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阻滞水体污染物扩散的阻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35617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阻滞水体污染物扩散的阻隔装置,它包括用于浮在水体表面的浮体(1)和用于沉在水底的第一配重块(3),所述的浮体(1)与第一配重块(3)之间设有用于阻隔污染物的阻隔体(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浮在水体表面的浮体和用于沉在水底的第一配重块,所述的浮体与第一配重块之间设有用于阻隔污染物的阻隔体,则在浮在水体表面的浮体与沉在水底的第一配重块之间的阻隔体可阻隔污染物从阻隔体的一边向另一边扩散,且浮体、第一配重块及阻隔体均为常见之物,并且设置均较简单,同时拆除后还可重复使用,占用水体面积也较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阻滞水体污染物扩散的阻隔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在水体污染防治过程中用于阻滞水体污染物扩散的阻隔装置均是采用筑坝来实现的,即在污染水体与其它水体之间构筑水坝,从而阻滞污染物向其它水体中扩散。虽然水坝可基本隔断污染物向另一边水体扩散,但是水坝存在投资大、施工周期长、不能重复利用及占用水体空间较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投资小、施工周期短、可重复利用及占用水体空间较小的用于阻滞水体污染物扩散的阻隔装置。本技术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用于阻滞水体污染物扩散的阻隔装置,它包括用于浮在水体表面的浮体和用于沉在水底的第一配重块,所述的浮体与第一配重块之间设有用于阻隔污染物的阻隔体。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于它包括用于浮在水体表面的浮体和用于沉在水底的第一配重块,所述的浮体与第一配重块之间设有用于阻隔污染物的阻隔体,则在浮在水体表面的浮体与沉在水底的第一配重块之间的阻隔体可阻隔污染物从阻隔体的一边向另一边扩散,且浮体、第一配重块及阻隔体均为常见之物,并且设置均较简单,同时拆除后还可重复使用,占用水体面积也较小。因此本技术投资小、施工周期短、 可重复利用及占用水体空间较小。作为改进,所述的浮体和阻隔体的两端边缘均设有用于拼接的连接装置,则浮体和阻隔体可做的更小,这样有利于运输,从而降低运输成本;而在实际应用时,只需组装起来即可,同时也无需实地测量后在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制,故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均较低;再者也有利于本技术拆除后重复使用。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接装置为粘扣带,则粘扣带可使得本技术的拆装更加快速,有利于进一步缩短施工周期,从而节约投资成本。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浮体为表面包覆布料的圆柱状的泡沫塑料,则泡沫塑料为市售的常见物品,可进一步降低成本;而包覆的布料有利于与阻隔体的连接,同时也可起到防止泡沫塑料受外力而损伤的情况发生。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配重块的长度与浮体的长度相同,则第一配重块可使得阻隔体的下端完全铺陈与水底,从而保证阻隔体对污染物阻滞的效果。作为更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若干个沉于水底的第二配重块,所述的第二配重块均与阻隔体的下端连接,则第二配重块有利于阻隔体和浮体的稳定,可有效地防止因浪或水流的影响而导致本技术整体移位的情况的发生。作为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阻隔体为布匹,则布匹为市售的常见物品,可进一步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阻滞水体污染物扩散的阻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如图所示1、浮体,2、阻隔体,3、第一配重块,4、第二配重块,5、连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阻滞水体污染物扩散的阻隔装置,它包括用于浮在水体表面的浮体1和用于沉在水底的第一配重块3,所述的浮体1和第一配重块3之间设有用于阻隔污染物的阻隔体2。所述的浮体1和阻隔体2的两端边缘均设有用于拼接的连接装置5。所述的连接装置5为粘扣带,一般粘扣带也称为魔鬼粘。所述的浮体1为表面包覆布料的圆柱状的泡沫塑料,即外表面包覆帆布的圆柱状的泡沫塑料;包覆布料方便浮体1与阻隔体2的连接,同时也可起到防止泡沫塑料受外力而损伤的情况发生。所述的第一配重块3的长度与浮体1的长度相同,一般第一配重块3为铁链。 它还包括若干个沉于水底的第二配重块4,一般第二配重块4为混凝土块,所述的第二配重块4均与阻隔体2的下端连接,一般是通过尼龙绳来连接第二配重块4和阻隔体 2,当然也可用金属线或金属扣来连接第二配重块4和阻隔体2 ;当然如果所处水域的风浪较大,还设置固定桩来加固阻隔体2。所述的阻隔体2为布匹,一般为帘布。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允许有其它结构变化,如阻隔体可为薄膜或防水性的布料等,浮体可为充气式的浮柱,连接装置还可以是拉链、卡扣、或卡扣加拉链的组合等等,凡在本技术独立权要求范围内变化的,均属本技术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阻滞水体污染物扩散的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浮在水体表面的浮体⑴和用于沉在水底的第一配重块(3),所述的浮体⑴与第一配重块(3)之间设有用于阻隔污染物的阻隔体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阻滞水体污染物扩散的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1)和阻隔体O)的两端边缘均设有用于拼接的连接装置(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阻滞水体污染物扩散的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5)为粘扣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阻滞水体污染物扩散的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1)为表面包覆布料的圆柱状的泡沫塑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阻滞水体污染物扩散的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配重块(3)的长度与浮体(1)的长度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阻滞水体污染物扩散的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若干个沉于水底的第二配重块G),所述的第二配重块(4)均与阻隔体O)的下端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阻滞水体污染物扩散的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隔体O)为布匹。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阻滞水体污染物扩散的阻隔装置,它包括用于浮在水体表面的浮体(1)和用于沉在水底的第一配重块(3),所述的浮体(1)与第一配重块(3)之间设有用于阻隔污染物的阻隔体(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用于浮在水体表面的浮体和用于沉在水底的第一配重块,所述的浮体与第一配重块之间设有用于阻隔污染物的阻隔体,则在浮在水体表面的浮体与沉在水底的第一配重块之间的阻隔体可阻隔污染物从阻隔体的一边向另一边扩散,且浮体、第一配重块及阻隔体均为常见之物,并且设置均较简单,同时拆除后还可重复使用,占用水体面积也较小。文档编号E02B3/02GK202000304SQ201120064998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9日专利技术者任红星, 孙继辉 申请人:宁波天韵生态治理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阻滞水体污染物扩散的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浮在水体表面的浮体(1)和用于沉在水底的第一配重块(3),所述的浮体(1)与第一配重块(3)之间设有用于阻隔污染物的阻隔体(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红星孙继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韵生态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