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呼吸管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2249 阅读:3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呼吸机呼吸管固定支架,包括立臂(1)、水平臂(2)和吊臂(3),所述的立臂(1)的下端与固定块(4)相连,固定块(4)安装在呼吸机上,立臂(1)的上端与水平臂(2)的一端铰接相连,水平臂(2)的另一端与吊臂(3)的上端铰接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吊臂(3)的下端连接有管托(5),管托(5)由上下两层组成,其中上层管托(6)用于支撑呼吸机吸气管(7),下层管托(8)用于支撑呼吸机呼气管(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解决了患者使用呼吸机造成二次感染的难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与呼吸机相配的用于固定吸气管与呼气管的固定支架,具体地说是一种呼吸机呼吸管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在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中经常发生肺部感染的现象,虽然消毒后呼吸机管路无菌生长,但患者使用后即有细菌定植,针对这种现象,申请人做了以下原因分析医院中心供养供气源的污染;呼吸机管路消毒不规范;患者痰液或Y型接头处冷凝水返流入呼吸机管路,造成管路内细菌定植。为此,经过实验证实按照呼吸机管路的消毒方法将消毒好的无菌呼吸机管路安装好,接上模拟肺使用,分别于Mh,72h和7d做培养,15套管路培养无菌生长,因此可以断定患者痰液或湿化的冷凝水污染了呼吸机管路,因此,控制误吸是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键,而控制呼吸机管路的固定方式是防止呼吸机管路被污染的原因。传统的呼吸机的Y接头处接出的吸气管和呼气管均呈水平状态,因此,呼气管呼出的热气遇管壁冷凝后形成带菌冷凝水,而带菌冷凝水很容易沿管壁返流进Y形接头中进而进入吸气管中造成的二次污染,因此防止呼气管中的冷凝水进入吸气管中防止呼吸机管路污染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呼吸机吸气管中易因呼气管中的冷凝水回流造成吸气管污染和细菌繁殖的问题,设计一种能有效防止呼气管中冷凝水进入吸气管中的呼吸机呼吸管固定支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呼吸机呼吸管固定支架,包括立臂1、水平臂2和吊臂3,所述的立臂1的下端与固定块4相连,固定块4安装在呼吸机上,立臂1的上端与水平臂2的一端铰接相连,水平臂2的另一端与吊臂3的上端铰接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吊臂3的下端连接有管托5,管托5由上下两层组成,其中上层管托6用于支撑呼吸机吸气管7,下层管托8用于支撑呼吸机呼气管9。所述的管托5的上端与吊臂3的下端通过球铰结构相连。所述的上层管托6和下层管托8呈圆弧形结构,该圆弧形结构的直径与对应的吸气管7和呼气管9的外径相配。所述的水平臂2与立臂1及吊臂3铰接相连处均安装有锁紧螺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水往低处流的特性,通过提高吸气管的高度,使呼气管中的冷凝水不能流入吸气管中从根本上解决了呼吸气管路的污染问题,解决了患者使用呼吸机造成二次感染的难题。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呼吸机呼吸管固定支架,包括立臂1、水平臂2和吊臂3,所述的立臂1的下端与固定块4铰接(带有锁紧螺钉)相连,固定块4安装在呼吸机上,立臂1的上端与水平臂2 的一端铰接相连,在铰接处安装有锁紧螺钉,使以调整水平壁的俯仰角,水平臂2的另一端与吊臂3的上端铰接相连,在铰接处也安装有锁紧螺钉,以便调整吊臂3的前后角度,所述的吊臂3的下端连接有管托5,管托5由上下两层组成,其中上层管托6用于支撑呼吸机吸气管7,下层管托8用于支撑呼吸机呼气管9。具体实施时管托5的上端与吊臂3的下端可焊接相连,也可通过球铰结构相连。为了使吸气管7和呼气管9能定位在上层管托6和下层管托8上,上层管托6和下层管托8最好设计成圆弧形结构或凹框形结构,该圆弧形结构的直径或凹框形结构的宽度应与对应的吸气管7和呼气管9的外径相配,管托可采用塑料件或不锈钢管或棒弯制而成,为了防止吸气管和呼气管滑出,进口的高度最好略小于吸气管和呼气管的外径,插入时仅需捏一下吸气管和呼气管使其变形后放到位然后松开即可。本技术未涉及的固定块的结构及Y形接头10的结构等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呼吸机呼吸管固定支架,包括立臂(1)、水平臂(2)和吊臂(3),所述的立臂(1) 的下端与固定块(4)相连,固定块(4)安装在呼吸机上,立臂(1)的上端与水平臂(2)的一端铰接相连,水平臂(2)的另一端与吊臂(3)的上端铰接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吊臂(3)的下端连接有管托(5),管托(5)由上下两层组成,其中上层管托(6)用于支撑呼吸机吸气管 (7),下层管托(8)用于支撑呼吸机呼气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机呼吸管固定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管托(5)的上端与吊臂(3)的下端通过球铰结构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机呼吸管固定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层管托(6)和下层管托(8)呈圆弧形结构,该圆弧形结构的直径与对应的吸气管(7)和呼气管(9)的外径相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机呼吸管固定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平臂(2)与立臂 (1)及吊臂(3)铰接相连处均安装有锁紧螺钉。专利摘要一种呼吸机呼吸管固定支架,包括立臂(1)、水平臂(2)和吊臂(3),所述的立臂(1)的下端与固定块(4)相连,固定块(4)安装在呼吸机上,立臂(1)的上端与水平臂(2)的一端铰接相连,水平臂(2)的另一端与吊臂(3)的上端铰接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吊臂(3)的下端连接有管托(5),管托(5)由上下两层组成,其中上层管托(6)用于支撑呼吸机吸气管(7),下层管托(8)用于支撑呼吸机呼气管(9)。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解决了患者使用呼吸机造成二次感染的难题。文档编号A61M16/00GK201988008SQ20112007670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2日专利技术者叶向红, 张红波, 徐金中, 江方正, 郑桃花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机呼吸管固定支架,包括立臂(1)、水平臂(2)和吊臂(3),所述的立臂(1)的下端与固定块(4)相连,固定块(4)安装在呼吸机上,立臂(1)的上端与水平臂(2)的一端铰接相连,水平臂(2)的另一端与吊臂(3)的上端铰接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吊臂(3)的下端连接有管托(5),管托(5)由上下两层组成,其中上层管托(6)用于支撑呼吸机吸气管(7),下层管托(8)用于支撑呼吸机呼气管(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向红郑桃花江方正徐金中张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