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0101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像显示装置,其包括:包括多个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显示板,其被设置成选择性地显示2D图像和3D图像;和位于显示板前面的经构图的延迟器,其被设置成在显示3D图像时将来自显示板的光分成第一偏振的光和第二偏振的光,其中,所述多个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主子像素和副子像素,主子像素包括通过数据线来接收数据电压的第一像素电极和位置与第一像素电极相对并通过公共线来接收公共电压的公共电极,副子像素包括通过数据线来接收数据电压的第二像素电极、位置与第二像素电极相对的公共电极,以及基于所显示的图像选择性地将第二像素电极连接到公共电极的放电薄膜晶体管(T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显示二维平面图像(此后称为“2D图像”)和三维立体图像(此后称为“3D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图像显示装置使用立体技术或自动立体技术来显示3D图像。利用用户的左眼和右眼之间的视差图像而产生立体效果的立体技术包括眼镜型方法和非眼镜型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已经被投入实际使用。在眼镜型方法中,通过左和右视差图像的偏振方向的变化或按照时分方式在直视型显示器或投影仪上显示左眼和右眼之间的视差图像,因而立体图像是利用偏振眼镜或液晶快门眼镜来实现的。在非眼镜型方法中,通常在显示屏前或显示屏后安装了用于分离左眼和右眼之间的视差图像的光轴的光学片,如视差栅栏。如图1所示,利用眼镜型方法的图像显示装置可以在显示板3上包括经构图的延迟器5,用于转换入射在偏振眼镜6上的光的偏振特性。在眼镜型方法中,在显示板3上交替地显示左眼图像(L)和右眼图像(R),并且通过经构图的延迟器5来转换入射在偏振眼镜6上的光的偏振特性。通过这种操作,眼镜型方法通过空间地分割左眼图像(L)和右眼图像(R)来实现3D图像。在图1中,标号1表示向显示板3提供光的背光单元,标号2和标号4表示分别粘接到显示板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选择线偏振的偏振片。在眼镜型方法中,3D图像的可视性由于在向上或向下视角的位置处产生的串扰而劣化。结果,在一般的眼镜型方法中,能够允许用户观看图像质量不错的3D图像的向上/ 向下视角非常窄。串扰的产生是由于在向上/向下视角处左眼图像(L)穿过右眼的经构图的延迟器区域和左眼的经构图的延迟器区域,而右眼图像(R)穿过左眼的经构图的延迟器区域和右眼的经构图的延迟器区域。因而,如图2所示,日本特开No. 2002-185983公开了一种通过在与显示板的黑底(BM)相对应的经构图的延迟器区域中形成黑色条纹(BS)而获得更宽的向上/向下视角以改善3D图像的可视性的方法。在图2中,当在预定距离⑶进行观察时,理论上不产生串扰的视角(α)取决于显示板的黑底(BM)的尺寸、经构图的延迟器的黑色条纹(BS)的尺寸以及显示板与经构图的延迟器之间的间隔体。随着黑底的尺寸和黑色条纹的尺寸增大以及显示板与经构图的延迟器之间的间隔体减小,视角(α)变宽。但是,现有技术的图像显示装置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经构图的延迟器的用于通过改善视角来提高3D图像的可视性的黑色条纹与显示板的黑底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摩尔条纹(moire)。当显示2D图像时,2D图像的可视性更加劣化。图3示出了在与应用了黑色条纹的显示装置相距4米的位置处观察47英寸显示装置样品所得到的结果。当显示2D图像时,基于观察位置A、B和C分别可见90mm、 150mm和355mm的摩尔条纹。其次,用于通过改善视角来提高3D图像的可视性的黑色条纹导致了使2D图像的亮度大幅下降的副作用。如图4(b)所示,这是由于在现有技术中,显示板的预定部分的像素被黑色条纹图案所覆盖。因此,当显示2D图像时,与图4(a)所示的不形成黑色条纹的情况相比,发光量减少了大约30 %。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能够改善2D图像和3D图像的可视性并防止显示2D图像时亮度下降的图像显示装置。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多个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显示板,所述显示板被设置成选择性地显示2D图像和3D图像;和位于所述显示板前面的经构图的延迟器,所述经构图的延迟器被设置成在显示所述3D图像时将来自所述显示板的光分成第一偏振的光和第二偏振的光,其中,所述多个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主子像素和副子像素,所述主子像素包括通过数据线来接收数据电压的第一像素电极和位置与第一像素电极相对并通过公共线来接收公共电压的公共电极,所述副子像素包括通过所述数据线来接收所述数据电压的第二像素电极、位置与第二像素电极相对的公共电极,以及基于所显示的图像选择性地将第二像素电极连接到所述公共电极的放电薄膜晶体管(TFT)。