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69548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印刷装置(2),包括一润湿装置(4)和一着墨装置(5),该着墨装置具有一具有周长URW的网纹辊(8)和一贴靠在该网纹辊上、具有周长UFA和一具有页张长度KBL的槽道的着墨辊(7)。网纹辊(8)的周长URW和着墨辊(7)的周长UFA和槽道(9)页张长度KBL以一定的大小比例确定尺寸,以避免出现框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装置,包括一润湿装置和一着墨装置,该着墨装置具有一具 有周长的网纹辊和一贴靠在该网纹辊上的、具有周长和一个槽道的输墨辊,该槽道具有页 张长度。
技术介绍
在EP 0 870 609 A2和DE 10 2006 050 746 Al中描述了这种印刷装置。在该现 有技术的印刷装置中是不利的,所述槽道产生框印(Schablone),这些框印在印刷图像中引 起可看到的干扰。在槽道区域内着墨辊不从网纹辊提取油墨。残留在网纹辊的与槽道互补 的区域内的油墨或者更准确地说乳剂具有与其余网纹辊区域不同的润湿剂含量。如果该互 补的区域在着墨辊的一位于该槽道之外的区域上滚过,则所述框印被从该互补的区域传递 到着墨辊上。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认识到,框印的积累是特别有害的。如果在着墨辊和网纹辊的一 转中框印被回传到着墨辊上、在紧接着的一转中另一框印被从网纹辊回传到着墨辊上并且 这两个回传的框印在着墨辊上叠加,则在印刷图像中出现特别严重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框印特别少的印刷装置。该任务通过一种印刷装置来解决。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装置包括一润湿装置和一着 墨装置,该着墨装置包括一具有周长的网线辊或者网纹辊和一贴靠在该网纹辊上的、具有 周长的着墨辊。着墨辊在其圆周表面上有一个槽道,该槽道具有要在着墨辊圆周方向上测 量的页张长度。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装置中,网纹辊和着墨辊(包括槽道)这样确定尺寸, 使得网纹辊的周长小于着墨辊的周长并且对于一等于1或大于1的整数η适用下面的条 件由槽道的页张长度和网纹辊周长的η倍形成的总和小于或者等于着墨辊周长。网纹辊 周长的(η+1)倍大于或者等于由着墨辊周长和槽道页张长度形成的总和。槽道页张长度的 3倍小于或者等于着墨辊周长。槽道页张长度的2倍小于或者等于网纹辊周长。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装置的一个优点是,网纹辊的周长相对于着墨辊的周长并且因 此网纹辊的直径相对于着墨辊的直径这样相互协调,使得紧跟着产生框印的那个着墨辊回 转的一个在着墨辊回转中,网纹辊上的润湿液框印或者润湿液-油墨乳剂框印在完全处于 槽道之外的着墨辊圆周区域中在着墨辊上滚过。因此可绝对排除在一个回转中传递的槽 道框印在随后的回转中被新的槽道框印“涂覆”,以致相互完全重叠或者部分重叠的框印叠 加成在印刷图像中可看到的条痕。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装置中可以可靠地避免这种条痕。 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装置中,滚动关系被最佳地协调,使着墨辊槽道在印后不能看到。在着 墨辊的一转之后网纹辊上的槽道图形不会再与着墨辊上的槽道相遇,即使是部分的。因此 防止了着墨辊槽道在网纹辊上留下的缺陷在网纹辊上累积并发展成印后可见的条痕。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装置的扩展构造中,该槽道是用于橡皮布式辊包衬的夹紧槽3道。在辊包衬磨损时可以由操作人员简单更换辊包衬。在夹紧槽道中有一用于夹紧辊包衬 的夹紧装置,辊包衬的两端部可由操作人员固定在该夹紧装置上。在另一扩展构造中,印刷装置具有一具有周长的印版滚筒,该周长与着墨辊的周 长同样大。因为这样着墨辊的槽道和印版滚筒的槽道相继滚过,所以这两个槽道不会产生 框印。在另一个扩展构造中,润湿装置是一具有着水辊的辊式润湿装置,在印刷运行中 该着水辊在印版滚筒上滚过。原则上,当印刷装置的润湿装置具有另外的结构并且例如是 喷淋式润湿装置时,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网纹辊印刷装置构造也是有利的。然而,辊式润湿装置在 特别均勻地输入润湿液和形成稳定乳化方面是有利的。虽然按照本专利技术确定辊尺寸在不具有润湿装置并且在所谓无水干式胶印中工作 的网纹辊印刷装置中也是可行的,然而在这样的印刷装置中不存在按照本专利技术构造的必要 性,因为由于存在润湿剂才存在实际上有干扰的、产生框印的危险。