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鱼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65334 阅读:9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以往的聚鱼灯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船体摇晃使得海中的照度分布发生变化,导致墨鱼、秋刀鱼、沙丁鱼、鲹鱼等捕获物不易聚集,或者曾经聚集而来的捕获物再次离开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鱼灯10的特征在于:具有一截面视下包含彼此相异的第1配光峰值P1及第2配光峰值P2的配光模式,且第1配光峰值P1小于第2配光峰值P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以聚集墨鱼、秋刀鱼、沙丁鱼、鰺鱼等的聚鱼灯
技术介绍
以往使用白炽灯、卤素灯、金属卤素灯等灯的聚鱼灯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光利用效 率差而导致燃油大量消耗、因排出大量CO2而增加环境负担。此外,存在如下问题向所有 方向照射、且从人工卫星也能确认这一程度的过于耀眼的光成为光污染,包含紫外线的光 对人体产生恶劣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提出了一种使用LEDdight-emittingdiode, 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聚鱼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使用两片LED面状光源,组合成对船右侧 海面进行照射的右侧面状光源及对船左侧海面进行照射的左侧面状光源,借此可有效地对 海面进行照射。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1;34967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聚鱼灯仅使LED光有效照射到海面,主要以提高光利用 效率为目的,并未着眼于因船体摇晃引起的海中照度分布的变化。S卩,以往的聚鱼灯存在如下问题因船体摇晃导致海中照度分布发生变化,使得墨 鱼、秋刀鱼、沙丁鱼、鰺鱼等捕获物不易聚集,或者聚集而来的捕获物再次离开等。本专利技术的聚鱼灯设置在船体上,对海面进行照射,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海面正交的一平面上具有包含第1配光峰值、与第2配光峰值的配光模 式,所述第1配光峰值在所述船体无摇晃的状态下处于水平以下,所述第2配光峰值处于水 平以上。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聚鱼灯在配光模式中包含第1配光峰值与第2 配光峰值,所以在以配光中心角为中心的所述船体的最大摇晃角度范围内,可以减小相对 强度的变化,即便所述船体在最大摇晃角度内摇晃时,也可以减小远离船体的远方照度的变化。而且,在本专利技术的聚鱼灯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配光峰值的强度小于所述第2配光 峰值的强度,借此可以减小船体附近的照度变化。优选的是聚鱼灯具备作为光源的LED、及控制来自所述LED的光的配光的配光控 制构件,且配光控制构件包含将来自LED的光的配光控制在第1配光峰值侧的第1配光控 制区域、将来自LED的光的配光控制在第2配光峰值侧的第2配光控制区域、及第1配光控3制区域与第2配光控制区域之间的第3配光控制区域。此时,第1配光峰值是通过第1配 光控制区域控制的光与第3配光控制区域控制的光部分重复而形成,第2配光峰值是通过 第2配光控制区域控制的光与第3配光控制区域控制的光部分重复而形成。在聚鱼灯的一截面视下,优选的是配光控制构件在第1配光控制区域具备多个凸 部,在第2配光控制区域具备多个凸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控制因船体摇晃引起的海中照度分布的变化,因此能实现聚鱼 能力进一步提高的聚鱼灯。附图说明图1 (a)是实施形态1的聚鱼灯的透视图。图1 (b)是实施形态1的聚鱼灯的截面图。图2是实施形态1的聚鱼灯的配光影像图。图3(a)是实施形态1的聚鱼灯从船体照射的配光影像图。图3(b)是实施形态1的聚鱼灯从船体照射的配光影像图。图3(c)是实施形态1的聚鱼灯从船体照射的配光影像图。图4是表示实施形态1的聚鱼灯在海中照射的照度分布的图。图5是图1 (b)的LED附近的放大图。图6是图5的配光影像图。