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临床输液溶解药物的抽吸器。目前,临床输液溶解药物仍通过注射器反复抽吸药液进行人工配药。这种配药方式不仅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且费力,当大量配制药物时增加了护士的劳动强度,另外,由于反复抽吸药液需多次穿刺橡胶瓶盖,胶皮微粒带入药液中,引起不必要的输液反应,再则,因抽吸药药液过程不是在密闭情况下进行,而配药时抽吸的次数多,易造成污染。注射器使用完后还需消毒。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采用全封闭方式配药、避免器具污染,确保用药安全的一次性药物溶吸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次性药物溶吸器上、下两针头均采用带双孔通道的针头,上针头通过胶管与滴壶上端相连,连在滴壶下端的胶管穿过控制夹与下针头相连接,其中上、下针头的一孔通道均通过胶管与滴壶联通,而另一孔通道分别与连在针头上的可旋转排气管联通。本技术经临床200次试用证明1、节省配药时间,取消反复抽吸药液的步骤,减少了胶皮微粒发生,溶吸100瓶青霉素药只需6分钟,比传统的注射器配药节省了四倍时间,减轻了护士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因溶吸药物过程采用密闭方式,加之抽吸次数减少,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上、下针头(2)、(6)、滴壶(3)的一次性药物溶吸器,其特征在于将上、下针头(2)、(6)设计成双孔通道,其中上针头(2)的一孔通道经连接在上针头(2)和滴壶(3)之间的胶管与滴壶(3)联通,再经连接在滴壶(3)和下针头(6)之间的胶管与下针头(6)的一孔通道联通,上、下针头(2)、(6)的另一孔通道分别与连在上、下针头(2)、(6)上的可旋转排气管(1)、(5)联通,在连接滴壶(3)与下针头(6)之间的胶管上套有控制夹(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括上、下针头(2)、(6)、滴壶(3)的一次性药物溶吸器,其特征在于将上、下针头(2)、(6)设计成双孔通道,其中上针头(2)的一孔通道经连接在上针头(2)和滴壶(3)之间的胶管与滴壶(3)联通,再经连接在滴壶(3)和下针头(6)之间的胶管与下针头(6)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海肖,韦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覃尚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