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装粉剂类药与输液药的双室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655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装粉剂类药与输液药的双室袋,它包括袋体(8)和出药嘴(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8)分隔为葡萄糖氯化钠室(2)和粉剂类药室(3)两个区域,两区域用可拉开分割焊缝(6)隔开,出药嘴(1)通过连通管(9)与葡萄糖氯化钠室(2)相连,进药管(10)一端与粉剂类药室(3)连通,另一端排列有后密封头(5)和前密封头(6),两者之间设切割线(7)。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不仅可节省粉剂类药的单独包装费用,降低包装成本,而且在使用时不用一次性注射器及消毒棉签,从而节省了使用成本,也减少了因配药造成的对药的二次污染,同时还可避免临床使用时药液的混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非常适合急救及野外使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药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装粉剂与输液药用的双室袋。现有技术目前,现有的输液袋只有一个装药室,只能装一种药液。而粉剂类药一般采用西林瓶包装,由于两种药液常常需要在一起使用,按现有包装方式,则只能用注射器将输液袋中的药水抽出,然后再将药水注入装粉剂类药的西林瓶内,重复上述工作,直到西林瓶内有足够的药液为止,然后将西林瓶反复摇动直到瓶内的药混均为止,最后再用注射器将瓶内的药抽出注入到输液袋中,反复几次,直到瓶内的药全部被抽出为止。这在使用时很不方便,特别是在急救时会耽误宝贵的抢救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将粉剂类药和输液药装在同一包装袋中不同贮药室内的双室袋。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解决的。它包括袋体和出药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分隔为葡萄糖氯化钠室和粉剂类药室两个区域,两区域用可拉开分割焊缝隔开,出药嘴通过连通管与葡萄糖氯化钠室相连,进药管一端与粉剂类药室连通,另一端排列有后密封头和前密封头,两者之间设切割线。采用本技术产品不仅可节省粉剂类药的单独包装费用,降低包装成本,而且在使用时不用一次性注射器及消毒棉签,从而节省了使用成本,也减少了因配药造成的对药的二次污染,同时还可避免临床使用时药液的混淆。本技术使用方便,非常适合急救及野外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出药嘴;2-葡萄糖氯化钠室;3-粉剂类药室;4-可拉开分割焊缝;5-后密封头; 6-前密封头;7-切割线;8-袋体;9-连通管;10-进药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周边密封之袋体8和出药嘴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8分隔为葡萄糖氯化钠室2和粉剂类药室3两个区域,两区域用可拉开分割焊缝6隔开,出药嘴1通过连通管9与葡萄糖氯化钠室2相连。由于葡萄糖氯化钠灌装在葡萄糖氯化钠室2后必须立即高温灭菌(121度),而粉剂类药则不能采用这种高温灭菌方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进药管10一端与粉剂类药室3连通,另一端排列有后密封头5和前密封头6,两者之间设切割线7。生产时首先将葡萄糖氯化钠灌装于葡萄糖氯化钠室2内,与该室相连的连通管9出口装上出药嘴1以便使用时药液输出,进药管10上前密封头6出口端采用加热加压方式焊死形成密封。然后将袋体8整体灭菌后,再用器械从切割线7处位置切开,将粉剂类药装入粉剂类药室3内,然后将切割线7处之后密封头5出口端采用加热加压方式焊死形成密封。这样就可以将两种不同的药包装在同一输液袋中,两室由可拉开分隔焊逢6隔开,使用前两种药可在一个输液袋内包装而不会混合,因而不会发生反应而变质。使用时可用力将袋体8两层膜拉开,则可拉开分隔焊缝6被拉开,两室贯通,两种药可充分混合在一起,反复摇动袋体8使之混合均匀即可使用,非常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装粉剂类药与输液药的双室袋,它包括袋体(8)和出药嘴(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8)分隔为葡萄糖氯化钠室(2)和粉剂类药室(3)两个区域,两区域用可拉开分割焊缝(6)隔开,出药嘴(1)通过连通管(9)与葡萄糖氯化钠室(2)相连,进药管(10)一端与粉剂类药室(3)连通,另一端排列有后密封头(5)和前密封头(6),两者之间设切割线(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装粉剂类药与输液药的双室袋,它包括袋体(8)和出药嘴(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8)分隔为葡萄糖氯化钠室(2)和粉剂类药室(3)两个区域,两区域用可拉开分割焊缝(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华彭勋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