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连华专利>正文

一次性针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3980 阅读:5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一次性针管。主要解决现有注射针管防止重复使用效果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推杆(1)上端通过细连接柱(4)与柱塞头(2)相连接,柱塞头(2)上端有上小下大的外锥面(5),外锥面(5)大端下面有环形凹槽(6);针管(3)上端内有环形凸台(7),凸台(7)内径面有上大下小的内锥面(8)。该一次性针管具有不可重复使用效果好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针管,尤其是一次性针管。技术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注射治病以是很普通的事。在注射过程中注射针管是重要注射工具。而现有注射针管因结构原因防止重复使用效果差,在使用后若未能立即丢弃,很容易因一时疏忽而重复使用,以致造成病菌传染,甚至危害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注射针管防止重复使用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针管。该一次性针管具有不可重复使用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一次性针管包括针管、推杆以及柱塞头。推杆上端通过细连接柱与柱塞头相连接,柱塞头上端有上小下大的外锥面,外锥面大端下面有环形凹槽;针管上端内有环形凸台,凸台内径面有上大下小的内锥面。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次性针管首先由于采用在主推杆后端通过细连接柱连接有副推杆,针管后端异径孔大于针管其它内径的优化结构。利用细连接柱折断, 使针管再无法使用,实现一次性使用功能,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适用于注射使用。所以说该一次性针管具有不可重复使用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推杆,2-柱塞头,3-针管,4-细连接柱,5-外锥面,6_环形凹槽,7_凸台, 8-内锥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该一次性针管包括针管3、推杆1以及柱塞头2。推杆1上端通过细连接柱4与柱塞头2相连接,细连接柱4就是较小圆柱,当推力或拉力大于正常值时,细连接柱4断裂。柱塞头2上端有上小下大的外锥面5,外锥面5大端下面有环形凹槽6,外锥面 5大端直径小于柱塞头2总体直径。针管3上端内有环形凸台7,凸台7内径面有上大下小的内锥面8,内锥面8的角度与外锥面5的角度相配合,当柱塞头2的外锥面5通过凸台7 的内锥面8时,凸台7正好卡于环形凹槽6,使柱塞头2无法后退,强迫该一次性针管报废, 无法重复使用,进而提高不可重复使用效果。实际使用时;该一次性针管由推杆1带动柱塞头2向前移动,当注射既要完时,也就是柱塞头2 既要到底时,柱塞头2的外锥面5沿凸台7的内锥面8上行,最终使凸台7卡在柱塞头2的环形凹槽6内,这时推杆1无法后退,强行后退细连接柱4即拉断,柱塞头2脱离推杆1无法重复使用。 该一次性针管通过临床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权利要求1. 一种一次性针管,包括针管⑶、推杆⑴以及柱塞头O),其特征在于推杆⑴上端通过细连接柱(4)与柱塞头( 相连接,柱塞头( 上端有上小下大的外锥面(5),外锥面( 大端下面有环形凹槽(6);针管C3)上端内有环形凸台(7),凸台(7)内径面有上大下小的内锥面(S)0专利摘要一种一次性针管。主要解决现有注射针管防止重复使用效果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推杆(1)上端通过细连接柱(4)与柱塞头(2)相连接,柱塞头(2)上端有上小下大的外锥面(5),外锥面(5)大端下面有环形凹槽(6);针管(3)上端内有环形凸台(7),凸台(7)内径面有上大下小的内锥面(8)。该一次性针管具有不可重复使用效果好的特点。文档编号A61M5/178GK201987982SQ201120079699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2日专利技术者何连华 申请人:何连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针管,包括针管(3)、推杆(1)以及柱塞头(2),其特征在于:推杆(1)上端通过细连接柱(4)与柱塞头(2)相连接,柱塞头(2)上端有上小下大的外锥面(5),外锥面(5)大端下面有环形凹槽(6);针管(3)上端内有环形凸台(7),凸台(7)内径面有上大下小的内锥面(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连华
申请(专利权)人:何连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