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装置以及具备该阀装置的密闭容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5217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阀装置以及具备该阀装置的密闭容器。阀装置具备:在插入到内外贯穿盖主体的贯穿孔内的状态下,安装于盖主体的阀体;可插拔于内外贯穿阀体的排气孔内的密封部;以及设置在盖主体和阀体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可在与排气孔不同的位置上使气体通过盖体的内外而流通的吸气通道,其中,阀体在密封部插入排气孔内的状态下,当处于密闭容器的内部压力小指定的压力差以上的减压状态以外的状态时,限制通过贯穿孔、排气孔以及吸气通道的气体的流通,另一方面,当处于减压状态时允许气体通过吸气通道的流通。据此,使盖体及容器主体的材质选择较为自由,并且具有密闭收容物的性能、排出大量蒸汽的性能及对应于容器内的减压而吸气的性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容食品的饭盒等重复使用的密闭容器。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设置在所述密闭容器上,用于调节所述密闭容器内的压力的阀装置。
技术介绍
此种密闭容器为了防止收容物的汁或气味泄漏到外面,并对收容物进行保温或防止细菌的侵入,其密闭性必须优异。另一方面,密闭性优异的密闭容器存在下述问题,即当在该密闭容器内收容热的食品后收容物变凉时,密闭容器内的压力变低而打不开盖体。而且,当在密闭容器内放入变凉的食品的状态下将该密闭容器放入微波炉进行微波加热时, 内压升高而存在破裂的危险性。用于应对这些问题的阀装置例如公开于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具有主体、盖以及当在主体的内部与外部之间产生压力差时打开,当无压力差时关闭的阀体的饭盒。在盖上穿设有吸气口以及排气口。阀体一体地具有在安装于盖上的状态下从内侧紧贴所述吸气口的阀盖和从外侧紧贴排气口的阀盖。当主体内的压力低于外侧的压力时,紧贴于吸气口的阀盖向内侧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向主体内导入空气。另一方面,当主体内的压力高于外侧的压力时,紧贴于排气阀的阀盖向外侧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将主体内的空气导出至外侧。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具有容器主体、盖体以及设置在盖体上的吸气排气阀的饭盒。在盖体上穿设有具备向内侧打开的锥面的阀孔以及排气孔。吸气排气阀具有由硬质部件形成的阀主体和安装在该阀主体上的盖状密封垫。阀主体具有从外侧插入所述盖体的阀孔内的轴部以及在该轴部插入到阀孔内的状态下从外侧紧贴于排气孔的凸缘部。盖状密封垫从内侧安装于插入到阀孔内的轴部上,从而紧贴阀孔的锥面。当容器主体内的压力低于外侧的压力时,经由通过盖状密封垫发生弹性变形而形成的盖状密封垫与锥面的间隙导入空气。另一方面,当容器主体内的压力高于外侧的压力时,经由通过伴随盖状密封垫发生弹性变形而阀主体向外侧移位所开放的排气孔来排出空气。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利用不易变形的聚碳酸酯树脂(polycarbonate resin)来作为容器主体以及盖的材质的密闭容器。具体而言,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密闭容器具有容器主体、盖以及夹着栓密封圈而安装于该盖上的通气栓。在盖上形成有贯穿该盖的内螺纹部。另一方面,通气栓具有与所述内螺纹部螺合的外螺纹部以及直径大于该外螺纹部的头部。通过将通气栓螺合于盖,在通气栓的头部与盖之间夹持栓密封圈,来限制空气经过内螺纹部移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密闭容器在将通气栓螺固于盖而密闭的状态下通过微波来进行加热,进行煮饭等加压烹调。并且,当容器主体内的压力变高时,盖被上顶而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从盖与容器主体之间排出蒸气。另一方面,加热结束后,随着在密闭的状态下密闭容器冷却,容器主体内的压力变低,而在盖吸附于容器主体而难以打开或打不开的情况下,通过松开通气栓而使外部气体流入容器主体内。如专利文献3所示,在进行利用微波加热的煮饭、炊煮等烹调(以下,称作煮饭等烹调)时,在密闭容器内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蒸气。因此,为了进行煮饭等烹调,要求能够在短时间内排出大量蒸气。但是,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饭盒中,由于是通过阀体发生弹性变形而形成的间隙来排出容器内的空气,因此难以排出大量的蒸气。具体而言,加大由阀体的弹性变形所产生的间隙,将会降低通过该阀体的弹性力来关闭排出口的能力,因此为了兼顾密闭性能和排气性能,不能过度加大间隙。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密闭容器中,为了从盖与容器主体之间排出蒸气,借助容器主体内的压力来使盖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存在盖或容器主体的材质受到限制的问题。具体而言,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密闭容器是以由不易变形的聚碳酸酯树脂构成的盖以及容器主体为前提,难以使用需要考虑变形的树脂(例如,聚丙烯)来形成盖以及容器主体。