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共挤复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及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484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层共挤复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每100ml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含0.6±0.05g肌苷、0.9±0.05g氯化钠;或含0.6±0.05g肌苷、0.9±0.05g氯化钠、0.1±0.02g  D-葡萄糖酸-δ-内酯;在百级洁净区内,采用多层共挤复合膜和塑料输液容器接口热合后灌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并与塑料输液容器拉环式密封盖热合封口,得多层共挤复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其制法为:肌苷或肌苷和D-葡萄糖酸-δ-内酯的混合物加注射用水,搅匀后加氯化钠,搅拌溶解,微孔滤膜过滤得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采用多层共挤复合膜和塑料输液容器接口热合后灌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并与塑料输液容器拉环式密封盖热合封口,灭菌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共挤复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及其制法,属于医药技 术领域。技术背景肌苷为次嘌呤核苷类化合物,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218'C (分解)。微溶于水,在 氯仿或乙醇中不溶。无臭,味微苦。肌苷为人体正常成分,参与体内核酸代谢、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代谢,可提高辅酶A 与丙酮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使细胞在缺氧状态下进行正常代谢,有助于受损肝细胞的 恢复,可刺激体内产生抗体并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和 血小板减少、心力衰竭、心绞痛、肝炎等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视神经萎縮,中心性视 网膜炎的辅助治疗。随着输液治疗的普遍应用,输液方式经过了从开放式,半开放式到全封闭式的发展 过程。而输液容器随之由开始的玻璃瓶,到聚丙烯/聚乙烯(PP/PE)硬塑料瓶,到聚氯乙烯 (PVC)软袋。由于玻璃瓶或硬塑料瓶注射液使用时必须导入空气,而医院里病人较多,病 源微生物较多,空气污染较严重,输液时导入空气容易对患者造成输液反应或交叉感染, 另外玻璃瓶或硬塑料瓶形状一定、体积大,运输时易破碎,仓储占地面积大等等。塑料 PVC软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其配方组分多达数十种,有的组分甚至是小分子助剂,增 塑剂用量高达50%左右,若较长时间储存,PVC软袋中的微量成分将有部分游离析出并 进入药液,当药液注入人体时容易产生副作用,甚至对人体造成较严重的危害;PVC软 袋耐热性较差,不便消毒,而且PVC软袋包装的输液储存期短,难于满足使用要求。另 外PVC软袋不易降解回收,易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多层共挤复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及其 制法,得到的多层共挤复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多层共挤复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每 100ml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含0.6土0.05g肌苷、0. 9±0. 05g氯化钠;在百级洁净区 内,采用从内到外依次由改性乙烯丙烯聚合物层、聚乙烯层、聚乙烯层、乙烯甲基丙烯 酸酯聚合物层和多脂共聚物层构成的多层共挤复^"膜和塑料输液容器接口热合后灌装肌 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然后与塑料输液容器拉环式密封盖热合封口,得到多层共挤复 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在上述多层共挤复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中,本专利技术得优选方案是, 每100ml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还含有0. 1±0. 02g D-葡萄糖酸-S -内酯。多层共挤复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的制法按每100ml肌苷氯化钠注 射液组合物含肌苷0. 6±0. 05g、氯化钠0. 9±0. 05g的比例,称取肌苷,加入全量70 85%的注射用水,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氯化钠,搅拌溶解,补充注射用水至全量的90 95%, 搅匀,加0.02 0.04wty。的针用活性炭,搅拌均匀,静置后过滤除去活性炭,加注射用水 至全量,调节pH值至5.5 7.5,微孔滤膜过滤得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在百级洁净 区内,采用从内到外依次由改性乙烯丙烯聚合物层、聚乙烯层、聚乙烯层、乙烯甲基丙 烯酸酯聚合物层和多脂共聚物层构成的多层共挤复合膜和塑料输液容器接口热合后灌装 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然后与塑料输液容器拉环式密封盖热合封口, 105 12(TC灭 菌,得到多层共挤复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上述含有D-葡萄糖酸-S -内酯的多层共挤复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的 制法按每100ml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含肌苷0.6土0.05g、氯化钠0. 