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759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其包括安装在支承部件上的进水阀;设置在支承部件上并由洗涤剂罐、空气泵、洗涤剂容纳部等构成的液体洗涤剂自动投入装置;设置在洗涤剂容纳部的上方、并与洗涤剂容纳部、进水阀以及大气连通的开放口;连接在洗涤剂容纳部与外桶上罩之间的洗涤剂注水软管;对一系列过程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控制部控制空气泵动作,将洗涤剂罐内的液体洗涤剂经由洗涤剂容纳部、洗涤剂注水软管投放到外桶内。然后,控制部控制进水阀动作,经由开放口、洗涤剂容纳部、洗涤剂注水软管向外桶内进水,清洗洗涤剂容纳部内部、洗涤剂注水软管内部,以防止液体洗涤剂的凝胶化,从而使其发挥规定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检测出洗涤剂的种类、并对液体洗涤剂的投放进行控制的洗衣机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该类洗衣机中,有人提出过一种从预先储存着液体洗涤剂的洗涤剂罐向洗涤兼脱水桶里投放液体洗涤剂的方案(其中的一例可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 2001-259290)。图6是上述专利公报中所揭示的现有洗衣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图7是表示该现有洗衣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经部分切除的斜视图。如图6所示,外壳上罩19覆盖于外壳6的上部,其内部设有控制装置10、进水阀 11、进水通路12等部件。上述外壳上罩19的内部还设有一个洗涤剂罐21,里面装有其量至少可进行数次洗衣的液体洗涤剂20。洗涤剂罐21可利用洗涤剂罐盖22将用于补充液体洗涤剂20的补给口 21a气密地关闭,确保洗涤剂罐21内能够密闭。另外,洗涤剂罐21具有空气流入口 21b和液体排出 Π 21c。空气泵(泵装置)23是用于将洗涤剂罐21内的液体洗涤剂20投放到洗涤兼脱水桶1内的部件,其结构可采用活塞式、阀式等,与通过密封管M直接连接的洗涤剂罐21的空气流入口 21b相连通,利用该空气泵来升高密闭的洗涤剂罐21内的空气压力。这里,密封管M形成一个高于洗涤剂罐21内的液体洗涤剂20的液面的空气储留部Ma,以便让空气残留在内部,这样可以防止液体洗涤剂倒流到空气泵23中去。控制装置10具有一个用于判定投放到洗涤兼脱水桶1里的洗涤物(衣物)量的衣量判定部,并根据该衣量判定部判定后的判定结果(也就是洗涤物的量或者按照洗涤物的量而确定的水量的至少其中之一)使空气泵23工作,把液体洗涤剂20由液体排出口 21c 投放到洗涤兼脱水桶1里。同时,在图6和图7的例子中,洗涤剂罐25可通过洗涤剂罐盖22将用于补充液体洗涤剂20的补给口 2 关闭,确保洗涤剂罐25内处于密闭状态。另外,洗涤剂罐25具有空气流入口(图中无示出)、液体排出口 25c和空气室25d。空气泵23通过密封管沈与洗涤剂罐25的空气流入口相连通,空气泵23工作时, 会向洗涤剂罐25内送入空气,从而升高密闭的洗涤剂罐25内的空气压力,让液体洗涤剂从液体排出口 25c流出。这里,密封管沈被设置成绕洗涤剂罐25的整个顶面的大致一周,这样即使整个洗衣机向前后左右翻倒,也至少有部分密封管沈始终比洗涤剂罐25内的液体洗涤剂20的液面要高。然而,上述现有的这种结构中,存在以下这些问题由于液体排出口 25c会有液体洗涤剂的原液通过,所以无法避免液体洗涤剂出现少量残留。这种残留的洗涤剂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而凝胶化,而且会进一步积累起来,使得液体排出口 25c逐渐变窄,液体洗涤剂的投放变得困难。此外,当使用者向洗衣机供给澡盆水等热水来洗衣时,热水所产生的热气会从液体排出口 25c渗入到洗涤剂罐25的里面,液体洗涤剂将在洗涤剂罐25内凝胶化与变质,就无法再充分发挥作为液体洗涤剂的性能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洗衣机包括有弹性地吊装在箱体内的外桶;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外桶内的内桶;驱动内桶转动的驱动部;设置于箱体上部且具有多个排出口的进水阀;由设置于箱体上部且用于容纳液体洗涤剂的洗涤剂罐、用于向洗涤剂罐内加压的泵、和暂时容纳从洗涤剂罐送出来的液体洗涤剂的洗涤剂容纳部构成的液体洗涤剂自动投入装置;与洗涤剂容纳部相连且用于把液体洗涤剂注入到桶内的洗涤剂注水软管;控制驱动部、进水阀、 泵等部件的动作,并按照次序对洗涤、漂洗、脱水等一系列过程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控制部控制泵动作,将洗涤剂罐内的液体洗涤剂经由洗涤剂容纳部、洗涤剂注水软管投放到桶内。 然后,控制部控制进水阀动作,从排出口经由洗涤剂容纳部、洗涤剂注水软管向桶内进水, 清洗洗涤剂容纳部、洗涤剂注水软管。