图7是实施形态2的聚鱼灯的LED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图8是表示由第1配光控制区域配光的第1配光特性dl、由第2配光控制区域配 光的第2配光特性d2、由第3配光控制区域配光的第3配光特性d3、及将所述配光特性重 叠而成的聚鱼灯整体的配光特性td的图表。图9(1)、(2)是表示在船体无摇晃的状态下,配光特性上照射远离船体的远方基 准点P的角度的图表。图10(1)-(8)是表示在船体摇晃为-5°、-10°、-15°、-20°的状态下,配光特性 上照射远离船体的远方基准点P的角度的图表。图11(1)-(8)是表示在船体摇晃为+5°、+10°、+15°、+20°的状态下,配光特性 上照射远离船体的远方基准点P的角度的图表。图12(1) (3)是表示比较例的聚鱼灯在船体摇晃为士0°、-20°、+20°的状态 下,分别在配光特性上照射远离船体的远方基准点P的角度的图表,图12(4)是表示比较例 的聚鱼灯在海中的照度分布的图。「符号的说明110聚鱼灯11基板12LED13框体14配光控制构件P1、P2光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一面参照图式一面说明用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形态。然而,以下所示的形态只是 用于将本专利技术技术思想具体化的例示,以下内容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定。(实施形态1)图1表示本实施形态的聚鱼灯10。图1 (a)是透视图,图1 (b)是图1 (a)的一截面 视的X-X截面图。聚鱼灯10具备基板11、配置在基板11上且作为光源的LED12、容纳基板 11的框体13、及控制来自LED12的光的配光的配光控制构件14。配光控制构件14是利用 螺钉等固定在框体13上,但此处并不特别图示。图2表示一截面视的图1 (b)中的聚鱼灯10的配光模式(图1 (b)的左右方向对 应于图2的左右方向)。在图2中,横轴表示角度,纵轴表示相对的发光强度比(相对强 度)。聚鱼灯10的配光模式在一截面视下包含彼此相异的第1配光峰值Pl及第2配光峰 值P2 (在极大值的第1配光峰值P1、与极大值的第2配光峰值P2之间具有极小值)。详细 来说,将聚鱼灯10设置在船体时,在船体无摇晃的状态下包含水平方向(相对于海面为平 行的方向)下方的第1配光峰值、及水平方向上方的第2配光峰值。构成为第1配光峰值 Pl小于第2配光峰值P2。借此,即便船体摇晃,也可以始终对船体远方的海面进行照射(能够使光到达船 体远方的海中),从而可有效抑制海中的照度分布变化。因此,能够减轻因海中的照度分布 变化导致捕获物不易聚集、或者聚集而来的捕获物再次离开之类的问题。聚鱼灯10的配光模式是连续地发生变化。在图2中,从-60度附近起,相对强度 从0开始上升,在-20度附近达到极大值(第1配光峰值Pl),在-5度附近达到极小值,并 在+20度附近达到极大值(第2配光峰值P2),之后在+60度附近相对强度下降至0。通过 将配光模式控制在士60度,而实现除了具有所述效果外、光利用效率也不会受损的配光模 式。然而,本专利技术的配光模式并不限定在大致士60度的范围内,根据假定的船体摇晃角度 或聚鱼灯的设置状况(设置角度),可以设为例如士80度或士70度,也可以使-侧角度与 +侧角度相异。以下,根据图3,说明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如何能够抑制海中的照度分布变化。图3是从搭载着聚鱼灯10的船体照射的配光影像图。图3(a)是船体无摇晃的状 态的配光影像图,图3(b)是船体倾斜-20度(图式中左侧)的状态的配光影像图,图3(c) 是船体倾斜+20度(图式中右侧)的状态的配光影像图。为了便于理解,将对应于图2的 第1配光峰值Pl的光设为Pl,将对应于图2的第2配光峰值P2的光设为P2 (Pl及P2是以 实线表示,其他光是以虚线表示)。图4表示图3(a) (c)情况下的海中照度分布。纵轴表示水深,横轴表示离开船 体的距离。此处,用实线(a)表示船体无摇晃的状态(图3(a))的照度分布,用虚线(b)表 示船体倾斜-20度的状态(图3(b))的照度分布,用点画线(c)表示船体倾斜+20度的状 态(图3(c))的照度分布。此处为了便于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鱼灯,设置在船体上,对海面进行照射,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海面正交的一平面上具有包含第1配光峰值、与第2配光峰值的配光模式,所述第1配光峰值在所述船体无摇晃的状态下处于水平以下,所述第2配光峰值处于水平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胜渡边和宪稻田博史
申请(专利权)人: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东和电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