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簧夹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0109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碟簧夹紧机构,包括拉杆、碟形弹簧、筒体、前端盖板、后端盖板碟簧调节螺套、左右旋连接螺母和头部轴,前端盖板和后端盖板分别安装在筒体的两端,碟形弹簧安装在筒体内,碟形弹簧套在拉杆上,拉杆套有碟形弹簧的一端在筒体内,另一端穿过前端盖板伸在筒体外,碟簧调节螺套在前端盖板与拉杆之间,碟簧调节螺套一端面与碟形弹簧接触,左右旋连接螺母的一端为左旋螺纹,另一端为右旋螺纹,左右旋连接螺母的一端螺纹与拉杆连接,另一端螺纹与头部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将夹紧机构拆下的情况下,能实现的预压缩量与预紧力的调节,使活动夹辊机构两侧的夹持力达到平衡,防止引锭杆跑偏现象的产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行业采用刚性引锭杆的小方坯连铸机引锭杆存放装置, 特别是涉及摩擦轮式刚性引锭杆存放装置的碟簧夹紧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小方坯连铸机的摩擦轮式刚性引锭杆存放装置,绝大多数设计为采用碟簧 夹紧机构对引锭杆进行夹紧,防止引锭杆滑落。夹紧辊设计为一对,一辊固定,一辊通过连 杆与分布于两侧的两组碟簧夹紧机构相连接。在两夹紧辊间无引锭杆时,设计辊间距开口 度比引锭杆厚度(内外弧方向)略小,此时,碟簧组已有一定的预压缩量,碟簧组存在一定 的预紧力;当引锭杆穿过夹紧辊时,辊间距开口度变大,碟簧组变形量也随比例(力臂比 值)被放大,碟簧组被进一步压缩,碟簧夹紧力变大,使得辊间夹持力变大,并夹紧引锭杆, 使之不下滑。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因辊间夹持力不够使得引锭杆下滑或夹持力过大将引锭杆压 变形,因此,需要通过调节无引锭杆时的碟簧组压缩量,来调整辊间夹持力。但是,碟簧自身 的高度和板厚在制造中如出现即使不大的误差,其特性也会有较大的偏差,特别是在摩擦 式引锭杆存放装置中碟簧组片数较多,两边两组碟簧组的总高度可能相差较大,在相同的 压缩量下,两组碟簧组的变形力也不一致,造成活动夹辊两侧碟簧夹紧机构的夹持力不平 衡,使得引锭杆在引锭杆存放装置中跑偏。因此,在以往众多国内外的碟簧夹紧机构设计 中,碟簧的甄选要求非常严格,对碟簧组的总高度差尺寸精度要求也非常高,同时还需要对 两组碟簧组的载荷特性进行测试,以保证两组碟簧组载荷特性的一致性。一旦组装完成后, 碟簧自身的压缩量与预紧力不可再在不拆卸夹紧机构的情况下调节。若需调节,必须将整 个碟簧夹紧机构拆下,重新调整碟簧组压缩量,拆装与调整非常麻烦,耗时也较长,且不易 检测调整是否合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碟簧夹紧机构,此碟簧夹紧机构在不拆卸的情况下 能实现碟形弹簧的预压缩量与预紧力的调节,使得活动夹辊机构两侧的夹持力达到平衡, 防止引锭杆跑偏现象的产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碟簧夹紧机构,包括拉杆、碟形弹簧、筒体、前端 盖板和后端盖板,前端盖板和后端盖板分别安装在筒体的两端,碟形弹簧安装在筒体内,碟 形弹簧套在拉杆上,拉杆套有碟形弹簧的一端在筒体内,另一端穿过前端盖板伸在筒体外,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碟簧调节螺套、左右旋连接螺母和头部轴;碟簧调节螺套在前端盖板与拉杆之间,碟簧调节螺套与前端盖板采用螺纹连接, 碟簧调节螺套一端面与碟形弹簧接触,左右旋连接螺母的一端为左旋螺纹,另一端为右旋 螺纹,左右旋连接螺母的一端螺纹与拉杆连接,另一端螺纹与头部轴连接。因为碟簧调节螺套与前端盖板采用螺纹连接,碟簧调节螺套一端面与碟形弹簧接触,所以在转动碟簧调节螺套时即可调节碟形弹簧的预紧力;因为左右旋连接螺母的一端 为左旋螺纹,另一端为右旋螺纹,左右旋连接螺母的一端螺纹与拉杆连接,另一端螺纹与头 部轴连接,所以调节左右旋连接螺母即可调节整个碟簧夹紧机构的长度,也就是达到调节 预压缩量的效果,使得摩擦轮式刚性引锭杆存放装置的活动夹辊机构两侧的夹持力达到平 衡,防止引锭杆跑偏现象的产生。所述的碟簧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接触关节轴承和关节轴承卡板,角 接触关节轴承和关节轴承卡板安装在筒体内,角接触关节轴承的一端面与碟簧调节螺套接 触,另一端面与关节轴承卡板接触,关节轴承卡板安装在角接触关节轴承与碟形弹簧之间。 