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跑步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53589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跑步鞋,包括为塑性材料的鞋底和与鞋底相连且处于鞋底上方的鞋面,上述鞋底的底部分布有沟槽,上述沟槽的深度占上述鞋底厚度的35-65%,脚掌部位对应的上述沟槽比脚心和脚跟部位对应的上述沟槽密集,以鞋底对应脚的左右两侧的方向为横向,以鞋底对应脚的前后两端的方向为纵向,上述沟槽纵横排列,且横向的上述沟槽多于纵向的上述沟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跑步鞋,沟槽处较其他部位更易弯曲变形,可有效配合脚的弯曲和变形,穿着时更贴脚,且此深度的沟槽可有效增加鞋底底面的面积,如弹簧的原理,可伸缩变形,有高的弹性和强的恢复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穿着更加舒适,且耐折防滑。(*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跑步鞋
技术介绍
市场上的跑步鞋的基本结构包括鞋底和与鞋底相连且处于鞋底上方的鞋面。热爱跑步的人都深有体会,跑步时所穿的跑步鞋是否柔软舒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能达到应有的跑步运动效率,在此鞋底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跑步鞋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鞋底较硬的跑步鞋,因为鞋底质硬,具有耐磨效果,但是此种跑步鞋的鞋底不会随着脚的变形而变形,具有脚感重、硬板和无弹性等缺点,所以穿着不舒适,而且不防滑,自然不是要求较高的跑步运动的首选跑步鞋类型;另一种是鞋底较软的跑步鞋,此种跑步鞋的鞋底很容易随着脚的变形而变形,穿着也较舒适,但是在鞋底弯曲时,由于鞋底上部受到纵向较强的挤压,鞋底下部受到纵向较强的拉伸,以上负荷大于鞋底在正常情况下所能承受的平均负荷,所以经过长时间的弯折后,此种柔软鞋底的跑步鞋,整体变得向上弯曲,整个鞋底都会褶皱收缩,穿着不舒适,影响跑步效果,所以此种较软鞋底的跑步鞋也不适合长时间承受高负荷的跑步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着舒适,且耐折防滑的新型跑步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跑步鞋,包括为塑性材料的鞋底和与鞋底相连且处于鞋底上方的鞋面, 上述鞋底的底部分布有沟槽,上述沟槽的深度占上述鞋底厚度的35-65%,脚掌部位对应的上述沟槽比脚心和脚跟部位对应的上述沟槽密集,以鞋底对应脚的左右两侧的方向为横向,以鞋底对应脚的前后两端的方向为纵向,上述沟槽纵横排列,且横向的上述沟槽多于纵向的上述沟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新型跑步鞋,在鞋底设有深度占鞋底厚度的 35-65%的沟槽,且对应脚底弯曲强度较大的部位设置较多的沟槽,当人们行走或跑步时, 鞋底会随着脚的弯曲而弯曲变形,由于沟槽处鞋底厚度较小,且沟槽两侧的面积有效地增加了鞋底下表面的面积,鞋底弯曲时,鞋底下表面可进行类似弹簧的弹性伸缩变形,有高的弹性和强的恢复能力,以上结构特性可有效化解鞋底上部受到的纵向压力和鞋底下部受到的纵向拉伸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新型跑步鞋穿着舒适,且耐折防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图中1-鞋底11-沟槽111-横向沟槽 112-纵向沟槽2-鞋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跑步鞋,如图1、2所示,包括为塑性材料的鞋底1和与鞋底 1相连且处于鞋底1上方的鞋面2。由于鞋底1为塑性材料,考虑应力集中造成的影响可忽略,本技术在鞋底1的底部设置深度占鞋底厚度35-65 %的沟槽11,此沟槽11较现有跑步鞋的鞋底所设有的沟槽深度大,所以其易弯折和耐弯折能力较强,针对跑步时脚的弯曲部位和强度进行研究,发现脚掌部位弯折强度较大,其他部位弯折强度较小,所以在脚掌部位对应的鞋底处设置比脚心和脚跟部位对应的鞋底处更多更密集的沟槽11,沟槽11纵横排列,以鞋底对应脚的左右两侧的方向为横向,以鞋底对应脚的前后两端的方向为纵向,且横向沟槽111多于纵向沟槽 112。当人们走路或者跑步时,穿着本技术的新型跑步鞋,由于沟槽11处鞋底的厚度较其他部位小,沟槽11处更易弯折,所以当脚弯曲向前蹬踏时,鞋底1会随着脚的弯曲而弯曲变形,沟槽11所具有的此特性使本技术的新型跑步鞋在穿着时更贴脚,脚感舒适,且沟槽11还起到防滑的作用;再加上沟槽11两侧的面积有效地增加了鞋底1下表面的面积,从鞋的侧面看,沟槽11使鞋底1呈现弹簧的形式,有高的弹性和强的恢复能力,所以当鞋底1弯曲时,鞋底1的下表面可进行类似弹簧的弹性伸缩变形,沟槽11所具有的以上结构特性可有效化解鞋底1的上部受到的纵向压力和鞋底1的下部受到的纵向拉伸力,所以本技术的新型跑步鞋的鞋底1具有耐弯折的效果。为了使鞋底具有穿着舒适,且耐折防滑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耐磨功能,可在每两个沟槽之间的隆起部位贴覆有坚韧的防滑耐磨材料层。本技术的新型跑步鞋可根据不同种类的运动设计出不同深度或比例的沟槽, 以达到所欲的效果。本技术的产品形式和适用范围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其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都将视为对本技术的专利的实施。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跑步鞋,包括为塑性材料的鞋底和与鞋底相连且处于鞋底上方的鞋面,上述鞋底的底部分布有沟槽,其特征在于上述沟槽的深度占上述鞋底厚度的35-65%,脚掌部位对应的上述沟槽比脚心和脚跟部位对应的上述沟槽密集,以鞋底对应脚的左右两侧的方向为横向,以鞋底对应脚的前后两端的方向为纵向,上述沟槽纵横排列,且横向的上述沟槽多于纵向的上述沟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跑步鞋,包括为塑性材料的鞋底和与鞋底相连且处于鞋底上方的鞋面,上述鞋底的底部分布有沟槽,上述沟槽的深度占上述鞋底厚度的35-65%,脚掌部位对应的上述沟槽比脚心和脚跟部位对应的上述沟槽密集,以鞋底对应脚的左右两侧的方向为横向,以鞋底对应脚的前后两端的方向为纵向,上述沟槽纵横排列,且横向的上述沟槽多于纵向的上述沟槽。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跑步鞋,沟槽处较其他部位更易弯曲变形,可有效配合脚的弯曲和变形,穿着时更贴脚,且此深度的沟槽可有效增加鞋底底面的面积,如弹簧的原理,可伸缩变形,有高的弹性和强的恢复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穿着更加舒适,且耐折防滑。文档编号A43B5/06GK201995694SQ201120097540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专利技术者丁东旭 申请人:晋江东亿鞋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跑步鞋,包括为塑性材料的鞋底和与鞋底相连且处于鞋底上方的鞋面,上述鞋底的底部分布有沟槽,其特征在于:上述沟槽的深度占上述鞋底厚度的35-65%,脚掌部位对应的上述沟槽比脚心和脚跟部位对应的上述沟槽密集,以鞋底对应脚的左右两侧的方向为横向,以鞋底对应脚的前后两端的方向为纵向,上述沟槽纵横排列,且横向的上述沟槽多于纵向的上述沟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东亿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