9±0. 05g、 D-葡萄糖酸-S-内酯0. l士0.02g的比例,称取肌苷和D-葡萄糖酸-S-内酯并混合得混合 物,然后加入全量70 85%的注射用水,加热至5(TC 54。C,搅拌至肌苷和D-葡萄糖酸-S-内酯混合物全部溶解,降至室温,再加入氯化钠,搅拌溶解,补充注射用水至全量的 90 95%,搅匀,加0.02 0.04wty。的针用活性炭,搅拌均匀,静置后过滤除去活性炭, 加注射用水至全量,调节pH值至5.5 7.5,微孔滤膜过滤得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 在百级洁净区内,采用从内到外依次由改性乙烯丙烯聚合物层、聚乙烯层、聚乙烯层、 乙烯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层和多脂共聚物层构成的多层共挤复合膜和塑料输液容器接口 热合后灌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然后与塑料输液容器拉环式密封盖热合封口, 105 12(TC灭菌,得到多层共挤复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本专利技术可供临床滴注用,建议用量 一次一袋, 一日1 2次。当然本专利技术可结合需 要,用于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多层共挤复合膜和塑料输液容器接口热合后制得的软输液袋具有以 下特性1.多层共挤复合膜的成分中不含增塑剂,无二(2-乙基已基)邻苯二甲酸酯渗漏的 危险。2.对热稳定,可在12rc高温蒸汽灭菌,不影响透明度。3.对水蒸气透过性极低, 使输液浓度保持稳定,可保证产品的储存期。4.气体透过性低。5.柔韧性强,可自收縮, 药液在大气压力下,可通过封闭的输液管路输液。消除空气污染及气泡造成的栓塞的危 险。同时,有利于急救及急救车内加压使用。6.机械强度高,可抗低温,不易破裂,易于 运输、储存。7.该软袋上的胶塞与袋内的药液补隔膜隔开,不会发生因胶塞热脱产生的颗 粒落到溶液中。8.使用过的输液袋的处理非常容易,焚烧后只产生水、二氧化碳等氧化物, 对环境无害,与燃烧天然材料时相似(如木头)。9.软袋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贮藏。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多层共挤复合膜具有优良的热焊封效果,在输液生产中易于完成膜的印刷、袋成型、焊接袋口、灌装、充气或抽真空、封口。不同的产品与不同的包装材料会起不同的反应,申请人会同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 公司在药物对膜材料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多层共挤复 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的稳定性与玻璃瓶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的稳定性接 近,但克服了传统玻璃输液容器的缺陷,具有PVC膜的一切优点,但不含增塑剂。尤其 是当本专利技术以D-葡萄糖酸-S-内酯作为注射剂辅料时,不仅改善了肌苷的水溶性,而且提高了本专利技术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在所用多层共挤复合膜软袋中的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按每100ml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含肌苷0.6g、氯化钠0.9g的比例, 称取肌苷,加入全量大约80。/。的注射用7jC,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氯化钠,搅拌溶解,补 充注射用水至近全量,搅匀,加0.03wt。/。的针用活性炭,搅拌均匀,静置后过滤除去活 性炭,加注射用水至全量,用10n/。NaOH溶液调节pH值至7.5,半成品检验合格后,依 次用0.45ym, 0.22ixm微孔滤膜过滤,得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在百级洁净区内, 采用从内到外依次由改性乙烯丙烯聚合物层、聚乙烯层、聚乙烯层、乙烯甲基丙烯酸酯 聚合物层和多脂共聚物层构成的多层共挤复合膜(购自希悦尔包装(上海)有限公司,质量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品药品包装容器(材料)注册标准,标准号JBB-0004-2005)和塑料输液容器接口 (规格AHP-P;来源北京奥星恒迅包装科技有 限公司;质量标准北京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层共挤复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其特征是:每100ml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含0.6±0.05g肌苷,0.9±0.05g氯化钠;在百级洁净区内,采用从内到外依次由改性乙烯丙烯聚合物层、聚乙烯层、聚乙烯层、乙烯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层和多脂共聚物层构成的多层共挤复合膜和塑料输液容器接口热合后灌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然后与塑料输液容器拉环式密封盖热合封口,得到多层共挤复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华熊骏宇陈雪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同源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