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排型滚动体的组合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9922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排型滚动体的组合套,包括内装配套、外装配套以及两个侧盖,所述外装配套同轴线设置在内装配套的外部,且外装配套的内圈与内装配套的外圈之间为安装滚动体组的空腔,两侧盖内伸的装配轴压接在内装配套的内圈,且两个侧盖的外圈在内装配套的外圈及外装配套的内圈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方便将滚动体组装配在齿轮与中间轴之间,大幅度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密排型滚动体的组合套,属轮毂轴承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多轴变速器中,通过变速箱体内各不同传动比的传动齿轮传动,以改变 发动机的扭矩和转速,使车辆具有合适的牵引力和速度。而安装在变速箱体上的一些中间 轴采用旋转轴结构,即传动齿轮与中间轴之间安装有滚针轴承,典型如行星齿轮与行星轴 之间也安装有滚针轴承。在变速器各中间轴中心距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变速档位的增加,安 装在传动齿轮与中间轴上的滚针轴承由无内圈结构发展到既无内圈也无外圈,因此仅将滚 针安装在齿轮孔与中间轴之间。但上述安装在齿轮与中间轴之间的滚针轴承没有内圈和外 圈,安装时,各滚动体用手工排列入齿轮孔中并用润滑油脂吸附在齿轮孔内,再装配到中间 轴上,由于两次手工装配,操作复杂,而且易造成滚动体的掉落,影响装配精度,从而降低轴 承的使用寿命。再则一些滚子轴承的两侧还需要侧垫圈,进一步增加了轴承装配的复杂性, 影响变速箱的组装效率和安装质量。另外,由于滚子是通过整箱存放,安装时再取出,由于 各滚子没有限位机构,现场安装时易使滚针掉落而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滚动体组装配,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存放方 便的密排型滚动体的组合套。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排型滚动体的组合套,其特征 在于包括内装配套、外装配套以及两个侧盖,所述外装配套同轴线设置在内装配套的外 部,且外装配套的内圈与内装配套的外圈之间为安装滚动体组的空腔,两侧盖内伸的装配 轴压接在内装配套的内圈,且两个侧盖的外圈在内装配套的外圈及外装配套的内圈之间。其中所述内装配套沿轴向设有弹性开口。所述的内装配套的长度大于外装配套的长度。所述两侧盖上还具有内盖板,且内盖板上设有孔口。本技术采用内装配套和外装配套的结构,使滚动体组以及垫圈可先安装在内 装配套及外装配套之间,而两个侧盖压接在内装配套上,通过滚动体组使内装配套、外装配 套以及两个侧盖构成一个整体的结构,能方便存储每一组滚动体,而在装配过程中,先将组 合套放置在齿轮孔一侧,将组合套推入齿轮孔内,同时将外装配套推掉,方便将滚动体组一 次性安装在齿轮孔内,而当中间轴安装在齿轮孔内时,只需将两个的侧盖拆除,将中间轴安 装在齿轮上时,通过中间轴的轴肩推掉内装配套,将滚动体组安装在中间轴与齿轮孔内,本 技术通过组合套将放置在组合套内的滚动体组通过两次安装,将滚动体组整体安装齿 轮孔与中间轴之间,由于滚动体组可靠安装在其滚道内,不会造成装配精度下降,提高整个 滚动体组的装配效率。本技术将滚动体组安装在组合套内,不仅便于运输存储,而且安 装时是将滚动体组压入齿轮孔与中间轴之间后,才将组合套全部拆除,彻底解决了现场装配时,单个滚动体掉落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将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装配套,2-内装配套,3-侧盖,31-装配轴,32-内盖板,33-孔口,4_滚 动体组,5-挡圈。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密排型滚动体的组合套,包括内装配套2、外装配套1 以及两个侧盖3,外装配套1同轴线设置在内装配套2的外部,且外装配套1的内圈与内装 配套2的外圈之间为安装滚动体的空腔,可如图1所示,两列滚动体组4安装在内装配套2 与外装配套1内,或两列滚动体之间以及两端侧均安装有挡圈5,两侧盖3内伸的装配轴31 压接在内装配套2的内圈,而两个侧盖3盖板的外圈尺寸在内装配套2的外圈及外装配套 1的内圈之间,当滚动体组4安装在内装配套2与外装配套1之间,通过两侧盖3将内装配 套2与外装配套1连接,并通过两侧盖3使滚动体组4不会脱出。本技术为降低内装 配套2的加工精度并方便滚动体组4的装配,内装配套2沿轴向设有弹性开口,通过侧盖3 上的装配轴31涨开内装配套2,本技术内装配套2的长度大于外装配套1的长度,方便 将组合套压入齿轮孔内,本技术两侧盖3上还具有内盖板32,且内盖板32上设有孔口 33,便于在装配过程中,通过人工手动轻易将侧盖3拔出,操作方便快捷。本技术在装配滚动体组4时,将各滚动体排在外装配套1和内装配套2之间 的空腔内,并安装好挡圈5后,将两侧盖3压接在内装配套2内孔,将内装配套2、外装配套 1以及滚动体组4、挡圈5和两侧盖3连接,进行运输和存储。现场装配时,将本技术装 有滚动体组4的组合套先压入齿轮孔内,同时外装配套1被齿轮侧面顶出,再将装有部分组 合套的齿轮横向放置,从组合套的两侧拔出两侧盖3,将内装配套2以及滚动体组4和轮齿 整体装在中间轴上,在中间轴的轴肩作用下顶出内装配套2,完成整个滚动体组4、挡圈5装 配在齿轮与中间轴之间,可大幅度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密排型滚动体的组合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装配套O)、外装配套(1)以及两 个侧盖(3),所述外装配套(1)同轴线设置在内装配套O)的外部,且外装配套(1)的内圈 与内装配套⑵的外圈之间为安装滚动体组的空腔,两侧盖⑶内伸的装配轴(31)压接在 内装配套O)的内圈上,且两个侧盖C3)上的外圈尺寸在内装配套O)的外圈及外装配套 (1)的内圈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排型滚动体的组合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装配套(2) 沿轴向设有弹性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排型滚动体的组合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装配套(2) 的长度大于外装配套(1)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排型滚动体的组合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盖C3)上还 具有内盖板(32),且内盖板(3 上设有孔口(3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密排型滚动体的组合套,包括内装配套、外装配套以及两个侧盖,所述外装配套同轴线设置在内装配套的外部,且外装配套的内圈与内装配套的外圈之间为安装滚动体组的空腔,两侧盖内伸的装配轴压接在内装配套的内圈,且两个侧盖的外圈在内装配套的外圈及外装配套的内圈之间。本技术能方便将滚动体组装配在齿轮与中间轴之间,大幅度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文档编号F16C43/04GK201866111SQ201020587500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者杨坚, 邹黎明, 黄腊琴 申请人: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排型滚动体的组合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装配套(2)、外装配套(1)以及两个侧盖(3),所述外装配套(1)同轴线设置在内装配套(2)的外部,且外装配套(1)的内圈与内装配套(2)的外圈之间为安装滚动体组的空腔,两侧盖(3)内伸的装配轴(31)压接在内装配套(2)的内圈上,且两个侧盖(3)上的外圈尺寸在内装配套(2)的外圈及外装配套(1)的内圈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坚邹黎明黄腊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