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6199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煎药壶,包括:一外壶其内容置空间容纳有内壶及控制开关;一内壶底端形成第一容置间及第二容置间,第一容置间顶端设有凸缘;一置药盘侧旁设计为多孔状,顶端形成环状顶缘,并设有把手;一壶盖盖于内壶;一感应环圈固定于第一容置间外侧,并以连接线连接具有电路板、加热灯及保温灯的控制开关,形成自动控制电路;借由内壶底端外侧设有感热环圈,使得煎药时内壶药水减至一定量时,其能感应内壶壶体温度上升,使控制开关切换电源,可达到剩余一定饮量的药水。(*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学保健领域配制药品的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借由在煎药壶的内壶底端外侧设置有感热环圈,使得在煎药时内壶的药水减少至一定量时,感热环圈能感应内壶壶体温度的上升,使控制开关自动切换电源,可达到剩余一定饮量的药水的新型结构的煎药壶。目前食用中药材的人,主要是用于补充营养,或者用于在疗养阶段必须以中药材进行治疗,因此市面上提供用作煎煮中药材的各式煎药壶具即陆续产生,以适应长期煎煮中药材的需用情况。现有早期的煎药壶,其结构主要是提供将中药材置于煎药壶内,并加入适量的水,经长时间煎成剩下一碗药水的量,以取用中药材中的精华,然而现今在煎药时往往必须长时间的等待,而且必须随时注意煎药壶中的药水量不能被煎完,有时人们在长时间的煎煮中药情况下由于不耐等待而去做其它的事情,因此往往忽略了其药水量,甚至中药材煎熬完了都不知道,从而浪费了中药材,以及有时可能因为药水煎完而引发危险情形,上述情况对目前煎煮中药材来说,实为相当令人头疼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煎药壶无法控制药水量多少的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进行改良设计,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前述现有煎药壶无法控制药水量多寡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煎药壶,使其在煎药壶的内壶底端外侧,设置具有控制功能的感热环圈,使得在煎药时药水减少至一定量时,感应环圈可以感应内壶壶体的温度上升,而令控制开关切断其电源并呈保温状态,具有可达到剩余一定量的药水,有效利用中药材,以及可以防止发生药水煎完而引发危险情形的功效。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煎药壶一种煎药壶,设有外壳及壶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外壶,其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容纳设有内壶及控制开关;一内壶,设有具有内容量的空间,并在底端依序形成有第一容置间及第二容置间,该第一容置间的顶端设有一凸缘;一置药盘,其侧旁设计为具有多孔状,顶端形成环状的顶缘,并设有把手,该置药盘容置于前述第一容置间内;一壶盖,盖置于内壶上;一感应环圈,束紧固定于前述第一容置间的外侧位置处,并且以连接线连接具有电路板、加热灯及保温灯的控制开关,形成由加热状态切换至保温状态的自动控制电路;借由上述结构相组合,置药盘隔离中药材于内壶的第一容置间与第二容置间处,使得在加热煎药时药材不会落入第二容置间,当持续加热至内壶内的药水量仅剩余第二容置间时,位于内壶外第一容置间的感热环圈则感应出壶体的上升温度,使控制开关由加热状态切换至保温状态,可维持药水剩余为第二容置间大约一碗水的适当饮量,而不会被煎干。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煎药壶,其中所述的自动控制电路其电路中的保温电热丝L1与加热电热丝L2相串联,其串联后的两端分别与温度开关SW的两端相联接,电阻R1、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LED1依序串联后,电阻R1的另一端与插头P的一端联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另一端则与温度开关SW的一端相联,电阻R2、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LED2依序串联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保温电热丝L1与加热电热丝L2相联处,同时与插头P的另一端联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另一端则与温度开关SW的另一端联接,保温电热丝L1与加热电阻丝L2组成所述的感应环圈5。前述的煎药壶,其中所述的温度开关SW其型号为110D;保温电热丝L1为1.58K,加热电阻丝L2为120 Ohm。前述的煎药壶,其中所述的感应线圈其旁侧设有一按钮,该按钮以连接导线连接于该控制开关。前述的煎药壶,其中所述的第二容置间其底端为封闭状,并且容量设定于一碗水的容置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煎药壶其在煎药壶的内壶底端外侧,设置具有控制功能的感热环圈,使得在煎药时药水减少至一定量时,感应环圈能够感应内壶壶体温度的上升,而令控制开关切断其电源并呈保温状态,具有可达到剩余一定量的药水,有效利用中药材,以及可以防止发生药水煎完而引发危险情形的功效。