此外,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密闭容器中还存在如果不松开通气栓,则无法将外部气体导入容器主体内的问题。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5-84110号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33515号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7498982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装置以及具备该阀装置的密闭容器,使盖体以及容器主体的材质的选择较为自由,并且具备密闭收容物、排出大量蒸气以及对应于容器内的减压而吸气的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阀装置,设置在具有容器主体和可装卸于所述容器主体的盖体的密闭容器上,包括盖主体,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用于堵塞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阀体,在该阀体插入到内外贯穿所述盖主体的贯穿孔内的状态下,被安装于所述盖主体;密封部,可插拔于内外贯穿所述阀体的排气孔内;以及吸气通道,被设置在所述盖主体和所述阀体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可在与所述排气孔不同的位置使气体通过所述盖体的内外而流通,其中,所述阀体,在所述密封部插入到所述排气孔内的状态下,当处于所述密闭容器内部的压力比外部的压力小指定的压力差以上的减压状态以外的状态时,限制通过所述贯穿孔、所述排气孔以及所述吸气通道的气体的流通,另一方面,当处于所述减压状态时,允许通过所述吸气通道的气体的流通。在本技术中,具有在密封部插入于排气孔内的状态下,当处于减压状态以外的状态时,限制通过贯穿孔、排气孔以及吸气通道的气体的流通的阀体。因此,通过将密封部插入排气孔,可在减压状态以外的状态下确保密闭容器的密闭性能。相反地,通过从排气孔拔出密封部,可通过排气孔来进行密闭容器内的排气。此处,在本技术中,排气孔与吸气通道独立地设置,因此在不影响吸气性能的情况下可变更排气孔的设计(例如大小)。 而且,在本技术的阀装置中,通过将密封部插入到排气孔来密封排气孔、贯穿孔以及吸气通道,因此即使加大排气孔,通过与此相应地也加大密封部,即可在不影响密闭性能的情况下排出大量蒸气。因此,通过采用本技术的阀装置,能够确保密闭性,并且能形成可排出进行煮饭等烹调时所估计的大量蒸气的大小的排气孔。并且,如上所述,由于可通过排出孔来排出大量蒸气,因此可避免无法将该蒸气充分排净而使容器主体或盖体发生变形的问题。因此,可使容器主体或盖体的材质选择较为自由。另一方面,所述阀体在密封部插入到排气孔内的状态下,当处于所述减压状态时, 允许气体通过吸气通道流通。因此,当将密封部插入于排出孔后处于减压状态时,可自动使密闭容器的内部压力接近外部压力。由此,可抑制密闭容器内被减压,从而能够容易地从容器主体拆下盖体。在所述阀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阀体具有阀主体和可动部,其中,所述阀主体,通过在插入到所述排气孔的所述密封部的外侧面与所述贯穿孔的内侧面之间被夹持, 来限制通过所述贯穿孔以及所述排气孔的气体的流通,所述可动部,在堵塞所述吸气通道的封闭位置与打开吸气通道的开放位置之间可相对于所述阀主体弹性变形。当然,所述阀主体及可动部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在该结构中,阀体一体地具有阀主体和可动部。由此,可由阀主体发挥限制通过贯穿孔以及排气孔的气体的流通的功能,并且可通过可动部相对于该阀主体弹性变形来实现开闭吸气通道的功能。在所述阀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吸气通道具有形成在所述盖主体的内侧面的吸气开口部,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封闭位置,从内侧紧贴于所述盖主体的内侧面以覆盖所述吸气开口部。在该结构中,可动部以覆盖吸气开口部的方式从内侧紧贴于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装置,设置在具有容器主体和可装卸于所述容器主体的盖体的密闭容器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主体,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用于堵塞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阀体,在该阀体插入到内外贯穿所述盖主体的贯穿孔内的状态下,被安装于所述盖主体;密封部,可插拔于内外贯穿所述阀体的排气孔内;以及吸气通道,被设置在所述盖主体和所述阀体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可在与所述排气孔不同的位置使气体通过所述盖体的内外而流通,其中,所述阀体,在所述密封部插入到所述排气孔内的状态下,当处于所述密闭容器内部的压力比外部的压力小指定的压力差以上的减压状态以外的状态时,限制通过所述贯穿孔、所述排气孔以及所述吸气通道的气体的流通,另一方面,当处于所述减压状态时,允许通过所述吸气通道的气体的流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勤
申请(专利权)人:阿司倍鹭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