附图说明附图被包括在本说明书中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到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例示了眼镜型图像显示装置;图2例示了具有现有技术的黑色条纹图案的图像显示装置;图3例示了在现有技术图像显示装置中由黑色条纹图案产生的摩尔条纹;图4例示了现有技术图像显示装置中发光量由于黑色条纹图案的减少;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框图;图6例示了单位像素的结构;图7例示了子像素的第一示例性连接结构;图8例示了子像素的第二示例性连接结构;图9例示了用于操作图7和图8中示出的子像素的信号的波形和这些子像素的充电波形;图10例示了子像素的第三示例性连接结构;图11例示了子像素的第四示例性连接结构;图12例示了用于操作图10和图11中示出的子像素的信号的波形和这些子像素的充电波形;图13例示了放电TFT的导通时段的示例性扩展;图14A例示了 3D模式下显示在单位像素上的图像;图14B例示了 2D模式下显示在单位像素上的图像;图15是例示了副子像素的垂直间距与3D视角之间关系的图;图16示意性例示了图像显示装置在3D模式下的操作;图17示意性例示了图像显示装置在2D模式下的操作;图18是例示了基于3D视角的3D图像串扰值的图;图19是例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3D图像的向上视角与现有技术中的 3D图像的向上视角之间的比较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例示了其示例。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框图。图6例示了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单位像素的结构。如图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部件11、控制器12、板驱动电路14、经构图的延迟器18以及偏振眼镜20。经构图的延迟器18与偏振眼镜20充当3D驱动部件并通过空间地分离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来实现双眼相差。显示部件11可以被实现为液晶显示部件。液晶显示部件包括液晶显示板10、位于液晶显示板10下方的背光单元17、位于液晶显示板10与经构图的延迟器18之间的上偏振膜16a以及位于液晶显示板10与背光单元17之间的下偏振膜16b。液晶显示板10包括上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以及插入在上玻璃基板与下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形成在下玻璃基板上。TFT阵列包括被供应R(红色)、G(绿色)和B(蓝色)数据电压的多条数据线、与数据线交叉并接收选通脉冲(或扫描脉冲)的多条选通线、形成在数据线与选通线的交叉处的多个TFT、用于向液晶单元充入数据电压的多个像素电极、连接到各个像素电极并保持液晶单元的电压的存储电容器。滤色器阵列形成在上玻璃基板上。该滤色器阵列包括黑底和滤色器等。位置与像素电极相对并与像素电极一起形成电场的公共电极在如扭曲向列(TN)模式和垂直对准(VA)模式的垂直电场驱动模式下形成在上玻璃基板上。在诸如面内切换(IPS)模式或边缘场切换(FFS) 模式的水平电场驱动模式下,公共电极可以与像素电极一起形成在下玻璃基板上。按照透射率或灰度级随着数据电压与供应给公共电极的公共电压之间的差异增大而提高的常黑 (normally b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多个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显示板,所述显示板被设置成选择性地显示2D图像和3D图像;和位于所述显示板前面的经构图的延迟器,所述经构图的延迟器被设置成在显示3D图像时将来自所述显示板的光分成第一偏振的光和第二偏振的光,其中,所述多个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主子像素和副子像素,所述主子像素包括通过数据线来接收数据电压的第一像素电极和位置与第一像素电极相对并通过公共线来接收公共电压的公共电极,所述副子像素包括通过所述数据线来接收所述数据电压的第二像素电极、位置与第二像素电极相对的公共电极,以及基于所显示的图像选择性地将第二像素电极连接到所述公共电极的放电薄膜晶体管TFT。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熏黄旷兆金珍永蔡熙泳金硕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