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亚运专利>正文

可移动支模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66234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支模架系统,包括支模架系统,所述支模架系统由数个桁架单元拼接而成,其中至少一个桁架单元在其一边的拼接装置拆卸后,另一边的拼接处为枢转地连接状态;以及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与支模架系统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支架和置于支架下端的脚轮,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同支模架可拆卸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一种可移动的固定有模板的支模架系统,包括所述的可移动支模架系统;以及模板,所述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可移动支模架系统桁架单元的内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移动支模架系统
技术介绍
浇筑水泥是建筑领域常用的一项技术。在浇筑水泥施工时,需要采用模板支架 来固定支撑,然后才可以在上面浇筑混凝土,等混凝土浇筑完成、具备脱模条件后,再将固 定支撑装置、模板卸下,整个浇筑过程才算完成。目前,模板支架大多由支撑立柱、支撑钢 架、固定装置组成,支撑立柱通常是方木立柱互相拼接而成,用以支撑模板,承担模板横向 受力,支撑钢架多是采用钢架拼装而成,然后再内部空间放置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与立柱、 支撑钢架接触,用以承受支撑装置和模板的重力。采用这种支撑架,操作方法简单,施工条 件范围广,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采用这种支撑架,需要每一模板都有与之匹配的支撑 架,当浇筑完成后,在一定时间内拆除,拆除后的模板和支撑架不能方便的移动到其他地 方,不仅施工进度缓慢,劳动强度大,支架搭建成本高,而且支架利用率太低,高度亦不能调 节,当地面平整度不够时,支撑系统的稳定性较差,使得对模板的支撑力度不均勻,从而导 致浇筑后的表面质量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现有中国专利文献C拟816214Y公开了一种可拆式建筑模组件,它包括第一边缘 框件和连接件,所述第一边缘框件为直条状的角铁,其两个角边壁面上均勻设有不确定多 个栓孔和卡栓;所述连接件同样为直条状的角铁,其上也均勻设有不确定多个栓孔,且所述 连接件的边缘上还均勻设有不确定多个卡口。使用时,所述第一边缘框件紧贴造柱模框架 的内侧边壁面放置,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边缘框件的外围,且内角向下地连接在相邻两 根第一边缘框件之间,这样第一边缘框件的栓孔和连接件的栓孔相重合,并通过螺丝上紧, 实现二者的连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所述卡口和所述卡栓的配合实现上述二者之间的 加固连接。这在整体上实现了模组件的稳固连接,而且拼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但是该技 术中,拆除后的模板边缘框移动不方便,需要借助辅助的运送工具;而且采用上述的技术 方案,当一个地方的浇筑完成,需要拆卸模板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进行支撑时,就需要将每个 模板支撑架和每个边缘框全部拆卸下来,通过辅助运送装置转移到其他的需要支撑的地方 后,再重新组合,整个过程中拆卸和拼装都费时费力,严重影响施工进度;而且,该技术中的 第一边缘框件和连接件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搭建建筑高低的不同切割相应尺寸的第一边缘 框件和连接件,这样就耗费了更多的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效率,切割后的第一边缘框件和 连接件往往由于尺寸不符合施工需求无法再次利用而被废弃,从而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支模架拆分后支模架整 体移动不便,需采用运送工具转移模板和支模架,且支模架拆分移动时,需要将每一个支模 架的单元部分全部拆分才能够进行移动,进而提供一种只需将任意面的桁架单元的一条边 拆开,同时令此面可以绕另一条边转动,就能够将支模架整体移动脱离开浇筑好的柱体的可移动支模架系统;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模板和支模架都是分离 的,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先搭接模板,模板搭建好之后搭接支模架系统,通过支模架系统支撑 固定模板,然后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需要先拆卸支模架系统,再拆卸模板,整个过程耗时 耗力,导致施工进度缓慢,进而提供一种模板与支模架系统固定在一起的可移动的固定有 模板的支模架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可移动支模架系统,包括支模架系统,所述支模架系统由数个桁架单元拼接 而成,其中至少一个桁架单元在其一边的拼接装置拆卸后,另一边的拼接处为枢转地连接 状态;以及设于桁架单元底部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与桁架单元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的 移动装置包括支架和置于支架下端的脚轮,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同桁架单元可拆卸固定连 接的连接件。