件结构保证了放电极和集尘极之间良好的绝缘性,从而在高达万伏的电压下能够有效的保证静电除尘设备的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用于隧道中,隧道空气通过本专利技术静电除尘装置,可将隧道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去除;经过本专利技术处理的废气变成了较为洁净的空气,直接排到周围大气中去。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易于操作、维修,清洗效果较好,具有良好除尘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静电除尘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静电除尘装置结构俯视图。附图3静电除尘装置结构侧视图。附图4框架结构示意图。附图5陶瓷连接件结构示意图。附图6已有放电极结构示意图。附图7已有集尘极结构示意图。附图8喷淋吹扫管结构示意图。其中1框架2放电极3集电极4集尘极5喷淋吹扫管6支撑件、7喷嘴 8陶瓷连接件9挡板10横管11竖管、12连接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用于隧道空气治理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静电除尘装置由框架1、放电极2、集电极3、集尘极4、喷淋吹扫管5组成;框架结构上、下两块挡板9的两侧端部与支撑件6固接,上、下两块挡板9的中部也分别与支撑件6固接,由此构成框架1 ;放电极2为片状板状体,其四角分别固接连接件12,连接件12通过陶瓷连接件8 连接框架一侧上部及中部的支撑件6,放电极2位于框架的上部;相对应,集电极3为片状板状体,其四角分别固接连接件12,连接件12通过陶瓷连接件8连接框架一侧下部及中部的支撑件6,集电极位于框架的下部;放电极2和集电极3位于框架的同侧;连接件12两端固定连接上、下两块挡板9;相对应,集尘极4位于框架的另一侧;集尘极为上、下两片板状体,两片的四角分别固接连接件12,连接件12通过陶瓷连接件8连接框架另一侧及中部的支撑件6 ;支撑件6与连接件12均可通过螺纹连接。喷淋吹扫管5结构有四根竖管11与横管10固接构成喷淋吹扫管;竖管上均勻分布若干喷嘴7 ;喷淋吹扫管位于框架的中部,横管10与连接件6固接。两根竖管为一组,每组位于框架的两侧。放电极2、集电极3和集尘极4均可采用现有技术。放电极连接高压电源,可采用在其两边相隔一定间隔布置有尖刺形状的结构,这样有助于其放电。集电极和集尘极均可采用圆筒状的结构,有利于其上沉积粉尘,另一方面,圆筒状的结构也比较利于喷淋清洗。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隧道空气一般是中性的,在经过静电除尘装置时,放电极2和集尘极如接高压电源负极,集电极3和集尘极4b接地,放电极和集电极之间形成高压电场 A,集尘极如和集尘极4b之间也组成高压电场B,隧道空气在经过高压电场A时,产生自发性电离,形成大量正负离子,其中,在负极附近产生的阳离子趋向电极的距离极端,碰上的粉尘极少,大部分粉尘与空气中的负离子相碰而带上负电,飞向集电极3。随后经过初步除尘的隧道空气经过高压电场B,进行进一步除尘。在对静电除尘器进行喷淋清洗时,喷淋吹扫管道上装有若干个喷头,通过与水源、高压泵、电磁阀相配合,完成喷淋操作,在喷淋完成后,通过电磁阀将喷淋吹扫管切换到与空压机相连接,利用压缩空气对静电除尘器中残留的水珠等进行吹扫,直至吹干。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易于操作、维修,清洗效果较好。权利要求1 一种于隧道空气治理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静电除尘装置由框架、放电极、集电极、集尘极、喷淋吹扫管组成;框架结构上、下两块挡板的两侧端部与支撑件固接,上、下两块挡板的中部也分别与支撑件固接,由此构成框架;放电极为片状板状体,其四角分别固接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陶瓷连接件连接框架一侧上部及中部的支撑件,放电极位于框架的上部;相对应,集电极为片状板状体,其四角分别固接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陶瓷连接件连接框架一侧下部及中部的支撑件,集电极位于框架的下部;放电极和集电极位于框架的同侧;连接件两端固定连接上、下两块挡板;相对应,集尘极位于框架的另一侧;集尘极为上、下两片板状体,两片的四角分别固接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陶瓷连接件连接框架另一侧及中部的支撑件;喷淋吹扫管结构由横管和竖管固接构成喷淋吹扫管;竖管上均勻分布若干喷嘴;喷淋吹扫管位于框架的中部,横管与连接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隧道空气治理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件与连接件通过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用于隧道空气治理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有四根竖管与横管固接;两根竖管为一组,位于框架的两侧。全文摘要一种用于隧道空气治理的静电除尘装置,框架由上、下两块挡板与支撑件固接构成;放电极为片状板状体,其四角分别固接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陶瓷连接件连接框架一侧上部及中部的支撑件,放电极位于框架的上部;相对应,集电极为片状板状体,其四角分别固接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陶瓷连接件连接框架一侧下部及中部的支撑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隧道空气治理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静电除尘装置由框架、放电极、集电极、集尘极、喷淋吹扫管组成;框架结构:上、下两块挡板的两侧端部与支撑件固接,上、下两块挡板的中部也分别与支撑件固接,由此构成框架;放电极为片状板状体,其四角分别固接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陶瓷连接件连接框架一侧上部及中部的支撑件,放电极位于框架的上部;相对应,集电极为片状板状体,其四角分别固接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陶瓷连接件连接框架一侧下部及中部的支撑件,集电极位于框架的下部;放电极和集电极位于框架的同侧;连接件两端固定连接上、下两块挡板;相对应,集尘极位于框架的另一侧;集尘极为上、下两片板状体,两片的四角分别固接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陶瓷连接件连接框架另一侧及中部的支撑件;喷淋吹扫管结构:由横管和竖管固接构成喷淋吹扫管;竖管上均匀分布若干喷嘴;喷淋吹扫管位于框架的中部,横管与连接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眭艳辉姚炜张豪杰刘洋周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