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83598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包括:高位水箱(1)、滤池(3),在高位水箱(1)和滤池(3)之间连有接触反应器(2)。其优点是:采用接触反应、过滤一体化工艺,集成度高、投资省;因结构简单、设备少,运行维护简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中没有必要的用电设备,可用于供电不稳定的农村地区,运行费用低;接触反应器混凝效果好,滤池采用较低滤速,出水水质稳定。(*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资源环境
,具体的说是一种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
技术介绍
氟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元素,长期摄入氟化物含量过高的饮水,将引起以牙齿和 骨骼为主的慢性病,前者称为氟斑牙,后者称为氟骨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地方病,我 国目前约有4200万人受到饮用水型氟超量摄入的严重威胁。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规定,氟化物的含量不得超过1. Omg/L,当原水氟化物含量超过标准时,就 应设法进行处理。饮用水除氟工艺包括吸附过滤法、膜法、离子交换法、混凝沉淀法等,选择除氟方 法应根据水质、规模、设备和材料来源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氧化 铝吸附法、电渗析法和混凝沉淀法。当处理水量较大时,宜选用活性氧化铝法;当除氟的同 时要求去除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时,宜选用电渗析法;混凝沉淀法适合于含氟量较低的除 氟处理。我国地下水源中氟的浓度大多低于4. Omg/L,采用混凝沉淀法运行费用较低。根据《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3-2008)、《饮用水除氟设计规程》 (CECS46:93),混凝沉淀法采用的主要工艺流程为“含氟原水_(投加絮凝剂)混合-絮 凝-沉淀-过滤-出水”或“含氟原水-(投加絮凝剂)混合-絮凝-沉淀-出水”,该工艺 中,前者流程较长,增加建设成本和运行管理难度,占地面积大;后者因缺少过滤单元,当原 水水质较差时,对处理出水水质的保障性较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村镇饮用水水质改善也日益 重视,村镇饮用水处理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而村镇饮用水处理管理水平较低,经济能力一 般偏弱,迫切需要适用的除氟工艺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运行可靠、管理简易、建设和运行费用低、占地较小 的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本技术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包括高位水箱1、滤池3,在高架水箱1和滤池 3之间连有接触反应器2 ;所述接触反应器2通过管道分别连接高位水箱1和滤池3,或者 接触反应器2直接和滤池3连成一体。所述滤池3底部设有承托层5,承托层5为0. 5-4mm级配卵石,高度为150 400mm ;承托层5上设有滤层6,滤层6为0. 25-0. 5mm石英砂,高度为400 700mm。所述接触反应器2内设置有多层穿孔板4,所述穿孔板4的间距沿水流方向增大, 所述穿孔板4上开设的孔沿水流方向开孔比(孔眼总面积/孔板总面积)增大。所述穿孔板4间距为25-60mm,开孔比为6% -对%。所述穿孔板4间距沿水流方向增大的,孔板分段设置,孔板间的水流扰动逐段减 所述穿孔板4上开设的孔沿水流方向孔数增多的,控制过孔流速1. 0 0. 15m/s。本技术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向高位水箱1内含氟原水投加 药剂,经接触反应器2混凝反应后,进入滤池3过滤,过滤后出水。本技术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的优点是采用接触反应、过滤一体化工艺,集成 度高、投资省;因结构简单、设备少,运行维护简单;本技术装置中没有必要的用电设 备,可用于供电不稳定的农村地区,运行费用低;接触反应器混凝效果好,滤池采用较低滤 速,出水水质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根据图1所示,一种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包括接触反应器2、滤池3,接触反应器 2之前设置高位水箱1,接触反应器2通过管道连接高位水箱1和滤池3。所述接触反应器2内设置有多层穿孔板4,所述穿孔板4的间距沿水流方向增大, 所述穿孔板4上开设的孔沿水流方向开孔率增大。对于用水量50人当量的自然村,含氟生活饮用水处理规模为5m3/d,含氟 原水氟化物浓度2. 5mg/L。该装置前设置高位水箱1容积为5. 5m3 ;接触反应器2为 50X50X500mm,内置穿孔板4共10±夬,分三段,沿水流方向每段穿孔板数分别为5、3、2 土夬, 间距依次为25、40、60_,开孔比分别为6%,11%>24% ;滤池3平面尺寸为1000X 1000mm, 承托层5为2. 5mm级配卵石,h = 300mm,滤层6为0. 35mm石英砂,h = 600mm。混凝剂采用 硫酸铝,可直接投加于高位水箱1内。实施例二根据图2所示,一种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包括接触反应器2、滤池3,接触反应器 2之前设置高位水箱1,接触反应器2通过管道连接高位水箱1,触反应器2直接和滤池3连 成一体。所述接触反应器2内设置有多层穿孔板4,所述穿孔板4的间距沿水流方向增大, 所述穿孔板4上开设的孔沿水流方向开孔率增大。对于用水量200人当量的自然村,含氟生活饮用水处理规模为20m3/d,含氟 原水氟化物浓度2.0mg/L。该装置前设置高架水箱1容积为10m3 ;接触反应器2为 80X80X800mm,内置穿孔板4共10块,分三段,沿水流方向每段穿孔板数分别为5、3、2块, 间距依次为25、40、60mm,开孔比分别为6%,12%,24% ;滤池3平面尺寸为2000X2000mm, 承托层5为0. 5mm级配卵石,h = 300mm,滤层6为0. 5mm石英砂,h = 600mm。混凝剂采用 硫酸铝,可直接投加于高位水箱内。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根据接触反应器的穿孔板间距、开孔数不同 组成多个不同的实施例,且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包括高位水箱(1)、滤池(3),其特征在于在高架水箱 (1)和滤池( 之间连有接触反应器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反应器(2)通 过管道分别连接高位水箱(1)和滤池(3),或者接触反应器( 直接和滤池C3)连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反应器O)内 设置有多层穿孔板G),所述穿孔板⑷的间距沿水流方向增大,所述穿孔板⑷上开设的 孔沿水流方向开孔率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4)上开设 的孔沿水流方向孔数增多的,过孔流速为1. 0 0. 15m/s。专利摘要一种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包括高位水箱(1)、滤池(3),在高位水箱(1)和滤池(3)之间连有接触反应器(2)。其优点是采用接触反应、过滤一体化工艺,集成度高、投资省;因结构简单、设备少,运行维护简单;本技术装置中没有必要的用电设备,可用于供电不稳定的农村地区,运行费用低;接触反应器混凝效果好,滤池采用较低滤速,出水水质稳定。文档编号C02F101/14GK201907993SQ20102057741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5日专利技术者付乐, 何飞, 吴瑜红, 张怀宇, 李跃增, 陈才高 申请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包括:高位水箱(1)、滤池(3),其特征在于:在高架水箱(1)和滤池(3)之间连有接触反应器(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怀宇吴瑜红付乐陈才高李跃增何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