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变电站换气活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55258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式变电站换气活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传动部件、第二传动部件、箱顶活门、吊顶活门;所述第一、第二驱动电机均安装于箱式变电站吊顶隔热层上;所述第一传动部件输入端连接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输出端连接所述箱顶活门;所述第二传动部件输入端连接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输出端连接所述吊顶活门;所述第一传动部件为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第二传动部件为圆柱齿轮传动机构。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工作于寒冷条件下箱式变电站的通风散热问题,降低箱式变电站内部温度,保证内部温度的适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箱式变电站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箱式变电站一 种换气活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箱式变电站的通风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处于寒冷条件 下工作的箱式变电站。处于寒冷条件下工作的箱式变电站为了保温的需要采用封闭式的壳 体,但是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箱式变电站内部的热气体不能及时排除,内部温度过高就会损 坏变电设备,甚至会造成更大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换气活门机构,以达到便 于工作于寒冷条件下的箱式变电站通风散热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箱式变电站换气 活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传动部件、第二传动部件、箱顶活门、吊 顶活门;所述第一、第二驱动电机均安装于箱式变电站吊顶隔热层上;所述第一传动部件 输入端连接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输出端连接所述箱顶活门;所述第二传动部件输入端连 接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输出端连接所述吊顶活门;所述第一传动部件为齿轮齿条式传动 机构,第二传动部件为圆柱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安装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所 述齿条安装于竖直放置的齿条导轨上,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 主动齿轮安装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套接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安装 于活门门框上。所述箱顶活门为两扇,对称安装在连接于所述齿条的托板上,所述箱顶活门为圆 盘状,其直径大于箱顶通风孔的直径,所述吊顶活门为两扇,为矩形块状,位于所述活门门 框内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轴两端部。所述活门门框为两个,安装于所述从动齿轮的两侧,所述活门门框,其沿垂直于所 述吊顶隔热层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安装高度,所述活门门框设有 用于安装所述传动轴的孔。所述传动轴为三段杆件依次连接,两端部杆件通过圆柱销与中部杆件连接,其两 端部杆件直径与所述活门门框上的孔径相同,小于中部杆件直径,其小直径杆件长度大于 活门门框在平行于传动轴方向上的长度。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小于从动齿轮的直径。所述托板两端向下斜向延伸,所述延伸部与箱式变电站箱顶平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活门的开启,实现工作于寒冷条件下的箱式 变电站通风散热,有效降低箱式变电站内部温度;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传动效率高,能够实现工作的自动化。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A所示范围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所示范围的放大图;图5为带有通风孔的箱式变电站箱顶。其中,1为第一驱动电机;2为第二驱动电机;3为吊顶隔热层;4为箱顶通风孔;5 为箱顶活门;6为吊顶活门;7为齿轮;8为齿条;9为主动齿轮;10为从动齿轮;11为齿条导 轨;12为吊顶隔板;13为托板;14为传动轴;15为活门门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 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 和深入的理解。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即为本技术箱式变电站换气活门机构。工作于寒冷条件下的箱式变电站,需要保证内部温度的适宜,所以为了保温的需 要而采用封闭式的壳体。但是当环境温度升高时,自然风不能使箱式变电站的热量散发,箱 式变电站内部的热气体不能及时排除,内部温度过高的话就会损坏变电设备。为了解决这 个问题,提出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箱式变电站换气活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第二驱动电机2、第一传动 部件、第二传动部件、箱顶活门5、吊顶活门6 ;所述第一、第二驱动电机均安装于箱式变电 站吊顶隔热层3上;所述第一传动部件输入端连接第一驱动电机1输出轴,输出端连接所述 箱顶活门5 ;所述第二传动部件输入端连接第二驱动电机2输出轴,输出端连接所述吊顶活 门6 ;所述第一传动部件为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第二传动部件为圆柱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部件采用的是齿轮齿条啮合传动,包括齿轮7和齿条8,所述齿轮7 安装于第一驱动电机1输出轴上,所述齿条8安装于竖直放置的齿条导轨11上。第一传动 部件将驱动电机1输出轴的转动变为齿条8的上下移动,控制箱顶活门5上下移动,即实现 活门5的开闭。所述第二传动部件采用圆柱齿轮啮合传动,包括主动齿轮9和从动齿轮10,所述 主动齿轮9安装于第二驱动电机2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齿轮10套接在传动轴14,所述传动 轴14安装于活门门框15上。第二传动部件将驱动电机2输出轴的转动传递到传动轴14, 通过传动轴14的转动实现吊顶活门6的开闭。采用齿轮传动,工作可靠,传动效率高。所述箱顶活门5为两扇,对称安装在连接于所述齿条8的托板13上,所述箱顶活 门5为圆盘状,其直径大于箱顶通风孔4的直径。箱顶活门5开启时实现箱式变电站的通 风散热,当其关闭时还要保证箱式变电站的密封,所以要求其直径要大于箱顶通风孔4的 直径。所述箱顶活门5形状还可以为矩形。4所述吊顶活门6为两扇,为矩形块状,位于所述活门门框15内分别固定连接于所 述传动轴14两端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与第二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相互垂直。所述活门门框15为两个,安装于所述从动齿轮10的两侧,所述活门门框15,其沿 垂直于所述吊顶隔热层3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输出轴的安装高度;所述 活门门框15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传动轴14的孔。活门门框15即为连通箱式变电站顶部空 间与本体内部空间的通风孔。所述传动轴14为三段杆件依次连接,两端部杆件通过圆柱销与中部杆件连接,其 两端部杆件直径与所述活门门框15上的孔径相同,小于中部杆件直径,其小直径杆件长度 大于活门门框15在平行于传动轴14方向上的长度。采用上述结构,便于第二传动部件的 安装和拆卸,传动轴14中部杆件直径大于活门门框15上的孔径,可防止传动轴14的轴向窜动。所述主动齿轮9的直径小于从动齿轮10的直径,实现一级减速。所述托板13两端向下斜向延伸,所述延伸部与箱式变电站箱顶平行。箱顶活门6 置于托板13延伸部上,可保证箱顶活门6与通孔孔的严密配合,确保箱式变电站的密封性。所述箱顶通风孔4位于箱式变电站箱顶的斜坡上,垂直伸出于箱顶,并在其顶部 安装有盖板,用于防雨,在其靠近盖板的侧壁上开有孔,用于通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根据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箱式变电站换气活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变电站换气活门机构包括第 一驱动电机(1)、第二驱动电机O)、第一传动部件、第二传动部件、箱顶活门(5)、吊顶活门 (6);所述第一、第二驱动电机均安装于箱式变电站吊顶隔热层( 上;所述第一传动部件 输入端连接第一驱动电机(1)输出轴,输出端连接所述箱顶活门(5);所述第二传动部件输 入端连接第二驱动电机( 输出轴,输出端连接所述吊顶活门(6);所述第一传动部件为齿 轮齿条式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箱式变电站换气活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变电站换气活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第二驱动电机(2)、第一传动部件、第二传动部件、箱顶活门(5)、吊顶活门(6);所述第一、第二驱动电机均安装于箱式变电站吊顶隔热层(3)上;所述第一传动部件输入端连接第一驱动电机(1)输出轴,输出端连接所述箱顶活门(5);所述第二传动部件输入端连接第二驱动电机(2)输出轴,输出端连接所述吊顶活门(6);所述第一传动部件为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第二传动部件为圆柱齿轮传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龙胜方诗文宛玉超孙国才孙文波施学超顾孟奇王守兵许兴林刘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