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浮岛及其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0941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浮岛及其建造方法,包括浮岛单元外框(1)、外框盖子(2)、浮体填料(3)、种植杯(4)和种植管(5)。浮体填料(3)、浮体填料(3)上生长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三者协同作用下,形成一个良性生态平衡,对污染水体进行持续不断地处理;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种植的植物种类多样,所以可进行轮种或套种,形成立体种植、四季种植的效果,治理效果和景观效果四季延续;采用种植杯(4)和种植管(5)设计,降低生态浮岛建造的工作量,提高了植物培植的成活率;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态浮岛可以层叠组装,使治污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认/|、怀*^;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污染治理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河道、湖泊、小型生活污水等水域水 体治理的。技术背景-近年来,水污染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如这些年城市和城镇河道中水体被任意 排放的工农业生产污水污染,对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更严重的是发生了一些重大的水污染事件,让人感到痛心和担忧。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7年环境状况公报》 显示,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湖泊、水库、城市河道中水体污染主要是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的,由于湖泊、水库的水 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低,所以富营养化比较严重,即天然水体由于过量营养物质(主要是 指氮、磷等)的排入,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造成水质恶化。这些营养物质主要来 自农田施肥、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2007年太湖、巢湖、滇池等重要湖泊的"蓝藻事件" 就是富营养化问题而引起的。尽管国家加大了水环境治理力度,但总体看,水环境恶化趋势 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目前,生态浮岛因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消波等综合性功能, 在水库、湖沼或池塘等水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生态浮岛功能单一,只有种植在生态 浮岛上的植物及植物根系附着的微生物能吸收和转化污染物,生态浮岛的其他装置对污染水 体没有治理功能;现有生态浮岛的浮体一般采用泡沫、塑料瓶等,植物种植在泡沫、塑料瓶 上部但植物的死亡率高,而且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此外,上述泡沬、塑料瓶等也给水体 带来了二次污染的问题;现有生态浮岛由于结构的限制,种植品种单一, 一般只能种植挺水 植物,而且大多直接在浮岛上播种或种植植物幼苗,植物死亡率高,操作不方便,景观效果 和污水治理效果体现慢,养护管理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体填料本身能吸收转换污染物,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问题的, 且能即时起到净化水质效果的生态浮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生态浮岛,本专利技术生态浮岛包括镂空 的浮岛单体框架外还包括浮体填料;浮岛单体框架包括网状镂空状的浮岛单体外框和外框盖 子,浮体填料颗粒的粒径大于浮岛单体外框和浮岛单体外框盖子的网状孔的孔径,以使框内的浮体填料在水中不漏出框外而逃失;浮体填料为采用具有吸附功能、微生物附着能力强、 容重小、比表面积大的无污染颗粒——轻质闭孔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粒、塑料球、木炭、 竹炭和活性炭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由于浮体填料的种类和组合的不同,它们所提供 的浮力也就不同,所以通过选择单独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不同浮岛填料的组合和总的浮体填料 的量即可满足不同水体和不同生态浮岛所需浮力的要求。浮岛单体外框底部上开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放置种植杯的种植杯孔I ,外框盖子也开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放置种植杯的种植杯孔n ,且种植杯孔i的轴线和种植杯孔n的轴线在同一垂直线上。