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安明专利>正文

婴幼儿喂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40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经改进的婴幼儿喂药器,该喂药器具有呈鸭嘴状外形和“Y”型喷药孔的喷药管及由推射筒和推射活塞组成的推射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喷药管后方有一个连体的、内孔与推射筒紧密套合的手持筒,手持筒的两端设有连体的护板,推射筒与手持筒的紧密套合是通过手持筒内的倾斜筋条来实现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留了缓慢给药避免直喷喉部而发生呛咳的优点,同时在使用中更便于操作,使用更省力。(*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用的喂药器具。本技术根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其实施方案是婴幼儿喂药器,由呈鸭嘴状外形的喷药管和推射装置组成,喷药管上设有相贯通的呈“Y”型的一个主喷孔和一对斜喷孔;推射装置由推射筒和推射活塞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药管后方有一个连体的、内孔与推射筒紧密套合的手持筒,手持筒的两端设有连体的护板。所述的鸭嘴状喷药管的下表面具有与患儿舌头相吻合的弧形面。所述的手持筒内孔上设有均布的倾斜筋条,该筋条构成外端大、内端小的不连续圆孔,推射筒与内端圆孔紧密套合,其推射头伸入主喷孔内。所述的推射活塞头部设有包复的橡胶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鸭嘴状的喷药管易放入患儿口腔,经推射装置将一定量的药液推入,Y型的喷孔保留了避免直喷喉部而发生呛咳的优点,同时由于对喷药管的结构改进,使本技术便于操作,使用省力,喷好药洗干净后直接装入推射装置放置在清洁地方即可,无需作其它堵塞主喷孔工作。图2为附图说明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卸去推射装置)。参见图1-3,婴幼儿喂药器由喷药管(2)和推射装置组成。喷药管(2)外形呈圆头扁平的鸭嘴状,上表面中部有一外凸的管柱,管柱内孔即为主喷孔(4),管柱头部有一对斜喷孔(3)与外界相通又与主喷孔相通,形成“Y”型孔。下表面具有与患儿舌头相吻合的弧形面(11)。喷药管后方有一个连体的、内孔与推射筒相配的手持筒(8),喂药时手可稳定握拿,手持筒的两端是连体的圆形护板(5),前护板与患儿唇部接触,后护板加固握拿的稳定性。手持筒内孔上设有5条均布的倾斜筋条(12),该筋条构成外端大、内端小的不连续圆孔,推射筒(9)与内端圆孔紧密套合,其推射头(6)伸入主喷孔(4)内。手持筒内孔可以不设筋条,外端大、内端小的圆孔也可与推射筒构成紧密套合关系。推射装置由推射筒(9)和推射活塞(10)组成,推射装置与常规的注射针筒相似,其推射头伸入主喷孔内,推射筒外表面设有刻度标识,可以控制用药剂量。推射活塞头部由医用橡胶制的橡胶圈(7)包复,防止药液向外泄漏。喷药管(2)上设有与护板(5)扣装的药杯(1),可盛药液。使用时按推射筒上的刻度标识控制给药剂量,由推射头吸入,将盛好药液的推射装置插入喷药管,将喷药管送入患儿口腔并压住舌头,此时即可对患儿口腔推射药液,药液经主喷孔和斜喷孔流入患儿口腔,这样缓慢地给药,有效地避免了直喷所造成的呛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幼儿喂药器,由呈鸭嘴状外形的喷药管(2)和推射装置组成,喷药管上设有相贯通的呈“Y”型的一个主喷孔(4)和一对斜喷孔(3);推射装置由推射筒(9)和推射活塞(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药管(2)后方有一个连体的、内孔与推射筒紧密套合的手持筒(8),手持筒的两端设有连体的护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喂药器,由呈鸭嘴状外形的喷药管(2)和推射装置组成,喷药管上设有相贯通的呈“Y”型的一个主喷孔(4)和一对斜喷孔(3);推射装置由推射筒(9)和推射活塞(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药管(2)后方有一个连体的、内孔与推射筒紧密套合的手持筒(8),手持筒的两端设有连体的护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鸭嘴状喷药管(2)的下表面具有与患儿舌头相吻合的弧形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安明
申请(专利权)人:冯安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