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状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9729 阅读:3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可实现原稿读取装置的线状光源,其原稿配置用玻璃的深度方向的照度差较少,即使作为读取对象的原稿的高度发生改变,复制的图像相对于原稿的对比度也不会大幅改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状光源在大致棒状的导光体的端部配置有LED,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光体中,包括光射出面的大致圆弧状的上部、与该上部相对形成的包括光反射面的平面状的下部、以及连接该上部和该下部的侧部,分别在长边方向上延伸地形成,跨越上述下部及至少一个上述侧部的整体,在该导光体的外侧使空气层介于其间地设置有扩散反射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原稿照明装置中使用的线状光源,尤其涉及一种将LED配置在导 光体的端部的线状光源。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原稿照明装置的光源,利用了发光二极管(LED)的技术为人所知。 该技术分为以下二种类型将多个LED跨越原稿面的宽度方向整体地进行配置的阵列型; 在由透光性的树脂等构成的导光体的端部配置LED,使LED的放射光传送到导光体的类型。 近来,随着LED输出的增大,利用导光体的类型受到关注。作为利用导光体的线状光源,例如包括特许四00799号。该公报公开了以下构成 将LED配置在导光体的端部,使来自LED的放射光入射到导光体,在导光体的内部传送,进 一步将被导光体上形成的光扩散部反射、扩散的光射出到原稿面侧。图8表示现有的线状光源的构成。线状光源70具有大致圆柱状的导光体71、配 置在该导光体71的长边方向的端部73的LED光源72。来自LED光源72的放射光从端部 73入射到导光体71。入射到导光体71的光通过由沿着导光体71的轴方向形成的凹部和 凸部构成的反射槽74,在整个轴方向上重复反射的同时,从和反射槽74相对的光射出面75 放射。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四00799号公报在将该线状光源搭载到复印机时,线状光源相对原稿读取区域斜向配置。这是因 为,在原稿的读取区域下方,为了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取入到CCD,在紧密结合曝光型装置 中配置有自聚焦透镜,在缩小曝光型装置中配置有折叠镜等而存在机构上的限制。图7 (a)表示线状光源62 (以下也称仅为“光源”)和原稿配置用玻璃(通称压板 玻璃,以下也仅称为“玻璃”)的位置关系。光源62相对玻璃61,即放射光聚光的玻璃61上 的位置(假想线a所示的Y轴的位置),在纸面上配置在左侧。即,光源62的放射光从相对 原稿面倾斜的方向照射。并且,光源62上设置光扩散反射面63。进一步,玻璃61上设置有 受光元件65 (小的长方形部件)。该受光元件65通过在图示的箭头方向上移动,可测定玻 璃61上的照度分布。图7(b)表示由受光元件65测定的照度分布。该图中的纵轴表示玻璃61上的照 度的相对值。具体来说是表示和假想线a的交点al处的照度为100%时的相对强度(% )。 横轴表示在玻璃61上的X轴方向的位置(mm)。在此,设假想线a为Y轴、假想线a和玻璃61在原稿侧的交点为X轴的原点(0), 以玻璃61上的原点为中心,在+X方向(纸面中的右侧方向)和-X方向(纸面中的左侧方 向)上移动受光元件65,测定照射到玻璃侧的光的相对强度(% )(该图的黑色圆形标记)。并且,将受光元件65在Y轴方向上抬高1mm,在假想线a上的点a2处,同样地测 定X方向的光的相对强度(%)(该图的X标记)。此时的相对强度(% )也和上述情况一 样,是在玻璃61的原稿侧,与假想线a的交点al处的光的照度(黑色圆形标记的原点)为100%时的相对值。在图7(b)中,设图7(a)中的受光元件65的位置在Y轴方向上为0mm、X方向也是 Omm时的照度为100%,测定各测定点处的相对强度(% )。在该例中,X轴在负侧到-2. 5为 止相对强度增加,以X =-2.5mm为峰值,之后减小。并且,X轴在原点的正侧位置下,随着 离开原点,相对强度逐渐减小。在图7(b)中,将图7(a)中Y = Imm时的数据用X标记表示。此时作为基准的照 度也是黑色圆形标记的X = Omm的照度,通过以该值为基准的相对强度来表示X标记的各 数据。此时的峰值是X轴为-1. 5的情况,峰值下的相对强度和黑色圆形标记时的峰值相 比,下降10%左右。并且,以X轴方向的原点为中心在士 Imm的范围内,相对强度改变接近 40%。