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透水装置的建筑模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4628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带透水装置的建筑模板,该建筑模板包括以钢、木、竹、胶合板中的任一种为主体的主体模板,主体模板的内侧设有透水层,透水层上分布有透水小孔,透水小孔能阻止水泥颗粒的通过,但可以透过水和空气;在主体模板上还设有与透水小孔相通的排水结构,透水层与主体模板之间还可以设有起保水保湿养护作用的垫料层。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透水装置的建筑模板能有效消除砂眼、裂纹等表面缺陷,改善表层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建筑领域,涉及建筑施工用的模板,具体地说,是一种带透水装置的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混凝土结构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表层对侵蚀性介质的抵抗能力。 通常在混凝土中,满足水泥水化作用所需的水约占水泥用量的20-25%,但要满足一定的施工和易性要求所需的水约占水泥用量的40-75%,而超过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水份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就成了混凝土中的有害成分(完全蒸发产生孔隙、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产生碱集料反应、钢筋锈蚀等)。现阶段的框架式结构房屋在建筑时(工程建筑在建造时),都需要在灌注水泥的墙体(梁体或柱体)内外设置各种建筑模板,经灌注后再将各模板拆除;传统的模板是由钢板、木板胶合板等材料制作,是不透水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振捣的作用,水、空气以及一些较轻的物质会向界面积聚,这样过多的空气和水分, 加大了表层的水灰比(降低水泥含量),降低了表层混凝土的质量,形成砂眼、裂缝、气孔等缺陷,并为侵蚀性介质向混凝土基体渗透、迁移提供了通道,加快了侵蚀性物质对钢筋及混凝土的结构破坏。由于普通模板的缺点,这些问题是无法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水泥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或通过加入任何数量神奇的化学掺合剂来加以解决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外曾出现了用织物衬里粘贴到钢模板上来吸水和渗水的模板应用到工程中取得不错效果的例子,到九十年代开始蓬勃发展,2000年左右进入国内应用, 2005年由浙江大学与申请人(杭州银博交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出同类型的纤维织物开始应用到工程中,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上述透水模板都是以织物做为衬里,粘贴到钢模板上形成的,因为织物纤维的特性,决定了这种透水模板系统不能耐受高温、施工中掉落的焊渣以及磕碰等都会破坏织物纤维,而且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受到很多因素制约,很难重复使用,粘贴施工也较为麻烦,因此还有待于申请人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透水装置的建筑模板,能广泛应用桥梁隧道工程(桥墩、横梁、筋条、防护栏、穹顶等)、污水处理设备和处理箱、清水箱、水坝、闸门、船舶结构、城市高架桥以及其它需要精致表面的混凝土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透水装置的建筑模板,包括以钢、木、竹、胶合板中的任一种为主体的主体模板,所述主体模板的内侧设有透水层,所述透水层上分布有透水小孔,所述透水小孔能阻止水泥颗粒的通过,但可以透过水和空气;在所述主体模板上还设有与所述透水小孔相通的排水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水小孔的孔径不大于60 μ 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水层为不锈钢薄板或不锈钢网材料构成,孔径稳定、分布均勻,耐酸、耐碱,无高低温限制,施工适应性强;该过滤层拆卸后进行通孔、 清洗,可反复使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模板上的排水结构为凹凸结构所形成的排水沟槽,能将渗出透水层的水份排出模板外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沟槽为直线形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内设有排水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槽呈交错排列,在各交叉点处设置所述排水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水层与所述主体模板之间还设有起保水保湿养护作用的垫料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垫料层由具有吸水保水特性的纤维材料构成。使用本技术的带透水装置的建筑模板,在浇注混凝土时,把富集在其表面的水和空气排除,渗出水的同时带动水泥颗粒向混凝土表面运动,减少了混凝土表面区域的水灰比,毛细孔减少,内部结构致密;同时在排气作用下,混凝土浇筑表层气泡很难存留,而气泡排出所产生的孔洞、毛细孔等会被混凝土排水过程中所夹带的水泥微粒所填充,在混凝土表层形成富水泥浆层,从而使表层的混凝土变成整个结构物中质量最好的,提高表面硬度、抗拉强度和耐磨性,减小临界孔径,提高抗渗透性、抗介质侵入性;因为减少了水份的侵入,明显改善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同时能消除砂眼、裂纹等表面缺陷。综上所述,使用本技术的带透水装置的建筑模板后,能明显改善表层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表现为1.可以使混凝土表面极大地减少砂眼和裂纹;2.提高了表层密度,使混凝土表层致密、坚实、均勻,使混凝土结构耐磨性、耐冲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因抑制了无机盐、氧气、潮气和二氧化碳的渗透而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3.可以抵抗外来的侵蚀,防腐蚀性能高,特别是氯离子的扩散;4.由于没有了砂眼和裂缝,使混凝土表面的相当密致,表面减少了油类等残余物, 就减少了微生物滋生的机会;从而减少细菌与藻类生长,即减少了污染;5.整体的成本减低,后续维修保养的费用大幅减少;6.使用本技术的透水模板能增加表面张力,确保表面涂料更能黏附在混凝土表面;在涂料施工前,不必作打沙工序,是表面处理时最理想的载体;7.施工快捷简单,产品可重复使用,可以节省成本;8.不需要脱膜剂,方便脱膜;9.用普通的价廉模板,模板因不需直接接触混凝土,所以周转的使用次数也会相对增加;10.节省修补砂眼和裂纹的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不带垫料层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主体模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透水层,2主体模板,3透水小孔,4导流槽,5排水孔,6垫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带透水装置的建筑模板,其主体模板2为钢模板,钢模板上设有导流槽4和排水孔5,如图3所示,导流槽4呈横竖交错排列,在各交错(叉)点处设置排水孔5,能将透过透水层1的多余拌合水排出模板外侧;钢模板的内侧附有一层透水层1,该透水层1由不锈钢薄板制成,耐酸、耐碱,无高低温限制,而且可反复使用;在不锈钢薄板上均勻布满孔径为30 μ m的透水小孔3,这些小孔能有效地阻止水泥颗粒的通过。在本案中,透水层1与主体模板2之间还设有一层垫料层6,由具有吸水保水特性的纤维材料组成,起保水保湿养护作用,以防止在干旱或某些低湿度环境条件下使用而导致水份过快流失。实际施工中,浇筑混凝土时多余的拌合水、气泡穿过不锈钢薄板过滤层进入垫料层6,水分中的一部份涵养在垫料层6中,其余的水分沿钢模板上的导流槽4及排水孔5渗出模板外侧,这样保证在脱模之前表层的混凝土一直处于高湿度的养护状态。多余的拌合水排出后,混凝土表层水与水泥的比值W/C值就降低,表层密实度增加,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磨力;减小临界孔径,提高抗渗透性、抗介质浸入性,因减少了水份的浸入,明显改善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另外还确保混凝土在养护期间保持高湿度,将裂缝风险和微小裂缝减到最小;同时能消除砂眼、裂纹等表面缺陷,有效改善表层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图2所示的是本技术最为普及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其中不锈钢过滤透水层1 与钢模板2直接贴合,不设置垫料层6,使多余的拌合水通过透水层1直接渗到模板2的外侧,简单方便实用。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2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透水装置的建筑模板,包括以钢、木、竹、胶合板中的任一种为主体的主体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板(2)的内侧设有透水层(1),所述透水层(1)上分布有透水小孔(3),所述透水小孔(3)能阻止水泥颗粒的通过,但可以透过水和空气;在所述主体模板(2)上还设有与所述透水小孔(3)相通的排水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银博交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