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座以及分别具有该支撑座的童床与儿童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59168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支撑座以及分别具有该支撑座的童床与儿童椅,该支撑座,包括支撑架,还包括底座,底座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至少三组牵拉机构,每组牵拉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第一环、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二环、第三环,第二环位于第一环的上方,第三环穿在第一环与第二环内,底座的最底部低于支撑架的最底部。底座通常放置于地上,因而底架相对于地面上静止的,由于支撑架与底架之间通过牵拉机构连接,通过牵拉机构将支撑座悬挂在底座上,无论在哪个方向推动支撑架,都能使得支撑架相对于底座运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座,以及分别具有该支撑座的童床与儿童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支撑座,无论形状如何,其通常是呈刚性的一个整体。在支撑座上安 装座椅、睡篮等分别构成儿童椅及童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撑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撑座,包括 支撑架,还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与所述的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至少三组牵拉机构,每组所述 的牵拉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架上的第一环、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的第二环、第三环, 所述的第二环位于所述的第一环的上方,所述的第三环穿在所述的第一环与所述的第二环 内,所述的底座的最底部低于所述的支撑架的最底部。以上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分别可 以是封闭的环、也可以是开环,并且形状也不限,如第一环、第二环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棱 形、椭圆形等,如第三环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棱形等,只要是通过上第一环、第二环、第三 环能够将支撑座悬挂在底座上即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牵拉机构具有三组。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组所述的牵拉机构均勻地分布在以所述的支撑架的中心为 圆心的圆周方向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环与所述的支撑架相固定地连接。安装方便。活 动连接也可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环与所述的底座相固定地连接。安装方便。活动 连接也可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底座包括至少三个基架、分别与三个所述的基架相固 定地连接的联接架,每组所述的牵拉机构设置于所述的基架与所述的支撑架的相应部之 间。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支撑架包括至少三个内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呈一 整体的支撑杆,每组所述的牵拉机构设置于所述的基架与相应的所述的支撑杆的外端部 之间。本技术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支撑座的童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童床,还包括睡篮, 所述的睡篮位于所述的支撑架的上方,并且所述的睡篮与所述的支撑架相连接。推动所述 的支撑架,睡篮随着支撑架相对于底座运动,从而构成儿童摇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支撑架的中部具有安装架,所述的睡篮与所述的安装 架相能够拆卸地连接。拆卸后便于包装运输。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睡篮包括可折叠的睡篮本体,所述的睡篮本体包括上 床架、上端部与所述的上床架相转动地连接的第一连杆、上端部与所述的上床架相转动地 连接的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下部以及所述的第二连杆的下部相能够拆卸地 连接的下床架、设置于所述的上床架与所述的下床架之间的牵拉部件。折叠后进一步减小 体积。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支撑座的儿童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椅,还包括座椅架,所述的座椅架位于所述的支撑架的上方,并且所述的座椅架与所述的支撑架相 连接。推动所述的支撑架,座椅架随着支撑架相对于底座运动,从而构成儿童摇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支撑架的中部具有安装架,所述的座椅架与所述的安 装架相能够拆卸地连接。拆卸后便于包装运输。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 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 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寸。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底座通常放 置于地上,因而底架相对于地面上静止的,由于支撑架与底架之间通过牵拉机构连接,通过 牵拉机构将支撑座悬挂在底座上,无论在哪个方向推动所述的支撑架,都能使得所述的支 撑架相对于底座运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实施例一);附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一(实施例一);附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二(实施例一);附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图三(实施例一)附图5为底座的立体图(实施例一);附图6为床架杆与安装架的连接示意图(实施例一);附图7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实施例二);附图8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实施例二);附图9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实施例二)。其中1、底座;2、睡篮本体;3、支撑架;4、上床架;5、第一连杆;6、下床架;7、第二 连杆;8、床架杆;9、安装架;10、锁孔;11、弹销;12、第一环;13、支撑杆;14、第二环;15、第 三环;16、基架;17、联接架;18、座椅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各附图所示,一种支撑座,包括支撑架3、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与所述的支撑架 3之间设置有三组牵拉机构,也可以是四组、五组等。支撑座每组所述的牵拉机构包括设置 在所述的支撑架3上的第一环12、设置在所述的底座1上的第二环14、第三环15,所述的第 二环14位于所述的第一环12的上方,所述的第三环15穿在所述的第一环12与所述的第二环14内,所述的底座1的最底部低于所述的支撑架3的最底部。如附图5、附图7所示,三组所述的牵拉机构均勻地分布在以所述的支撑架3的中 心为圆心的圆周方向上。所述的第一环12与所述的支撑架3相固定地连接。所述的第二 环14与所述的底座1相固定地连接。所述的第三环15具有第一弧形段与第二弧形段,所述 的第一环12与所述的第一弧形段相抵触,所述的第二环14与所述的第二弧形段相抵触。 如附图5、附图7所示,所述的底座1包括三个基架16、分别与三个所述的基架16 相固定地连接的联接架17,每组所述的牵拉机构设置于所述的基架16与所述的支撑架3的 相应部之间。如附图5、附图7所示的是底座1的两种造形,以及牵拉机构的两种造形。如附图5、附图7所示,所述的支撑架3包括三个内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呈一整体的 支撑杆13,每组所述的牵拉机构设置于所述的基架16与相应的所述的支撑杆13的外端部 之间。实施例一如附图1-附图6所示,一种包含有所述的支撑座的童床。包括睡篮,所 述的睡篮位于所述的支撑架3的上方,并且所述的睡篮与所述的支撑架3相连接。所述的 支撑架3的中部具有安装架9,所述的睡篮与所述的安装架9相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的睡 篮上设置有床架杆8,所述的床架杆8上开设有插槽,所述的安装架9插在所述的插槽内,所 述的睡篮架与所述的支撑架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不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 要点,只要是能够将两个相可拆卸的部件相锁定的锁定机构均能在此使用,如附图6所示, 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的床架杆8上的锁孔10、设置于所述的安装架9上的弹销 11,所述的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当所述的锁定机构位于锁定位置下,所述的 弹销11插在所述的锁孔10内,当所述的锁定机构位于解锁位置下,所述的弹销11脱离所 述的锁孔10。所述的睡篮包括可折叠的睡篮本体2,所述的睡篮本体2包括上床架4、上端部与 所述的上床架4相转动地连接的第一连杆5、上端部与所述的上床架4相转动地连接的第二 连杆7、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连杆5的下部以及所述的第二连杆7的下部相能够拆卸地连接的 下床架6、设置于所述的上床架4与所述的下床架6之间的牵拉部件。睡篮本体2具有展开 位置与折叠位置,所述的睡篮还包括将所述的睡篮本体2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睡篮锁定机 构,所述的睡篮锁定机构不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要点,只要是能够将两个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座,包括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与所述的支撑架(3)之间设置有至少三组牵拉机构,每组所述的牵拉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架(3)上的第一环(12)、设置在所述的底座(1)上的第二环(14)、第三环(15),所述的第二环(14)位于所述的第一环(12)的上方,所述的第三环(15)穿在所述的第一环(12)与所述的第二环(14)内,所述的底座(1)的最底部低于所述的支撑架(3)的最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军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