因此,根据X方向位置的不同、及Y方向的位置的不同,照度分布大为不同,所以产生 在原稿的读取区域内无法正确复制的问题。换言之,在配置复印对象的原稿的玻璃的读取区域内,因Y方向(也称为深度方 向)的照度差较大,所以产生复制的图像的对比度因原稿配置的高度而改变、无法正确复 制原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如下读取装置的线状光源,其相对 作为原稿读取面的原稿配置用玻璃,深度方向的照度差较少,且即使作为读取对象的原稿 的高度发生改变,入射到CCD等图像取入元件的光量差较少,复制图像相对于原稿的对比 度也不会大幅改变。本专利技术的线状光源在大致棒状的导光体的端部配置有LED,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光 体中,包括光射出面的大致圆弧状的上部、与该上部相对形成的包括光反射面的平面状的 下部、连接该上部和该下部的侧部,分别在长边方向上延伸地形成,跨越上述下部及至少一 个上述侧部的整体,在该导光体的外侧使空气层介入其间地设置有扩散反射部件。并且特征在于,上述扩散反射部件由白色的扩散片构成。进一步,上述扩散反射部件也可由半透明的扩散片和配置在该扩散片背面的镜面 反射体构成。并且,上述扩散反射部件也可由半透明的扩散片和配置在该扩散片背面的白色的 扩散片构成。进一步的特征在于,上述扩散反射部件是具有指向性的反射面。本专利技术的线状光源跨越导光体的整个长边方向设置扩散反射部件,因此照射到原 稿面的光的照度不会因原稿面的距离而变化,可正确地复制原稿。并且,因扩散反射部件和 导光体之间介有空气层,因此可提高扩散从导光体放射的光的效果,结果即使原稿面的距 离(高度)改变,也可进行精细的复制。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成,作为扩散反射部件,使用白色的扩散片,因此可确保较 高的反射率,不会降低照度地将扩散光入射到导光体内。结果即使原稿高度改变,也不会受 到照度降低的影响,可进行精细的复制。并且,扩散反射部件由半透明的扩散片和配置在扩散片背面的镜面反射体构成, 因此从导光体出来的光在被扩散了的状态下部分地透过,入射到镜面反射体,导光体的光轴方向的光的分布变得平均。这样一来,在导光体的光轴方向上,照射到原稿面的光的明暗 较少,可照射均勻的光。进一步,扩散反射部件由半透明的扩散片和配置扩散片背面的白色扩散片构成, 因此从导光体出来的光在被扩散了的状态下部分透过,通过白色的扩散片进一步被扩散, 向导光体侧反射。这样一来,在导光体的光轴方向上,照射到原稿面的光的明暗较少,可照 射均勻的光。并且,除了上述构成外,在侧部的至少一个上,与导光体之间介有空气层地设置有 具有指向性的反射面,因此从导光体射出的光可形成扩散光,该扩散光具有偏离导光体的 中心轴的方向的分布。具有以下优点可使玻璃上的照度分布平坦化,即使原稿面的高度改 变,照度的相对强度的差也变小,可进行精细的复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线状光源的第1实施例,是和光轴方向正交的概要剖视图及表示 照度分布的图。图2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线状光源配置在原稿照明装置的概要构成图、及 表示原稿配置玻璃上的照度分布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线状光源的第2实施例,是和光轴方向正交的概要剖视图及表示 照度分布的图。图4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线状光源配置在原稿照明装置的概要构成图、及 表示原稿配置玻璃上的照度分布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线状光源的其他实施例的概要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线状光源、及从该线状光源放射的光的分布的图。图7是表示配置了现有的线状光源的原稿照明装置的一例、及原稿面中的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状光源,在大致棒状的导光体的端部配置有LED,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光体中,包括光射出面的大致圆弧状的上部、与该上部相对形成的包括光反射面的平面状的下部、以及连接该上部和该下部的侧部,分别在长边方向上延伸地形成,跨越上述下部、及至少一个上述侧部的整体,在该导光体的外侧使空气层介于其间地设置有扩散反射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龟井宏市至极稔横川佳久金端祥宽
申请(专利权)人: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