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母炼胶、树脂组合物和电线、电缆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4511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会降低材料特性、可以对无铅的PVC进行再生利用的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用PVC母炼胶、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和电线、电缆以及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和电线、电缆的制造方法。该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用PVC母炼胶的特征在于,其为用于向回收聚氯乙烯树脂中添加、获得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的PVC母炼胶,相对于新的聚氯乙烯树脂,含有50phr以上的增塑剂、5~30phr的水滑石、3~20phr的防氧化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无铅回收聚氯乙烯(PVC)树脂的剩余物(才一〃一 7 口一品) 或电线皮剥离屑等再生利用的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用PVC母炼胶、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和电线、电缆以及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和电线、电缆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迄今的电线包覆用PVC材料一直使用采用铅化合物作为稳定剂的PVC混合物,但由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开始进行无铅化,现在基本上正在替换成无铅材料。然而,对于对无铅材料的剩余物或电线皮剥离物等进行再生利用的技术,还未能开发可实现与铅化合物同样的稳定化的材料,因此无法进行再生利用。由此,导致材料成本上升、资源的再利用效率降低。以往包含铅系化合物的PVC的再生利用方法是在回收氯乙烯中以一定比例混合新鲜(K一7 >)的新聚氯乙烯树脂,形成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来使用(专利文献1 3)。这是由于新的聚氯乙烯树脂带来稀释效果,可提高材料特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22665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2-363364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2-16748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如果将该方法用于无铅的回收聚氯乙烯树脂,由于回收聚氯乙烯树脂的质量,存在使新鲜的新聚氯乙烯树脂的特性降低的情况,并不是有效的办法。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课题,不会降低材料特性,可以对无铅的回收聚氯乙烯树脂进行再生利用的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用PVC母炼胶、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和电线、电缆以及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和电线、电缆的制造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的专利技术为一种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用PVC母炼胶,其特征在于,其为用于向回收聚氯乙烯树脂中添加、获得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的 PVC母炼胶,相对于新的聚氯乙烯树脂,含有50phr以上的增塑剂、5 30phr的水滑石、3 20phr的防氧化剂。权利要求2的专利技术为,如权利要求1的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用PVC母炼胶,其中,上述防氧化剂是苯酚系防氧化剂。权利要求3的专利技术为一种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相对于回收聚氯乙烯树脂,含有1 IOphr的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用PVC母炼胶。权利要求4的专利技术是一种电线或电缆,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作为包覆材料。权利要求5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新聚氯乙烯树脂中添加50phr以上的增塑剂、5 30phr的水滑石、3 20phr 的防氧化剂,制造PVC母炼胶的工序,和将回收聚氯乙烯树脂与上述PVC母炼胶熔融混炼,制造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的工序。