其在技术发展空间有限的领域中,在技术上有较大的改进,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结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新型结构的煎药壶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新型结构的煎药壶,其包括有外壶1、内壶2、置药盘3、壶盖4、感应环圈5及一控制开关52,其中外壶1,其内为一容置空间11,供容纳控制开关52及内壶2;内壶2,其内形成设有一呈容置间内容量容置间21,该内容量容置间21的底端依序形成设有第一容置间22及第二容置间24,并在第一容置间22的周围设计有凸缘23,而第二容置间24的底端为封闭状,并且容量设定于一碗水的容置量,该第一容置量间22内可供置放置药盘3;置药盘3,其壁面设计为具有多孔状,顶端形成设有环状的顶缘31,该顶缘31上并设有一把手32,将置药盘3置设于第一容置间22内,以其顶缘31跨置设于凸缘23上;感应线圈5,设置在该第一容置间22的外周围,其旁侧设置有一按钮51,该按钮51设有连接导线连接于前述的控制开关52,该控制开关52上设有电路板,并以连接导线连接有一保温灯53及加热灯54。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技术控制电路中的保温电热丝L1与加热电热丝L2相串联,其串联后的两端分别与温度开关SW的两端相联接,电阻R1、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LED1依序相串联后,电阻R1的另一端与插头P的一端联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另一端则与温度开关SW的一端相联,电阻R2、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LED2依序串联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保温电热丝L1与加热电热丝L2相联处,同时与插头P的另一端联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另一端则与温度开关SW的另一端联接,保温电热丝L1与加热电阻丝L2组成所述的感应环圈5。上述的温度开关SW为采用市售的产品,其型号为110D;保温电热丝L1为1.58K,加热电阻丝L2为120 Ohm。本技术的加热原理如下本技术的控制方式完全由温度开关SW来控制,当按压按钮后,如温度低于110℃时,由保温电热丝L1进行加热动作;如温度高于110℃时,温度开关SW则会感应,而切断保温电热丝L1的电源,改由加热电热丝L2来进行加热动作。请参阅图4所示,借由上述元件相组合,感应环圈5束紧设置于内壶2第一容置间22的外周围成固定结构形态,当使用时,先将欲煎熬预定数量的中药材置于置药盘3内,再将置药盘3置放于内壶2中,利用其顶缘31跨置于凸缘23上,形成置药盘3位处于第一容置间22内,然后再盛放入数碗的水量至内壶2中,此时按压按钮51令控制开关52产生加热状态,在进行加热后,内壶2内的水量呈现持续加热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内壶2内的水量慢慢被中药材所吸收融合,并形成药水慢慢减少的状态,而该感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煎药壶,设有外壳及壶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外壶,其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容纳设有内壶及控制开关;一内壶,设有具有内容量的空间,并在底端依序形成有第一容置间及第二容置间,该第一容置间的顶端设有一凸缘;一置药盘,其侧 旁设计为具有多孔状,顶端形成环状的顶缘,并设有把手,该置药盘容置于前述第一容置间内;一壶盖,盖置于内壶上;一感应环圈,束紧固定于前述第一容置间的外侧位置处,并且以连接线连接具有电路板、加热灯及保温灯的控制开关,形成由加热状态切换至保 温状态的自动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煎药壶,设有外壳及壶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外壶,其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容纳设有内壶及控制开关;一内壶,设有具有内容量的空间,并在底端依序形成有第一容置间及第二容置间,该第一容置间的顶端设有一凸缘;一置药盘,其侧旁设计为具有多孔状,顶端形成环状的顶缘,并设有把手,该置药盘容置于前述第一容置间内;一壶盖,盖置于内壶上;一感应环圈,束紧固定于前述第一容置间的外侧位置处,并且以连接线连接具有电路板、加热灯及保温灯的控制开关,形成由加热状态切换至保温状态的自动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药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控制电路其电路中的保温电热丝L1与加热电热丝L2相串联,其串联后的两端分别与温度开关SW的两端相联接,电阻R1、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LED1依序相串联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宝云
申请(专利权)人:大全汽车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