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机烟气分导式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0225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结机烟气分导式脱硫装置,用于烧结机的风箱,所述风箱包括依次设置的风箱首端、风箱中部和风箱末端,该装置包括第一初级除尘器和第二初级除尘器,第一初级除尘器的输入端连接到风箱中部,第一初级除尘器输出端设有第一主抽风机,第一主抽风机的输出端连接到反应器,反应器的输出端连接到脱硫除尘器,脱硫除尘器的气相输出端通过增压风机与烟囱相连,第一主抽风机的输出端还直接连接到烟囱;第二初级除尘器的输入端连接到风箱首端和风箱末端,第二初级除尘器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主抽风机,第二主抽风机的气相输出端连接到烟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降低了投资及运行成本,而且在烧结矿含硫量变化时仍能使二氧化硫排放达标,减少环境污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结机烟气分导式脱硫装置
本技术涉及对燃烧所排放的烟气净化处理领域,尤其涉及钢铁厂大、中型烧 结机烟气中SO2的脱除装置。技术背景烧结烟气脱硫是当前钢铁行业环保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国务院发布的《节能减排 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 总量减少10%;即到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 吨。目前,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 %,仅次于火 电行业,位居第二位。据调查,2005年全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约74万吨,到2006 年约76万吨;2007年为75. 64万吨,比2006年仅减少了 0. 5%;2008年全国重点统计的钢 铁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110万吨,其中烧结环节80万吨,占排放总量的70%以上。由上述数据可知,在"十一五"前3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不但没有在2005年的基 础上实现减排,反而有一定程度增加。而截至2009年5月底,我国仅形成烧结烟气脱硫能 力8. 2万吨,所以减排形势非常严峻。迄今为止,烧结烟气脱硫工作的推进仍然缓慢,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因为烧结烟气 量大导致脱硫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二是原先钢铁厂没考虑烟气脱硫,导致该场地紧张,布 置困难;三是各种脱硫技术均存在一些技术问题。目前电力行业烟气脱硫技术中,占主流的 石灰石/石膏湿法在烧结行业应用中出现了设备腐蚀严重、堵塞、石膏难脱水、废水处理困 难等技术难题,而且S03、HC1.HF等形成气溶胶后难以脱除;而氨-硫铵法除了原料氨存在 泄漏的危险外,由于硫铵的吸湿特性和微小粒径,脱硫后烟囱易出现冒白烟现象,而且脱硫 后重金属和二噁英会进入脱硫副产物_硫铵;还有活性炭/焦法,虽然具有复合污染物综合 脱除功能,但一次性投资及运行成本实在太高,根本得不到大面积推广。目前,科技人员在烧结烟气污染物脱除技术及装置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研究, 如公告号为CN201302374Y的专利,对烧结机烟气进行了选择性脱硫,大大降低了设备及 使用成本,但需对烧结机主抽风系统作重新调整,影响烧结机已经成熟的生产工艺,另一方 面若不脱硫部分由于矿的变化含硫量较高会导致硫排放超标;如公告号为CN101306311A 的技术专利,因为是全烟气脱除,所以成本很高,场地布置紧张。同样,公告号为 CN101254394A的技术专利,也是全烟气处理,所以成本也很高,场地布置紧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烧结机烟气分 导式脱硫装置,不但能够降低投资及运行成本,而且即使烧结矿含硫量变化仍能使二氧化 硫排放达标,减少环境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烧结机烟气分导式脱硫装置,用于烧结机的风箱,所述风箱包括依次设置的风箱首端、风箱中部和风箱末端,该装置包括第一 初级除尘器和第二初级除尘器,所述第一初级除尘器的输入端连接到风箱中部,第一初级 除尘器输出端设有第一主抽风机,第一主抽风机的输出端连接到反应器,反应器的输出端 连接到脱硫除尘器,脱硫除尘器的气相输出端通过增压风机与烟 相连,所述第一主抽风 机的输出端还直接连接到烟 ;所述第二初级除尘器的输入端连接到风箱首端和风箱末 端,第二初级除尘器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主抽风机,第二主抽风机的气相输出端连接到烟囱。