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3199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尔夫球杆,包含一杆头、一快拆组件及一握杆。该杆头具有一本体、一打击面板及一套管,该本体及打击面板互相结合,该套管设于该本体及打击面板之间,该套管由一颈部及一构装部组成,该颈部凸出于该本体及打击面板表面,该构装部则被包覆于该本体及打击面板内,该颈部端面设有一组装孔,该构装部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贯穿至该组装孔的结合孔,各该结合孔均设有结合体,该快拆组件是设于该组装孔中并与各该结合体相结合,且该握杆其中一端固设于该快拆组件。因此该高尔夫球杆组装完成后,表面无任何外露的结合孔或固定元件,可不破坏该高尔夫球杆表面完整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高尔夫球杆,特别是一种当其杆头及握杆结合之后,外观 具有表面完整性的高尔夫球杆。
技术介绍
现有高尔夫球杆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06127号《高尔夫球杆头可调角度之结合构 造》专利案所示,请参照图1,该球杆具有一杆头81、一快拆组件82及一杆身83,且该杆头 81是通过该快拆组件82组装于该杆身83—端。其中该杆头81凸伸形成有一颈部811,该 颈部811的端面设有一调整孔812,且该颈部811外表面沿该调整孔812的径向设有销孔 813。该快拆组件82具有一定位环821、一垫环822、一调节环823、一端杆824、一管套825 及一固定套826,且该端杆拟4及管套825各自均设有一销孔82^、825a。该现有结构组装时,主要是利用一固定元件84穿伸过该杆头81的销孔813,并螺 设固定于该端轴拟4及该管套825的销孔82^、825a中,即可将该杆头81及杆身83组合 而形成一高尔夫球杆。惟此现有结构必须在该杆头81外表面钻设销孔813,以供该固定元件84穿伸并螺 设组合该端轴拟4及管套825,所以会破坏该高尔夫球杆的表面完整性。而且,外界的水气 也容易经由该销孔813及固定元件84间的缝隙渗入该杆头81内部,导致该固定元件84以 及组装于该颈部811内的端轴拟4及管套825锈蚀或氧化,造成各零组件之间的松动,进而 影响高尔夫球杆的使用寿命。另外,此现有结构的组成构件繁多,相对造成零组件的制造成 本高且组装程序复杂。另一种现有高尔夫球杆如日本特开2008-28似89号专利案所示,请参照图2,具有 一杆头91、一管套92、一固定环93、一杆身94及一固定元件95。其中该杆头91凸伸形成 有一颈部911,该颈部911的端面设有一组装孔912及数个卡槽913,且该颈部911外表面沿 该组装孔912的径向设有销孔914。该管套92其中一端的端面设有一固定孔921,且该端 外周面设有数个凸块922,该管套92另一端外周面则沿该固定孔921的径向设有销孔923。该另一种现有结构组装时,该杆身94其中一端穿过该固定套93,并穿入固定于该 管套92的固定孔921中,该管套92设有销孔923的该端穿入该组装孔912中,使各该凸块 922嵌设各该卡槽913,并使该套管92的螺孔923与该杆头91的销孔914互相对齐,再利 用该固定元件95螺设固定,即可将该杆头91及杆身94组合而形成一高尔夫球杆。相较于前述第一种现有结构,此另一种现有结构的组成构件虽然相对简化许多, 但是仍无法解决该固定元件95外露于该杆头91表面的问题,所以此另一种现有结构仍存 在有会破坏该高尔夫球杆的表面完整性,以及水气容易经由该销孔914及固定元件95间的 缝隙渗入,导致该杆头91内部的各零组件因锈蚀或氧化而松动的缺点,同样会影响高尔夫 球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球杆,可不破坏该高尔夫球杆的表面完整 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球杆,可防止水气渗入杆头内部,避免 组装于该杆头内部的零组件锈蚀或氧化。根据本技术的一种高尔夫球杆,包含一个杆头,具有一个本体、一个打击面 板及一个套管,该本体及打击面板互相结合,该套管设于该本体及打击面板之间,且该套管 由一个颈部及一个构装部组成,该颈部凸出于该本体及打击面板表面,该构装部则被包覆 于该本体及打击面板内,该颈部的端面设有凹入至该构装部的一个组装孔,该构装部外表 面设有至少一个贯穿至该组装孔的结合孔,且各该结合孔均设有结合体;一个快拆组件,设 于该组装孔中并与各该结合体相结合;及一个握杆,其中一端固设于该快拆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借助上述结构,本技术的高尔夫球杆组装 完成后,该杆头表面无任何外露的孔或固定元件,可不破坏该高尔夫球杆的表面完整性,并 可避免水气渗入该杆头内部,防止组装于该杆头内的零组件因锈蚀或氧化而松动,故不会 影响该高尔夫球杆的击球性能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 第一种现有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 第二种现有结构的平面分解图。 