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五节芒(i/^ca/^Am基于胚性愈伤的组培快繁技术 领域,更具体涉及,它适应于以五节芒幼穗为 外植体通过愈伤诱导途径获得幼苗,以及增值、生根、驯化与移栽。
技术介绍
国内关于芒属植物的组培快繁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相关报道,他们分 别采用了幼叶、下胚轴、幼根,幼穗作为外植体进行芒属植物的快繁技术,但其出愈率和分 化率都各不相同,以幼穗的繁殖效率最高,但并未获得胚性愈伤。另外,在2005年也有关于 芒属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的报道,利用了茎秆扦插技术得到了幼苗,但是这也是利用的器官 发生途径,并未得到胚性愈伤。而我们的研究是利用幼穗为外植体得到了胚性愈伤,再继 续做分化、移栽等实验。因此可以直接做转基因等相关后续试验,不仅达到了快速高效的目 的,同时为五节芒的转基因操作提供了可靠的组培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方法易 行,操作简便,繁殖系数大,获得的愈伤繁殖率高,约为100%。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中国是芒属植物资源分布的中心,并且五节芒的分布范围较广。五节芒能在荒山、荒 坡、丘陵、江河湖滩等无敌贫瘠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芒属植物五节芒体胚组培快速繁殖方法,其步骤是: A、幼穗选取:选取处于颍花原基形成期的幼穗; B、用初代培养基进行初代诱导:将其剪成2-3厘米小段,先用75%体积比的酒精消毒30-35s,然后用0.1%质量体积比的氯化汞浸泡3-5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5次,将其接种在幼穗的初代诱导培养基上,经过30-35天的初代诱导,获得胚性愈伤,培养条件为24-28℃,每天光照14-16,光强为2000LX,初代培养基为:A:MS培养基附加激动素KT1-5mg/L,萘乙酸NAA0.1-0.5mg/L,蔗糖30g/L, PhytagelR 3g/L或B:MS培养基附加激动素KT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英,胡中立,赵玲玲,胡晖,胡小虎,周发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光芒能源植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