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主抽风机与反应器之间设有第一挡板门,第一主抽风机与烟 囱之间设有第二挡板门,第二主抽风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主抽风机的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三挡 板门,第二主抽风机与烟 之间设有第四挡板门,可调节各通道的烟气处理量。作为优选,所述增压风机与烟囱之间设有第五挡板门,可调节烟气处理量。作为优选,所述脱硫除尘器通过贮灰槽连接增湿器,增湿器的输出端连接到反应 器内,循环利用,节省成本,减少污染。作为优选,所述脱硫除尘器采用袋式除尘器或者电除尘器或者电袋除尘器,结构 简单,除尘效果好,成本低。本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对风箱不同部位的烟气做区别处理,对 其中一条SO2浓度较高的烧结烟气主抽风系统进行脱硫处理,将另一条SO2浓度很低的烧结 烟气部分导入脱硫装置予以脱硫处理,部分直接排放,从而达到SO2达标排放,减少处理烟 气量,减少设备投资及系统占地面积,特别适合原有烧结机的脱硫场地较紧张场合。本实用 新型不需要对原烧结机主抽风系统进行重新调整,有助于保证烧结工艺的稳定可靠运行, 不会对烧结工艺生产有影响。本技术适应烧结矿的变化而引起的SO2排放浓度变化, 在SO2排放浓度增加的情况下可通过烟气分导装置的调节增加脱硫系统的处理烟气量达到 达标排放的目的。本技术主要针对大、中型烧结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烧结机烟气分导式脱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烧结机烟气分导式脱硫装置,用于烧结机的风箱,所述风箱包括依次 设置的风箱首端51、风箱中部52和风箱末端53,该装置包括第一初级除尘器11和第二初 级除尘器21,所述第一初级除尘器11的输入端连接到风箱中部52,第一初级除尘器11输 出端设有第一主抽风机12,第一主抽风机12的输出端连接到反应器13,反应器13的输出 端连接到脱硫除尘器14,脱硫除尘器14的气相输出端通过增压风机15与烟囱4相连,所述 第一主抽风机12的输出端还直接连接到烟@ 4 ;所述第二初级除尘器21的输入端连接到 风箱首端51和风箱末端53,第二初级除尘器21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主抽风机22,第二主抽 风机22的气相输出端连接到反应器13和烟囱4。所述第一主抽风机12与反应器13之间 设有第一挡板门31,第一主抽风机12与烟 4之间设有第二挡板门32,第二主抽风机22 的输出端与第一主抽风机12的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三挡板门33,第二主抽风机22与烟囱4 之间设有第四挡板门34,增压风机15与烟@ 4之间设有第五挡板门35,可调节各通道的烟 气处理量。所述脱硫除尘器14通过贮灰槽16连接增湿器17,增湿器17的输出端连接到反应器13内,循环利用,节省成本,减少污染。所述脱硫除尘器14采用袋式除尘器或者电除 尘器或者电袋除尘器,结构简单,除尘效果好,成本低。烧结机烟气分导式脱硫方法,用于烧结机 的风箱,所述风箱包括依次设置的风箱 首端51、风箱中部52和风箱末端53,该方法包括脱硫工艺线和非脱硫工艺线,所述脱硫工 艺线连接到风箱中部52,风箱中部52的烟气依次经第一初级除尘器11、第一主抽风机12、 第一挡板门31、反应器13、脱硫除尘器14、增压风机15后进入烟囱4,第一主抽风机12还 直接通过第二挡板门32连接到烟@ 4 ;非脱硫工艺线连接到风箱首端51和风箱末端53,风 箱首端51和风箱末端53的烟气依次经第二初级除尘器21、第二主抽风机22后连接到烟囱 4和反应器13,反应器13与第二主抽风机22之间设有第三挡板门33,反应器13与烟囱4 之间设有第四挡板门34,增压风机15与烟囱4之间还设有第五挡板门35。针对烧结烟气 中含湿量较高的特点,将脱硫除尘器14的出口温度控制在80 100°C。该工艺包括以下三条烟气线路脱硫烟气线路、非脱硫烟气线路和分导脱硫烟气 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结机烟气分导式脱硫装置,用于烧结机的风箱,所述风箱包括依次设置的风箱首端、风箱中部和风箱末端,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第一初级除尘器和第二初级除尘器,所述第一初级除尘器的输入端连接到风箱中部,第一初级除尘器输出端设有第一主抽风机,第一主抽风机的输出端连接到反应器,反应器的输出端连接到脱硫除尘器,脱硫除尘器的气相输出端通过增压风机与烟囱相连,所述第一主抽风机的输出端还直接连接到烟囱;所述第二初级除尘器的输入端连接到风箱首端和风箱末端,第二初级除尘器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主抽风机,第二主抽风机的气相输出端连接到烟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权李文勇葛介龙斯洪良李卫忠张永顾亚萍方培根陈楼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菲达脱硫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