图3 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 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分解图。 图5 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6 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 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杆头11本体12打击面板13套管131颈部132构装部133组装孔134结合孔135止挡部136穿孔2快拆组件21限位环211限位孔22衬套221固定孔222卡设部223螺孔3握杆3,握杆31’嵌卡部4结合体5固定元件6快拆组件61限位环611限位孔62衬套621固定孔622嵌卡部623卡设部624螺纹部625束紧部626剖沟63套紧件631抵推孔632螺纹部81杆头811颈部812调整孔813销孔82快拆组件821定位环822垫环823调节环824端轴824a销孔825管套825a销孔826固定套83杆身84固定元件91杆头911颈部912组装孔913卡槽914销孔92管套921 固定孔 922 凸块 923 螺孔 93 固定环94 杆身 95 固定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 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3及4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高尔夫球杆包含一杆头1、一快拆 组件2、及一握杆3。其中,该杆头1通过该快拆组件2组装于该握杆3—端,借此使用者能 够以手部握持于该握杆3,并利用该杆头1击球。该杆头1具有一本体11、一打击面板12及一套管13。该本体11及打击面板12 互相结合,该套管13可设于该本体11及打击面板12之间。该套管13也可预先呈一体固 设于该本体11与打击面板12其中之一,本实施例中,该套管13固设于该打击面板12,且该 套管13由一颈部131及一构装部132组成,该颈部131凸出于该本体11及打击面板12的 外表面,该构装部132则被包覆于该本体11及打击面板12内部。该颈部131端面设有一 组装孔133,该组装孔133由该颈部131端面凹入至该构装部132,且该构装部132的外表 面设有贯穿至该组装孔133内壁面的至少一结合孔134,各该结合孔134可沿该组装孔133 的径向贯穿设置。另外,该组装孔133的内壁面设有一止挡部135,该止挡部135可为一平板或一环 体,本实施例的止档部135为一环体,且其中央形成有一穿孔136。再参照图3、4及5所示,该快拆组件2是用以联结于该杆头1的颈部131与该握 杆3之间,本实施例中,该快拆组件2由一限位环21及一衬套22组成,但并不以此为限。 该限位环21具有一限位孔211,该限位孔211的径向截断面形状可为非正圆形。该限位环 21设于该组装孔133中并抵接于该止挡部135,且各该结合孔134贯穿该组装孔133内壁 面的一端朝向该限位环21的外周面,借此,可利用至少一结合体4设于各该结合孔134,并 结合于该限位环21的外周面,使该限位环21无法相对该组装孔133移动或转动。该结合体4为任何可将该套管13及限位环21互相固定的结合介质,如焊料、粘 着剂、插销或螺钉,本实施例中,该结合体4为焊料或粘着剂,当焊料或粘着剂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杆头,具有一个本体、一个打击面板及一个套管,该本体及打击面板互相结合,该套管设于该本体及打击面板之间,且该套管由一个颈部及一个构装部组成,该颈部凸出于该本体及打击面板表面,该构装部则被包覆于该本体及打击面板内,该颈部之端面设有凹入至该构装部的一个组装孔,该构装部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贯穿至该组装孔的结合孔,且各该结合孔均设有结合体;  一个快拆组件,设于该组装孔中并与各该结合体相结合;及  一个握杆,其中一端固设于该快拆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利建良黄荣明罗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复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