所述桁架单元包括两根竖向桁架主支管和连接在所述两个桁架主支管之间的多 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桁架连接主管,所述桁架连接主管垂直于所述桁架主支管设置;所述桁 架主支管和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为长形方管,在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至少一个平面上都设置 有多个等间距的连接主管连接孔;在桁架单元的所述桁架主支管上相对于桁架连接主管一 面设置有板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上设有多个贯通的板状部件连接孔,所述板状部件连接 孔与所述相邻所述桁架单元上对应位置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上的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重 叠贯通;所述板状部件连接孔内设有可插拔的用于固定连接相邻桁架单元的销钉;任意相 邻两桁架单元之间,可通过单列销钉活动连接,也可通过两列或者两列以上销钉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为一钢性直管,所述脚轮固定于钢性直管的下端,所述连接件设置在钢 性直管上。所述支架是由三根钢性直管通过首尾固定连接而成的三角支架单元,其中一根钢 性直管为竖直管,另有一脚轮安装管固定连接在远离竖直管靠近另外两钢性直管端部处, 所述脚轮连接在所述脚轮安装管下部;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竖直管上。 所述连接件为U型扣板,所述U型扣板设有贯穿的连接孔,所述支模架系统的桁架 单元的桁架连接主管置于所述U型扣板所形成的扣槽内,并通过销轴将U型扣板同所述支 模架系统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平行四边形的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的两个平行的边设置向连 接底板的第一面方向延伸形成的一对第一侧壁,其余两平行边设置向连接底板的第二面方 向延伸形成的一对第二侧壁,所述一对第一侧壁、一对第二侧壁间的距离均为适合容纳所 述行管的距离,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上均设有用于插入销钉的连接件连接孔,所述第一 侧壁、第二侧壁上的通孔分别对称设置;所述钢性直管或竖直管为方形管,其上设有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孔相匹配的孔。所述桁架单元的桁架主支管底部套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外部设置有调节螺套,所 述调节螺套与所述丝杆通过螺纹连接。一种可移动的固定有模板的支模架系统,包括所述的可移动支模架系统;以及模 板,所述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可移动支模架系统桁架单元的内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相邻桁架单元间通过两列以上可拆卸的销钉连接,固定简单 拆卸方便,当支撑完成需要拆卸时,只需将任意一面上桁架单元的一边上的全部销钉拔掉, 此桁架单元另一边上的销钉留下某一整列,使得此桁架单元可以绕着该列销钉组成的轴转 动,便可以将该桁架单元完全打开,将整个支模架系统整体进行移动,便省去了将每一桁架 单元都拆下来的时间,大大节约了时间。(2)本技术中,连接件将桁架单元和支架连接在一起,支架底部连接脚轮,最 少只需要三组支架和脚轮的组合,便可以平稳方便的移动桁架单元到任何需要支撑的模板 处。由于浇筑本身需要一定的时间,搭接模板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当一个地方的模板拼装好 后,用可移动支模架系统支撑,过一段时间后,该可移动支模架系统可以拆除,就利用连接 脚轮的支架将支模架系统整体移到其它模板上去拼接支撑,这样就极大提高了模板支架系 统的利用率,减少了模板支架的使用量,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大大节约了成本。(3)本技术将模板和支撑模板的支模架系统组装在一起形成固定有模板的 支模架系统,在使用时,只需将支模架系统中的桁架单元进行组合,相应的,模板也能够紧 密的组装在一起,在施工过程中,省去了搭接模板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模架系统,所述支模架系统由数个桁架单元(1)拼接而成,其中至少一个桁架单元在其一边的拼接装置拆卸后,另一边的拼接处为枢转地连接状态;以及设于桁架单元(1)底部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与桁架单元(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支架(10)和置于支架下端的脚轮(11),所述支架(10)上设有用于同桁架单元(1)可拆卸固定连接的连接件(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运
申请(专利权)人:王亚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