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灭杀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12 阅读:4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除草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灭杀水葫芦的制剂组合物。所述制剂组合物以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为主要成分,配以高渗剂、表面活性剂、可溶性无机盐填料,经混合,粉碎,过筛,制得粉剂组合物。述高渗剂采用水溶性氮酮或、噻酮;表面活性剂采用优选法复配。使用时将药粉兑水对水葫芦叶面进行喷雾,使用后5~7天明显见效,植株变黄,25天左右水浮莲的茎、芽、根完全死亡,可达到100%的灭杀效果。具有省工、省力、省本、高效、无环境污染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Water hyacinth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erbicides, and relates to a preparation composition for killing water hyacinth. The preparation composi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N - (- methyl - methyl) glycine, and is prepared by mixing, crushing, sieving and mixing with a high - temperature agent, a surface active agent and a soluble inorganic salt filler. The hypertonic agent with Water Soluble Azone or, Thiazone; surface active agent is optimized by using compound method. When using the powder against water spray of water hyacinth leaf, after 5 ~ 7 days were obvious, plants turn yellow, about 25 days of water lettuce stems, buds and roots died completely, can reach 100% killing effec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bor saving, labor saving, saving, high efficiency, n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tc., 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除草剂
,涉及一种用于灭杀水葫芦的制剂组合物。
技术介绍
水葫芦(南方有的地方称为水浮莲)是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杂草。在南方温暖地区,该草主要以茎叶越冬,茎牙无性繁殖为主。该草原引种作饲料植物,后为野生,由于它的繁殖能力极强,现成为南方水域中极为难治的杂草,严重危害河流湖泊水资源,影响鱼类繁殖生长,危害严重的地方江河航道阻塞,影响水上交通。许多地方政府花重金雇员打捞,治理成本很高。现有技术中的除草剂,一般于防治旱地或水田的杂草,如10%草甘膦水剂、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等,但对上述水葫芦起不到灭杀的效果。这是由于水葫芦属阔叶性、腊质多的禾木科杂草,对喷施的药物吸收困难,加上水葫芦多数生长在水域中,更增加了药物治理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人工打捞水葫芦治理成本高,以及现有药物难以灭杀水葫芦等情况,提供一种专用于灭杀水葫芦组合物的制剂。本专利技术,以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为主要成分,配以高渗剂、表面活性剂、可溶性无机盐填料,经混合,粉碎,过筛,制得粉剂组合物,其重量比组份为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 51~58;高渗剂1.5~3;表面活性剂5~6;可溶性无机盐 45~80。本专利技术,所述高渗剂可为水溶性氮酮或、噻酮;所述表面活性剂可由脂肪胺聚氧乙烯醚、仲辛醇聚氧乙烯醚复配构成,其配比为1~2∶1;所述可溶性无机盐可为硫酸铵。本专利技术,其商品为可溶性粉剂,灭杀水葫芦时每亩用药1000~1200g,兑水120~150kg,对水葫芦叶面进行喷雾,使用后5~7天明显见效,植株变黄,25天左右水浮莲的茎、芽、根完全死亡,可达到100%的灭杀效果。本专利技术,由于在以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为主要成分的基础上,配以高渗剂、表面活性剂和可溶性无机盐填料制得粉剂组合物,使其施药时药液容易附着于水葫芦叶面上,由叶面吸收,植株内吸,传导至根部,先从根部腐烂,由白变黑色,然后茎、芽、叶枯萎,直至死亡。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成分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为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其灭杀机理是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烯醇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素向莽丙氨酸转化,使蛋白质的生成受阻,导致蛋白质合成停止,植物死亡。本专利技术,其主要成分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按我国农业毒性分级标准,属低毒除草剂。它对蜜蜂和鸟类无毒害,对天敌及有益生物较为安全,在正常试验中无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据试验,在水域上施药灭杀水葫芦,对水中的鱼类安全,几乎对水质无明显影响,尚未发现该药剂灭杀水葫芦后有二次水源污染。采用本专利技术灭杀水葫芦,达到省工、省力、省本、高效、无环境污染的效果,无须多次重复使用,费用不到人工打捞的十分之一。值得各地政府推广使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水葫芦灭杀制剂,其组份及配方量为95%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55Kg;水溶性氮酮2Kg;水溶性噻酮1Kg;脂肪胺聚氧乙烯醚3Kg;仲辛醇聚氧乙烯醚2Kg;硫酸铵70Kg。其工艺过程为1、将配方量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仲辛醇聚氧乙烯醚复配成混合型表面活性剂;2、将配方量的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水溶性氮酮、水溶性噻酮和硫酸铵投入混合器,然后将其粉碎;3、再将工艺2所得到的粉料与工艺1所得到混合型表面活性剂投入混合器,再将其粉碎,过筛,包装,即得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葫芦灭杀制剂,以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为主要成分,配以高渗剂、表面活性剂、可溶性无机盐填料,经混合,粉碎,过筛,制得粉剂组合物,其重量比组份为:    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  51~58;    高渗剂  1.5~3;    表面活性剂  5~6;    可溶性无机盐  45~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葫芦灭杀制剂,以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为主要成分,配以高渗剂、表面活性剂、可溶性无机盐填料,经混合,粉碎,过筛,制得粉剂组合物,其重量比组份为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51~58;高渗剂 1.5~3;表面活性剂 5~6;可溶性无机盐45~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葫芦灭杀制剂,其特征为所述高渗剂为水溶性氮酮、噻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葫芦灭杀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锡洪庄明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琪田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