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锁振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取防治植物病害制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627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取防治植物病害生物制剂的方法,采用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作原料,经破碎、混配灭菌、两次发酵及两次相同的水解,得到复合腐殖酸,经净化、灭菌、酸性降解,得到防治植物病害生物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生物制剂中由于含有较高含量的黄腐酸以及多种氨基酸、核苷酸等,不但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而且对植物有防病治病功能,因其高渗透作用,能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和活性,所以有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取防治植物病害生物制剂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广大农村农作物秸秆作废料堆积,造成环境污染,而用矿石生产的黄腐酸工艺复杂,成本高,有益成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取成本低、效益高、用处广的并可防治植物病害生物制剂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原液的制作a、秸秆粉碎取玉米秸秆、麦类秸秆、稻秸秆及棉秸秆等两种以上进行粉碎,细度要求20-30目,含水份14-18%;b、混配及灭菌将粉碎好的秸秆粉混合,混合后的重量按1∶1.7-1.8加水,放入可旋转的大罐内进行混配,同时加温100-120℃,高温灭菌2-4小时;c、第一次发酵将灭菌后的混合料温度控制在30-60℃,加入放线菌进行发酵,时间为24-48小时;d、第一次水解将上述发酵物进行水解,得到的制剂液存入专用罐;e、第二次发酵将上述水解后剩余的物料加入真菌及培养基,温度保持在30-50℃,发酵7-10天;f、第二次水解将第二次发酵后的物料进行碱性水解,分离出制剂液; g、配制混合液将两次水解得到的制剂液混合,即为复合腐殖酸的原液,净化,灭菌后即制成。本专利技术积极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生物制剂中由于含有较高含量的黄腐酸以及多种氨基酸、核苷酸等,不但含有较高的营养成份,而且对植物有防病治病功能,因其高渗透作用,能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和活性,所以有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原液的制作a、秸秆粉碎取玉米秸秆、麦类秸秆、稻秸秆及棉秸秆等两种以上进行粉碎,细度要求20目,含水份14%;b、混配及灭菌将粉碎好的秸秆粉混合,混合后的重量按1∶1.7加水,放入可旋转的大罐内进行混配,同时加温100℃,高温灭菌2小时;c、第一次发酵将灭菌后的混合料温度控制在30℃,加入放线菌进行发酵,时间为24小时;d、第一次水解将上述发酵物进行水解,得到的制剂液存入专用罐;e、第二次发酵将上述水解后剩余的物料加入真菌及培养基,温度保持在30℃,发酵7天;f、第二次水解将第二次发酵后的物料进行碱性水解,分离出制剂液;g、配制混合液将两次水解得到的制剂液混合,即为复合腐殖酸的原液,净化,灭菌后即制成。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原液的制作a、秸秆粉碎取玉米秸秆、麦类秸秆、稻秸秆及棉秸秆等两种以上进行粉碎,细度要求25目,含水份16%;b、混配及灭菌将粉碎好的秸秆粉混合,混合后的重量按1∶1.75加水,放入可旋转的大罐内进行混配,同时加温110℃,高温灭菌3小时;c、第一次发酵将灭菌后的混合料温度控制在45℃,加入放线菌进行发酵,时间为36小时;d、第一次水解将上述发酵物进行水解,得到的制剂液存入专用罐;e、第二次发酵将上述水解后剩余的物料加入真菌及培养基,温度保持在40℃,发酵8天;f、第二次水解将第二次发酵后的物料进行碱性水解,分离出制剂液;g、配制混合液将两次水解得到的制剂液混合,即为复合腐殖酸的原液,净化,灭菌后即制成。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原液的制作a、秸秆粉碎取玉米秸秆、麦类秸秆、稻秸秆及棉秸秆等两种以上进行粉碎,细度要求30目,含水份18%;b、混配及灭菌将粉碎好的秸秆粉混合,混合后的重量按1∶1.8加水,放入可旋转的大罐内进行混配,同时加温120℃,高温灭菌4小时;c、第一次发酵将灭菌后的混合料温度控制在60℃,加入放线菌进行发酵,时间为48小时;d、第一次水解将上述发酵物进行水解,得到的制剂液存入专用罐;e、第二次发酵将上述水解后剩余的物料加入真菌及培养基,温度保持在50℃,发酵10天; f、第二次水解将第二次发酵后的物料进行碱性水解,分离出制剂液;g、配制混合液将两次水解得到的制剂液混合,即为复合腐殖酸的原液,净化,灭菌后即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取防治植物病害制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原液的制作:a、秸秆粉碎:取玉米秸秆、麦类秸秆、稻秸秆及棉秸秆等两种以上进行粉碎,细度要求20-30目,含水份14-18%;b、混配及灭菌:将 粉碎好的秸秆粉混合,混合后的重量按1∶1.7-1.8加水,放入可旋转的大罐内进行混配,同时加温100-120℃,高温灭菌2-4小时;c、第一次发酵:将灭菌后的混合料温度控制在30-60℃,加入放线菌进行发酵,时间为24-48小时;   d、第一次水解:将上述发酵物进行水解,得到的制剂液存入专用罐;e、第二次发酵:将上述水解后剩余的物料加入真菌及培养基,温度保持在30-50℃,发酵7-10天;f、第二次水解:将第二次发酵后的物料进行碱性水解,分离出制剂 液;g、配制混合液:将两次水解得到的制剂液混合,即为复合腐殖酸的原液,净化,灭菌后即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取防治植物病害制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原液的制作a、秸秆粉碎取玉米秸秆、麦类秸秆、稻秸秆及棉秸秆等两种以上进行粉碎,细度要求20-30目,含水份14-18%;b、混配及灭菌将粉碎好的秸秆粉混合,混合后的重量按1∶1.7-1.8加水,放入可旋转的大罐内进行混配,同时加温100-120℃,高温灭菌2-4小时;c、第一次发酵将灭菌后的混合料温度控制在30-60℃,加入放线菌进行发酵,时间为24-48小时;d、第一次水解将上述发酵物进行水解,得到的制剂液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锁振左贞姐
申请(专利权)人:郝锁振左贞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