种植杯主要用于种植挺水植物;外框盖子上开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放置种植管的种植管孔,种植管主要用于种植陆生植物和小型挺水植物,种植杯内添加上述的浮体填料或其他 如海绵、布条等作为挺水植物生长的基质,由于陆生植物在水中易烂苗烂根,所以种植陆生植物的种植管必须调整好与水面的高度;浮岛单体外框边缘设有反边(翻边),反边上设有连 接孔及固定浮岛单体外框和外框盖子的锁扣装置,通过反边上的连接孔可以使多个浮岛单体 组合拼装成一个整体,锁扣装置用来固定浮岛单体外框和盖子。浮岛单体外框底部上开有一个或多个突出浮岛单体外框底部向下的插销,且种植管孔的 轴线和插销的轴线在同一垂直线上。插销的作用是当生态浮岛超过一层时,上层浮岛单体外 框底部上的插销插入种植管孔内,以增加了多层生态浮岛的稳定性;生态浮岛进行层叠组合 拼装时,不种植植物或种植沉水植物的浮岛单体通过浮岛外框边缘的彼此连接形成一个水平 面的整体并沉于水面以下,可增加生态浮岛与污染水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大提高了治污效 率。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A、预制或订购浮岛单体外框、外框盖子、浮体填料、种植杯和种植管;B、 根据水体的污染程度和生态浮岛提供浮力的要求不同,选取轻质闭孔珍珠岩、浮石、 蛭石、陶粒、竹炭、活性炭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作为浮体填料装入生态浮岛外框内, 浮体填料颗粒的粒径大于浮岛单体外框和浮岛单体外框盖子的镂空孔的孔径;C、 盖上外框盖子,将外框盖子和浮岛单体外框用锁扣装置锁紧;D、 将加了浮体填料和盖上盖子的浮岛单体的浮岛单体外框边缘彼此连接,使多个浮岛单 体组合成一个整体;E、 植物的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挺水植物釆用种植杯种植,种植杯置于种植杯孔I和种植杯孔II内,调整种植杯高度, 使挺水植物的根系没入水面以下;陆生植物采用种植管种植,种植管内添加一些浮体填料或海绵、布条等作为植物生长的 基质,使陆生植物的部分根系高出水面, 一般要求根系的三分之一左右高出水面,以保证陆 生植物成活;小型挺水植物采用种植管种植,种植管内添加一些浮体填料或海绵、布条等作为植物生 长的基质,调整种植管高度,使小型挺水根系没入水面以下;浮水植物直接将植物根茎插入外框盖子的网状镂空孔或种植管孔内种植,使浮水植物的 茎叶浮于水面;沉水植物的根茎插入外框盖子的网状镂空孔和种植杯孔壁内种植。采用以上结构和方法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生态浮岛功能多样,不但培植在生态浮岛上的植物能吸收和转化污染物,且生 态浮岛的浮体填料对污染水体也有治理功能;浮体填料采用轻质闭孔珍珠岩、浮石、蛭石、 陶粒、塑料球、木炭、竹炭和活性炭中的一种以上的组合,不会给水体带来了二次污染的问 题;培植的植物以浮体填料为生长基质,是生态浮岛根系附近的基质中有氧的存在,这样在 根系附近的基质中生长有大量的好氧菌,离根系远的基质中则有许多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生 存,所以生态浮岛成为一个好氧、缺氧和厌氧反应器,能降解去除多种多样的污染物;浮体 填料因为有较好的微生物生长条件,微生物、植物根系和浮体填料的相互作用,使浮体填料 更加不容易堵塞老化,提高了浮体填料对污染物的吸附和转化处理能力;可供选择培植的植物种类多样,根据不同水体的污染程度和治理要求不同可选择陆生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 物和浮水植物,所以也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轮种或套种,形成立体种植、四季种植的效果, 治理效果和景观效果四季延续;采用种植管和种植杯设计,有利于植物的移栽、管理和收割, 种苗可以在大棚育苗基地内预先在种植管和种植杯内培育,培育了植物的种植管和种植杯在 建造生态浮岛时采取整体移栽,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即时起到净化水质和形成观赏景观的效 果,且后续的日常管理中使补苗、收割和养护带来便利。作为改进,浮岛单体外框和外框盖子可以预先制成一个内部己经填加浮体填料的框架整 体;组装好的生态浮岛应用于不平稳的水域时,可在水底打桩,然后生态浮岛装置通过绳子 与桩固定,也可将生态浮岛装置通过绳子与水面下的锚固定,从而增加生态浮岛整体的稳定 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生态浮岛单体结构透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生态浮岛实施例1侧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生态浮岛实施例2侧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生态浮岛实施例3侧视图;图中所示1、浮岛单体外框,2、浮岛单体外框盖子,3、浮体填料,4、种植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浮岛,包括镂空的浮岛单体框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浮岛还包括浮体填料(3);所述的浮体填料(3)为采用具有吸附功能、微生物附着能力强、容重小、比表面积大的无污染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红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韵生态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