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平面钢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7523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教学用平面钢桁架属于教学试验设备;在支架总成上端部上固装上弦杆,通过倾斜配置的腹杆将下弦杆安装在上弦杆下部上,腹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在上弦杆的节点处和下弦杆的重物加载点处,在相邻的腹杆与上弦杆构成的倒等腰三角形各边上和相邻的腹杆与下弦杆构成的正等腰三角形各边上均配装应变片,在节点处安装位移传感器,正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度与高度之间的比值为2∶1,两侧边部的腹杆与支架总成和下弦杆延长线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度与高度相等;本架结构设计合理简单,试验操作简易方便,试验检测数据真实准确,有利于学习者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教学试验设备,主要涉及一种钢桁架加载试验验证结构相关理论的仪器。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建筑专业包括道桥建筑的平面钢桁架结构力学教学中多数还处在单一以理论教学的认知方法中,学生在结构和力学认知中,无感性认识,不仅理解难度大,知识显得空洞乏味,而且学习效果差。现有的针对平面钢桁架加载试验仪器由于结构设计和参数确定方面的问题,其实验检测数据与理论设计数据误差较大,检测试验数据不准确,影响和降低了教学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试验活动的实际需要,设计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教学用平面钢桁架,达到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度、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学习者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的目的。本技术的基本设计是,在支架总成上端部上固定安装上弦杆,通过倾斜配置的腹杆将下弦杆安装在上弦杆下部上,腹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在上弦杆的节点处和下弦杆的重物加载点处,相邻的腹杆与上弦杆构成倒等腰三角形状,相邻的腹杆与下弦杆构成正等腰三角形状,在由腹杆与上弦杆构成的倒等腰三角形和由腹杆与下弦杆构成的正等腰三角形各边上均配装应变片,在节点处安装位移传感器,正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度H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学用平面钢桁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架总成(1)上端部上固定安装上弦杆(4),通过倾斜配置的腹杆(6)将下弦杆(8)安装在上弦杆(4)下部上,腹杆(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在上弦杆(4)的节点(7)处和下弦杆(8)的重物加载点(3)处,相邻的腹杆(6)与上弦杆(4)构成倒等腰三角形状,相邻的腹杆(6)与下弦杆(8)构成正等腰三角形状,在由腹杆(6)与上弦杆(4)构成的倒等腰三角形和由腹杆(6)与下弦杆(8)构成的正等腰三角形各边上均配装应变片(5),在节点(7)处安装位移传感器(2),正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度H1与高度H3之间的比值为2∶1,两侧边部的腹杆(6)与支架总成(1)和下弦杆(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强解国梁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