权利要求6的专利技术是一种电线或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中,进一步将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挤出包覆。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发挥如下的优良效果在不降低材料特性和挤出加工性的情况下, 可将作为无铅回收聚氯乙烯树脂的剩余粉碎物或电线屑粉碎物用作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述。此处,所谓的回收聚氯乙烯树脂,是由剩余材料或在市场上流通等后回收的树脂成型体得到的树脂材料。所谓的新聚氯乙烯树脂,是未使用过的树脂材料。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无铅的剩余物或电线皮剥离物屑等回收聚氯乙烯树脂中,添加PVC 母炼胶,从而能在不降低材料特性的情况下对再生聚氯乙烯树脂进行再生利用。作为PVC母炼胶,相对于新聚氯乙烯树脂,含有50phr以上的邻苯二甲酸酯系等增塑剂,5 30phr的水滑石、3 20phr的苯酚系等防氧化剂,包含这些物质的总量为20 60质量%。相对于回收聚氯乙烯树脂,添加1 IOphr的该PVC母炼胶,形成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以下,对完成本专利技术的过程进行说明。对于回收聚氯乙烯树脂(电线包覆材料用PVC材料)电线用PVC材料为包含PVC树脂、增塑剂、稳定剂、阻燃剂、填充剂等的混合物。为了将这些均勻分散,需要在130 190°C左右下进行混炼、然后造粒的工序。此外,为了将造粒而成的颗粒形成电线形状,还需要在140 195°C左右将材料在导体上包覆挤出的工序。如上所述,该PVC材料直至形成电线的包覆材料,伴随有2次热过程。对于再生操作为了再生无铅的回收聚氯乙烯树脂,如上所述,可以将经历了 2次热过程的材料, 即在绝缘挤出操作或外皮挤出操作中产生的剩余材料或实用电线屑等进行再利用。然而,该材料存在如下问题,因此一直认为难以再生。再生时的问题回收的剩余材料或电线屑材料由于在各个部件中的配合配方不同,即由于增塑齐U、热稳定剂、填充剂的种类和添加量不同,因此,例如在用连续挤出机进行再生操作时,与混炼通常的新鲜材料的情况相比,会产生高的剪切发热。该剪切发热为(再生时的成型树脂温度)_(新鲜材料的成型树脂温度)=10 15°C,这是由于比新鲜材料的成型树脂温度高10 15°C而引起的。迄今一直使用的加入铅的PVC即使经过2次以上的热过程,在成型时的树脂温度附近的热稳定性也良好,因此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将含有剩余材料或电线屑材料的回收聚氯乙烯树脂 与新鲜的新聚氯乙烯树脂混合而再利用。然而,无铅的回收聚氯乙烯树脂与加入铅的回收聚氯乙烯树脂相比,从经历第3 次热过程时开始,热稳定迅速恶化。S卩,无铅的回收聚氯乙烯树脂经过初次混炼(1次)_电线挤出(2次)_剩余物、电线皮剥离物再混炼(3次)3次热过程。如上所述,回收聚氯乙烯树脂由于被重复使用,因此该问题成为瓶颈。此外,如果使用经历了 3次以上热过程的无铅回收聚氯乙烯树脂,则即使以一定比例与新鲜的无铅新聚氯乙烯树脂混合,对于热稳定性和电特性等,也无法满足作为电线材料的标准。作为这些的原因为(1)抑制高温时的脱盐酸和增塑剂分解的新聚氯乙烯树脂中的原材料在对剩余物或电线皮剥离物屑进行再加工时,会产生消耗。(2)作为副产物产生的锌氯化物为电解质,因此无法获得必要的电特性。此外,还可以列举其会促进聚氯乙烯树脂的脱盐酸等。于是,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了作为可以进行低温加工(脱盐酸量少),在高温加工时,能有效捕捉脱去的盐酸,抑制氯化锌的产生,防止增塑剂的氧化劣化的方法的本专利技术。即,使用含有增塑剂添加量为50phr以上,水滑石添加量为5 30phr,苯酚系防氧化剂添加量为3 20phr的PVC母炼胶,相对于无铅的回收聚氯乙烯树脂,以1 IOphr添加该母炼胶,形成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作为增塑剂,可以列举邻苯二甲酸酯系的DINP,还可以使用非邻苯二甲酸酯系增塑剂(偏苯三酸酯、己二酸多酯、环己烷二酸酯等)。此外,还可以为邻苯二甲酸酯与非邻苯二甲酸酯的混合系。防氧化剂除了使用苯酚系防氧化剂以外,还可以为硫醚、亚磷酸酯系(* 7 7 7· ^卜)防氧化剂或它们的混合系。以上,在本专利技术中,增塑剂有助于在PVC母炼胶混炼时的提高分散性的效果,此夕卜,防氧化剂可防止增塑剂的氧化劣化,并且水滑石作为脱盐酸捕捉剂而起作用,尤其是在再生加工时的高温区域(195°C附近)发挥效果。实施例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说明。实施例和比较例均首先(a)制备无铅的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用PVC母炼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用PVC母炼胶,其特征在于,其为用于向回收聚氯乙烯树脂中添加、获得再生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的PVC母炼胶,相对于新的聚氯乙烯树脂,含有50phr以上的增塑剂、5~30phr的水滑石、3~20phr的防氧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菊池龙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