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房凌专利>正文

一种育苗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5819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光时间长,保温性能好且便于安装的育苗棚,包括棚膜、支撑棚膜的骨架和固定骨架的底座,所述棚膜由两层塑料膜构成,塑料膜的边缘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骨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农业种植领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种植领域的大棚,具体涉及一种适于培育幼苗的育苗 棚。
技术介绍
目前,育苗棚通常是在大棚骨架上覆盖单层的塑料膜制成育苗温室,温度降低时, 棚顶用草毡覆盖,增加保温效果。这种结构并没有对太阳光充分利用,并且当晚上大棚温度 太低时,人们只能通过电加热设备给大棚加温,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现在的大棚没有雨 水收集功能,不能对降水有效收集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透光时间长,保温性能好且便于安装的育苗棚。为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育苗棚,包括棚膜、支撑棚膜的骨架和固定骨架的底座,所述棚膜 由两层塑料膜构成,塑料膜的边缘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骨架上。由于在骨架设置塑料膜固定装置,能够固定两层塑料膜,形成双层膜结构的棚膜, 两层塑料模中间形成空气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不用使用电加热设备,降低了生产成 本。由于不采用草毡等覆盖物,延长了育苗棚的透光时间,结构简单,便于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棚膜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棚膜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1棚膜,2骨架,3凹槽,4固定条,6横底边条,5纵底边条,7雨水收集器,8透 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育苗棚包括棚膜1、支撑棚膜1的骨架2和固定骨架2的 底座。棚膜1由两层塑料膜组成,两层塑料膜中间形成空气腔。骨架2的横截面为大致呈 圆柱形,骨架2两侧开有沿骨架轴向延伸的凹槽3。塑料膜的边缘位于凹槽3内,然后用与 凹槽3相配的固定条4压紧固定。凹槽3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弧形、楔形,也可以其他凸凹 结构,优选燕尾槽;固定条4的横截面形状为与凹槽3相配的形状,例如,圆柱形,等腰梯形。 底座由纵底边条5和横底边条6组成,纵底边条5和横底边条6的两端开有圆柱形的透孔 8,安装大棚时,将纵底边条5和横底边条6的透孔8对齐,然后将圆柱形的骨架2插入透孔 8中,用铁丝或绳索将骨架2和底座绑紧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在底座的纵底边条5和横底边条6上还设 置雨水收集器,雨水收集器为在纵底边条5和横底边条6顶面上开设的凹槽,雨水收集器通3过管道与储水池相连,下雨天,降水沿着棚膜流入纵底边条5和横底边条6上的凹槽,然后 通过管道流入储水池,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节约用水。权利要求1.一种育苗棚,包括棚膜、支撑棚膜的骨架( 和固定骨架O)的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棚膜(1)由两层塑料膜构成,塑料膜的边缘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骨架( 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是设置在骨架( 两侧面 的凹槽(3),以及与凹槽相配的固定条(4)。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育苗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C3)为燕尾槽,所述固定 条(4)呈等腰梯形状。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育苗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雨水收集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透光时间长,保温性能好且便于安装的育苗棚,包括棚膜、支撑棚膜的骨架和固定骨架的底座,所述棚膜由两层塑料膜构成,塑料膜的边缘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骨架上。本技术适用于农业种植领域。文档编号A01G9/14GK201898759SQ2010205158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日专利技术者房凌 申请人:房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育苗棚,包括棚膜、支撑棚膜的骨架(2)和固定骨架(2)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棚膜(1)由两层塑料膜构成,塑料膜的边缘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骨架(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凌
申请(专利权)人:房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