因为碟簧调节螺套和碟形弹簧之间加装了角接触关节轴承,使碟簧调节螺套调节更轻便。本技术碟簧夹紧机构的预压缩量和预紧力调节都可在不拆卸的情况下进行, 使用方便;因为调节方便,降低了碟形弹簧制造安装精度要求,提高了碟形弹簧的互换性, 并在使用过程中方便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本技术的碟簧夹紧机构,在不将夹紧机构拆下的情况下,能实现的预压缩量 与预紧力的调节,使活动夹辊机构两侧的夹持力达到平衡,防止引锭杆跑偏现象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摩擦轮式刚性引锭杆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的标记说明固定架1,固定夹辊机构2,碟簧夹紧机构3,引锭杆4,连杆架5, 活动夹辊机构6。图2的标记说明电动机7,减速器8。图3标记的说明头部轴9,定位螺母10,左右旋连接螺母11,锁紧螺母12,角接触 关节轴承13,关节轴承卡板14,拉杆15,碟形弹簧16,碟簧后挡板17,后端盖板18,尾部轴 19,碟簧调节螺套20,前端盖板21,筒体22。参见图1,摩擦轮式刚性引锭杆存放装置由固定架1、固定夹辊机构2、碟簧夹紧机 构3、连杆架5和活动夹辊机构6组成,固定夹辊机构2由电动机7通过减速器8驱动(参 见图2),工作时,引锭杆4夹持在固定夹辊机构2和活动夹辊机构6之间。参见图3,本技术碟簧夹紧机构3包括拉杆15、碟形弹簧16、筒体22、前端盖 板21、后端盖板18、碟簧调节螺套20、左右旋连接螺母11和头部轴9,前端盖板21和后端 盖板18用螺栓分别安装在筒体22的两端,碟形弹簧16安装在筒体22内,碟形弹簧16套 在拉杆15上,拉杆15套有碟形弹簧16的一端在筒体22内,另一端穿过前端盖板21伸在 筒体22外。碟簧调节螺套20在前端盖板21与拉杆15之间,碟簧调节螺套20与前端盖板21 采用螺纹连接,碟簧调节螺套20 —端面与碟形弹簧16接触,左右旋连接螺母11的一端为 左旋螺纹,另一端为右旋螺纹,左右旋连接螺母11的一端螺纹与拉杆15连接,另一端螺纹与头部轴9连接。在后端盖板18上安装有尾部轴19,尾部轴19用来与固定架1连接。在拉杆15上 还套有碟簧后挡板17,用来定位碟形弹簧16。因为碟簧调节螺套20与前端盖板21采用螺纹连接,碟簧调节螺套20 —端面与碟 形弹簧16接触,所以在转动碟簧调节螺套20时即可调节碟形弹簧16的预紧力,调节好预 紧力后用锁紧螺母12锁定;因为左右旋连接螺母11的一端为左旋螺纹,另一端为右旋螺 纹,左右旋连接螺母11的一端螺纹与拉杆15连接,另一端螺纹与头部轴9连接,所以调节 左右旋连接螺母11即可调节整个碟簧夹紧机构3的长度,调节好预紧力后用定位螺母10 锁定,达到调节预压缩量的效果,使得摩擦轮式刚性引锭杆4存放装置的活动夹辊机构6两 侧的夹持力达到平衡,防止引锭杆4跑偏现象的产生。碟簧夹紧机构3还设置有角接触关节轴承13和关节轴承卡板14,角接触关节轴承 13和关节轴承卡板14安装在筒体22内,角接触关节轴承13的一端面与碟簧调节螺套20 接触,另一端面与关节轴承卡板14接触,关节轴承卡板14安装在角接触关节轴承13与碟 形弹簧16之间。因为碟簧调节螺套20和碟形弹簧16之间加装了角接触关节轴承13,使碟 簧调节螺套20调节更轻便。本技术碟簧夹紧机构3的预压缩量和预紧力调节都可在不拆卸的情况下进 行,使用方便;因为调节方便,降低了碟形弹簧16制造安装精度要求,提高了碟形弹簧16的 互换性,并在使用过程中方便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本技术的碟簧夹紧机构3,在不将夹紧机构拆下的情况下,能实现的预压缩量 与预紧力的调节,使活动夹辊机构6两侧的夹持力达到平衡,防止引锭杆4跑偏现象的产 生。它的推广使用,对引锭杆存放装置的设计,安装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碟簧夹紧机构,包括拉杆、碟形弹簧、筒体、前端盖板和后端盖板,前端盖板和后端盖板分别安装在筒体的两端,碟形弹簧安装在筒体内,碟形弹簧套在拉杆上,拉杆套有碟形弹簧的一端在筒体内,另一端穿过前端盖板伸在筒体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碟簧调节螺套、左右旋连接螺母和头部轴;碟簧调节螺套在前端盖板与拉杆之间,碟簧调节螺套与前端盖板采用螺纹连接,碟簧调节螺套一端面与碟形弹簧接触,左右旋连接螺母的一端为左旋螺纹,另一端为右旋螺纹,左右旋连接螺母的一端螺纹与拉杆连接,另一端螺纹与头部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旭杨长伟陈中华谢化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