通过这种方法,能够防止液体洗涤剂在洗涤剂容纳部内部、洗涤剂注水软管内部的残留和凝胶化,从而保持液体洗涤剂的投入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洗衣机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洗衣机的局部分解斜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洗衣机的要部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洗衣机的电路方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该洗衣机的洗涤过程的程序的示意图。图6是以往的洗衣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图7是以往的洗衣机的第二实施例切除一部分之后的斜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对于结构与
技术介绍
中相同的部位,只编上相同的符号,不再进行文字说明。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描述的该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洗衣机的纵向剖视图,而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洗衣机的局部分解斜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洗衣机的要部剖视图。在图1中,箱体41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外桶43,外桶43利用多个悬吊部件42进行有弹性的吊装,形成能通过悬吊部件42来吸收脱水时的振动的结构。在外桶43的内部设有一个内桶44,内桶44能够绕着中空双重结构的洗涤/脱水轴45转动,用于容纳衣物以及烘干对象物。在内桶44的内底部上,设有一个可以旋转自如的、用于搅拌衣物和烘干对象物的波轮46。内桶44的内周壁上开设多个脱水时起排水孔作用且兼作烘干时通气用的通气孔 44a,内桶44的上方设置有流体平衡环47。马达(驱动部)48安装在外桶43的外底面上, 通过在洗涤或脱水时把旋转力的传递切换到洗涤/脱水轴45上的离合器49和洗涤/脱水轴45,与内桶44或者波轮46相连。波轮46大致呈锅状,其外周部上具有倾斜面50,上表面形成搅拌用突出部51,既可以在洗涤过程中搅拌衣物,还可以在烘干过程中利用波轮46 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使烘干对象物易于沿着倾斜面向上飞扬。也就是说,衣物在搅拌作用下不但可以实现左右(转动方向)换位,还能够产生上下翻动的运动。在内桶44的内圆周壁上装有内桶罩壳35,与内桶44 一起构成投放粉末洗涤剂用的洗涤剂投入通路36。内桶罩壳35的下端部形成一个内桶罩壳开口部59,上端部开闭自如地装有一个洗涤剂罐盖37。只要在洗涤剂罐盖37打开的状态下,投入粉末洗涤剂,洗涤剂就会掉到内桶罩壳开口部59的近旁,合上盖子,开始洗涤动作之后,粉末洗涤剂在波轮 46转动所产生的水流的作用下,被搅拌并溶于洗涤水中。具有烘干功能的换热管52用于对循环的潮湿热风(循环风)进行除湿,一端通过连接管53与设置在外桶43下部的排水通路口 M相连,另一端与构成热风循环通路57的热风送风部61的入口侧相连。热风送风部61设置一个将另外在后面利用图4进行描述的发热元件56、烘干用风扇阳、用于收集衣物所产生的线屑等物的过滤器(未予图示)等部件,其出口侧与开有热风喷出孔60的上部波纹软管58相连。此外,在热风循环通路57的入口侧设置一个用于检测进入热风送风部61的循环风温度的温度检测部62 (在后面利用图4进行描述),而在其出口侧设置一个检测经过发热元件加热后的循环风温度的温度检测部63,用于检测烘干过程中的循环风温度。外桶43设置一个气密覆盖着外桶43上面的外桶上罩65,在该外桶上罩65上开设从伸缩自如的上部波纹软管58引出的热风喷出孔60。并且,外桶上罩65上设置一个开闭自如的中盖66,用于取出和放入衣物。在箱体41的上部,装有一个在其大致中央位置开有衣物投入口 67的上部框架68, 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衣机,包括:有弹性地吊装在箱体内的外桶;转动自如地支承于上述外桶内的内桶;驱动上述内桶转动的驱动部;设置于上述箱体上部且具有多个排出口的进水阀;由设置于上述箱体上部且用于容纳液体洗涤剂的洗涤剂罐、用于向上述洗涤剂罐内加压的泵、和暂时容纳从上述洗涤剂罐送出来的液体洗涤剂的洗涤剂容纳部构成的液体洗涤剂自动投入装置;与上述洗涤剂容纳部相连且用于把液体洗涤剂注入到桶内的洗涤剂注水软管;和控制上述驱动部、进水阀、泵等部件的动作,并按照次序对洗涤、漂洗、脱水等一系列过程进行控制的控制部,上述控制部首先使上述泵动作,将上述洗涤剂罐内的液体洗涤剂经由上述洗涤剂容纳部、上述洗涤剂注水软管投放到桶内之后,再使上述进水阀动作,从上述排出口经由上述洗涤剂容纳部、上述洗涤剂注水软管向桶内进水,对上述洗涤剂容纳部和上述洗涤剂注水软管进行清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谷纯司前田智史冈西悟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