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太轩专利>正文

小儿一口定量喂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34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小儿一口定量喂药器,包括药管1、药瓶5,药管1通过密封接头2,接管3与药瓶5相接。药管1内有一个药腔15,接管3内开有一个大孔10和一个小孔11,小孔11中装有通气管4。药管1可在密封接头2中转动,转动过程中药腔15可分别与大孔10或小孔11相通,与大孔10相通时为加药状态,与小孔11相通时为喂药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一次用药量分几次送入小儿口中,小儿易接受,不易呛着,喂药时间短,成本低,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药器械,具体是一种小儿一口定量喂药器。目前,传统的给小儿喂药的方法是使用汤勺喂药,其缺点是易洒在口腔外,易呛着小儿或小儿拒绝吸药将药液吐出。近年来有喂药器问世,把一次服药量盛入瓶内,对后端橡皮囊加压使前端出药口流出一定药液,但一次压出的药液量不宜控制,仍会使小儿喂药时呛着或将药液吐出,造成喂药时间过长,药效不能发挥等不良后果。虽有一种一口定量的喂药器,但成本较高,构造比较复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的小儿一口定量喂药器,可以将一次用药的剂量按一口的剂量分成几次,方便安全地送入小儿口腔。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小儿一口定量喂药器包括药管1、药瓶5,药量1通过密封接头2、接管3与药瓶5相接。药管1内有一个沿轴线两端开口的药腔15。接管3沿轴向开有大孔10和小孔11;小孔11中装有通气管4。接管3与药瓶5连接后,通气管4位于药瓶5中。药管1与接管3通过密封接头2连接后药管1可在密封接头2内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药管1的药腔15可分别与接管3的大孔10或小孔11相通。密封接头2通过内圆面上的凸环13分别药管1和接管3外圆面上的凹环12相啮合。接管3通过外圆面上的凹环7与药瓶5口部的凸环8相啮合。按管3的外圆面上有突缘9,供手持接管3转动药管1使用。药管1外圆面上有突缘14,除方便手持外,还可作为小儿用药时的阻挡,以免药管1插入小儿口腔时插得过深。药管1的药腔15下端呈收剑状小孔。使用时,首先将小儿一次用药液盛入药瓶5中,将药管1旋至加药状态(附图说明图1),此时药液进入药腔15,然后旋转药管1至喂药状态(图2),此时挤压有弹性的药瓶5,药瓶5中的空气便经过通气管4、小孔11将药腔15中的药液挤入小儿口腔中,依次反复进行,便可将药瓶5中的药液一次次送入小儿口腔中。本技术可使一次用药量分几次定量地一口一口地送入小儿口腔中,小儿易于接受,不易呛着和吐了药液,喂药时间短,使用方便,保证药液的治疗效果,成本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加药液状态);图2是本技术喂药状态结构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图5是密封接头的构造图。为便于观察,药管1和药瓶5上可制有刻度。药管1、接管3、通气管4可用无毒透明塑料制作,密封接头2可用橡胶制作,药瓶5可用硅橡胶制作。接管3和药管1外圆面上的突缘呈椭圆形,也可以是多边形或圆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儿一口定量喂药器,包括药管(1)、药瓶(5),其特征在于药管(1)通过密封接头(2)、接管(3)与药瓶(5)相接;药管(1)内有一个沿轴线两端开口的药腔(15);接管(3)沿轴向开有大孔(10)和小孔(11);小孔(11)中装有通气管(4);接管(3)与药瓶(5)连接后,通气管(4)位于药瓶(5)中;药管(1)与接管(3)通过密封接头(2)连接后药管(1)可在密封接头(2)内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药管(1)的药腔(15)可分别与接管(3)的大孔(10)或小孔(11)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一口定量喂药器,包括药管(1)、药瓶(5),其特征在于药管(1)通过密封接头(2)、接管(3)与药瓶(5)相接;药管(1)内有一个沿轴线两端开口的药腔(15);接管(3)沿轴向开有大孔(10)和小孔(11);小孔(11)中装有通气管(4);接管(3)与药瓶(5)连接后,通气管(4)位于药瓶(5)中;药管(1)与接管(3)通过密封接头(2)连接后药管(1)可在密封接头(2)内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太轩
申请(专利权)人:郑太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