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新春专利>正文

一体化地下水管道渗滤及排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94082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地下水管道渗滤及排碱装置,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的一端封闭构成进水端,该进水端的管壁上间隔均布设置着过滤进水孔,引流管的进水端由内而外至少包覆着一细砂过滤层和一粗砂过滤层,引流管的另一端敞开构成排水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依水情选择适当的管道装置,施工简单易行,其主要部件可实现工厂化、规模化,使用成本较低,是一种排除地下水、碱水效果好的一体化地下水管道渗滤装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地下水管道渗滤及排碱装置,属于土壤排水技术领 域。
技术介绍
传统土壤盐碱排除多是采用在土地地块四周挖排碱渠的办法,渠的深度一般为 2-5米,渠以及挖出的堆土,占用大量可耕作土地,并隔阻地块,每隔2-3年还要再进行清 淤,使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地下水管道渗滤及排碱装置,其结构简单,易 于安装布置,能够有效地排出土壤中的地下水或碱水,占用耕地少,造价低廉,使用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体化地下水管道渗滤及排碱装置,包括引流 管,引流管的一端封闭构成进水端,该进水端的管壁上间隔均布设置着过滤进水孔,引流管 的进水端由内而外至少包覆着一细砂过滤层和一粗砂过滤层,引流管的另一端敞开构成排 水端。本技术使用时,1.在原毛排的渠底中部开挖深度1米左右的沟,沟底操平后, 放入管道,再用弯管连接平行于管道的渗滤装置,本装置的安装距离在3-4米,可根据当地 的地下水位高低、流量等合理调整安装距离。2.在斗排、支排、干排的安装在原来沟底中央先开挖深度1米左右的沟,安装管 道渗滤装置,有一定距离,这样更有利于渗滤装置渗滤碱性水,在其收尾处连接下一管道系 统。3.在总排排碱管道处的安装安装管道渗滤装置平行于管道,有一定距离,由于 总排管道中,水流量大,渗滤装置安装平行安装于主管道的上部中线位置。4.由于其地下水碱水的流量要略大,渗滤装置在主管道上安装距离要2-3米,根 据当地的地下水情,综合多种因素灵活掌握。5.各毛排、斗排、支排、干排、总排的沟底坡降为小于1 :3000。本技术一体化地下水管道渗滤装置还可以在预防冬季道路路面中应用道路 由于地下水水位高,渗透路基,在严冬往往造成道路两侧路面遭受冻害,使路基结冰,路面 凹凸不平、冻裂路面,大大增加道路维护成本。解决方案应用本管道渗滤装置铺设在路基两侧,同时在地势低的道路路基旁架 电线设水泵,把低处的水住高处抽即可。利用该管道装置,在许多缺水城市中铺设该管道系 统,在终端管道和供水公司管道连接,还可极大改善缺水问题。本技术使用时,依水情选择适当的管道装置,施工简单易行,其主要部件可实 现工厂化、规模化,使用成本较低,能够有效地排出土壤中的地下水或碱水,造价低廉,使用 方便。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体化地下水管道渗滤及排碱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引流管1,引流管1的 一端封闭构成进水端2,该进水端2的管壁上间隔均布设置着过滤进水孔3。S卩,在进水端 2的封闭端面上也均布设置有过滤进水孔3。引流管1的进水端2由内而外至少包覆着一 细砂过滤层4和一粗砂过滤层5,用以过滤地下水中的杂质。细砂过滤层4和粗砂过滤层5 可以交错布置,即在粗砂过滤层5外面再包覆一层细砂过滤层4,如此反复。引流管1的另 一端敞开构成排水端,排水端与排水总管相连通。进水端2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 延长,进水端2的长度可以与细砂过滤层4的长度相同也可以小于细砂过滤层4的长度。进水端外、细砂过滤层4与粗砂过滤层5之间以及粗砂过滤层外分别套装设置着 隔离网6或过滤网,隔离网6用以分隔固定不同粒径的沙粒,隔离网6的孔径小于所包覆沙 粒的粒径。过滤网为不锈钢过滤网或塑料过滤网。细砂过滤层的厚度为10cm-50cm ;粗砂过滤层的厚度为10cm-50cm。在进水端2上方的细砂过滤层4和/或粗砂过滤层5内水平设置着过滤板7。如图2所示,细砂过滤层4和/或粗砂过滤层5外周缘呈圆形或方形或矩形或三 角形。还可以在进水端2内的管壁上配合套装着过滤网8,以便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 成本。应该指出,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所述的结构,所说的引流管1可以为并排间隔 布置的若干根,均设置在细砂过滤层内,以便提高引流速度。两根引流管1还可以顶头布 置,分别向地块或道路的两侧进行引流。诸如此类结构变形,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体化地下水管道渗滤及排碱装置,包括引流管,其特征是引流管的一端封闭构 成进水端,该进水端的管壁上间隔均布设置着过滤进水孔,引流管的进水端由内而外至少 包覆着一细砂过滤层和一粗砂过滤层,引流管的另一端敞开构成排水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地下水管道渗滤及排碱装置,其特征是进水端外、细 砂过滤层与粗砂过滤层之间以及粗砂过滤层外分别套装设置着隔离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地下水管道渗滤及排碱装置,其特征是细砂过滤层 的厚度为10cm-50cm ;粗砂过滤层的厚度为10cm-5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地下水管道渗滤及排碱装置,其特征是在进水端上 方的细砂过滤层和/或粗砂过滤层内水平设置着过滤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地下水管道渗滤及排碱装置,其特征是细砂过滤层 和/或粗砂过滤层外周缘呈圆形或方形或矩形或三角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地下水管道渗滤及排碱装置,其特征是进水端内的 管壁上配合套装着过滤网。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体化地下水管道渗滤及排碱装置,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的一端封闭构成进水端,该进水端的管壁上间隔均布设置着过滤进水孔,引流管的进水端由内而外至少包覆着一细砂过滤层和一粗砂过滤层,引流管的另一端敞开构成排水端。本技术使用时,依水情选择适当的管道装置,施工简单易行,其主要部件可实现工厂化、规模化,使用成本较低,是一种排除地下水、碱水效果好的一体化地下水管道渗滤装置。文档编号B01D24/06GK201883417SQ201020593209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刘锦桃, 薛新春 申请人:薛新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地下水管道渗滤及排碱装置,包括引流管,其特征是:引流管的一端封闭构成进水端,该进水端的管壁上间隔均布设置着过滤进水孔,引流管的进水端由内而外至少包覆着一细砂过滤层和一粗砂过滤层,引流管的另一端敞开构成排水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新春刘锦桃
申请(专利权)人:薛新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