从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以及附图中可得知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装置的其它在 结构和功能方面有利的扩展构造。附图说明在附图中示出图1具有一网纹辊着墨装置和一润湿装置的印刷装置,图2图1的印刷装置在一种按照现有技术的构造中的辊展开比示意图,图3图1的印刷装置在另一按照现有技术的构造中的辊展开比示意图,图4图1的印刷装置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构造中的辊展开比示意图,图5图1的印刷装置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构造中的辊展开比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至图5中,彼此相应的构件和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明。图1区段式地示出了用于在页张上平版胶印的印刷机1。在该区段中部分地示出 了印刷机1的一个印刷装置2。该印刷装置包括一印版滚筒3、一用于润湿印版滚筒3的润 湿装置4和一用于给印版滚筒3着墨的着墨装置5。印版滚筒3具有外周长UDF。润湿装置 4是辊式润湿装置并且除了图中没有示出的浸渍辊、计量辊和传水辊外还具有一着水辊6, 该着水辊在印刷运行中贴靠在印版滚筒3上。着墨装置5包括一着墨辊7,它也在印刷运 行中贴靠在印版滚筒3上,该着墨装置5还包括一贴靠在着墨辊7上的网纹辊8。着墨辊7 具有外周长Ufa,它与印版滚筒3的周长Udf —样大。因此,印版滚筒3和着墨辊7也具有相 同的外直径。着墨辊7具有一槽道9,在该槽道内安置了一个在图中没有示出的夹紧装置。 该夹紧装置用于绷紧着墨辊7上的辊包衬10。因此,槽道9是一个夹紧槽道。槽道9具有 一在圆周方向上测量的页张长度IV。网纹辊8的周长Urw与着墨辊7的周长Ufa有偏差,因 此网纹辊8具有与着墨辊7的外直径不同大小的外直径。特别是,网纹辊8的周长Urw小于 着墨辊7的周长UFA。在印刷运行中,墨斗11贴靠在网纹辊8上,该墨斗具有一个唯一的刮 墨刀12并且是一个朝向环境敞开的、无过压的墨斗。由槽道引起的框印用附图标记13标 明。该框印13是槽道9在网纹辊8上的一个与槽道9轮廓重合的图像。在槽道9的区域4内,着墨辊7不从网纹辊8的凹处(小格或者小池)中接收印刷油墨或者乳剂,使得在框印 13的区域内润湿剂含量降低,因此形成了框印13。图2示出了当图1的印刷装置2按照现有技术而不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构造时框印13 如何产生影响。图2示出,着墨辊7和网纹辊8在用箭头表明的展开方向上彼此相继地从 左向右展开。图2基于这样的假设网纹辊8的周长Urw正好是着墨辊7的周长Ufa的一半 大。着墨辊7的第一转用附图标记7. 1标明,着墨辊7的紧随着第一转7. 1之后的第二转 用附图标记7. 2标明。与此类似,网纹辊8的直接彼此相继的3转用附图标记8. 1,8. 2和 8. 3标明。可看到,在着墨辊7的第二转7. 2开始时槽道9与在第一转7. 1期间在网纹辊8 上产生的框印13达到完全轮廓重合,此时,该框印13与另一框印13叠加并且加强。这种 效果是很有害的,因此一定要避免。图3示出了当图1的印刷装置2按照另一现有技术构造时框印13的影响。图3 基于这样的假设网纹辊8的周长U冊大于着墨辊7的周长Ufa的一半。可以看到,在着墨辊 7的第二转7. 2期间由槽道9在网纹辊8上产生的框印13只部分地与在第一转7. 1期间 由槽道9在网纹辊8上留下的框印13重叠。源自第一转7. 1的框印13和源自第二转7. 2 的框印13在搭接部14的区域内重叠。在搭接部14的区域内框印13的副作用加强,也就 是说,网纹辊8上的乳剂在搭接部14内特别缺失润湿液。在前面的框印13被随后的框印 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印刷装置(2),包括一润湿装置(4)和一着墨装置(5),该着墨装置具有一具有周长U↓[RW]的网纹辊(8)和一贴靠在该网纹辊上、具有周长U↓[FA]和一具有页张长度K↓[BL]的槽道的着墨辊(7),其特征为,网纹辊(8)和着墨辊(7)包括所述槽道(9)是这样确定尺寸的,使得对于U↓[RW]<U↓[FA]和一整数n≥1有:n×U↓[RW]+K↓[BL]≤U↓[FA]和(n+1)×U↓[RW]≥U↓[FA]+K↓[BL]和3×K↓[BL]≤U↓[FA]和2×K↓[BL]≤U↓[RW]。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舍恩伯格D·沙夫拉特H·布特法斯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