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深雄专利>正文

超薄密封快餐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522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密封快餐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包括盒盖本体,所述盒盖本体的边缘设有一第一扣合部件;所述盒体包括盒本体,所述盒本体的边缘设有一第二扣合部件,所述第一扣合部件与所述第二扣合部件能够密封扣合,所述第一扣合部件的边缘设置有凹陷,所述第二扣合部件的边缘设置有一凸起,所述凹陷与所述凸起配合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可广泛适用于需要密封快餐盒的场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包装的盒容器,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密封快餐盒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种快餐公司以及饭店、食堂普遍使用快餐盒,给使用者提供了方便,现有的快餐盒种类比较多,但密封盒密封时主要采用在外边缘设置卡接部位进行卡接,但卡接作用较盒体其它部位该结构通常较厚,而且由于盖体和盒体的重合,该部位较为厚重,容易受到气温、盒体材料以及内置食品的影响而在开合时难度较大;同时现有快餐盒往往密封效果较差,导致汤类物质容易泄漏,甚至会使小飞虫或爬虫钻入快餐盒,影响了安全使用。即使现有的一些密封快餐盒,在盒体和盖体连接处采用直角密封的设计,同时盒体和盖体的扣合处采用卡扣的方式,一定程度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一、盒体和盖体的扣合采用卡扣方式,容易在食物较满时受到阻力的影响而无法有效扣合,扣合质量难以保证,同时,食物较多时盒体和盖体扣合部件边缘容易积聚食物。针对上述快餐盒的缺陷,技术专利技术人创作了本技术产品,克服了上述缺陷,收到了较佳的实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薄密封快餐盒,有效解决了扣合部件容易受到食物影响无法有效密封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述超薄密封快餐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超薄密封快餐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包括盒盖本体,所述盒盖本体的边缘设有一第一扣合部件;所述盒体包括盒本体,所述盒本体的边缘设有一第二扣合部件,所述第一扣合部件与所述第二扣合部件能够密封扣合,所述第一扣合部件的边缘设置有凹陷,所述第二扣合部件的边缘设置有一凸起,所述凹陷与所述凸起配合密封。优选地,所述凹陷为凹洞,所述凸起为凸点,所述凹洞与凸点为环绕盒体和盖体边缘设置的多个,所述凹洞与凸点分别配合密封。优选地,所述第一扣合部件的外侧置有一锁固部,所述的锁固部置有一向内的凸起,所述的凸起能够与所述第二扣合部件的端点进行卡扣。优选地,所述第一扣合部件与所述第二扣合部件为η形扣合,在所述η形扣合部件上两个顶点之间设置有点凸起式密封圈,所述点凸起式密封圈设置在第一扣合部件或第二扣合部件上,使第一扣合部件与第二扣合部件构成密封。优选地,所述η形扣合的靠近盖本体一侧边,所述第一扣合部件上设置有扣合定位片,所述扣合定位片与第二扣合部件片状紧配密封。优选地,所述扣合定位片为分段式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扣合部件上外侧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扣合定位片相对应处设置有紧固件。3优选地,所述盒本体上与第二扣合部件连接段为斜坡形状。优选地,所述盒本体外侧表面设有凸凹相间的防滑结构;所述盖本体外侧表面对应位置设有凸凹相间的防滑结构。优选地,所述盖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透气孔。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所述超薄密封快餐盒,由于第一扣合部件和第二扣合部件直接按设置有凹陷和凸起,并设置有密封圈,第二扣合部件与盒本体之间设置有定位片和斜坡结构,使得多层密封设置互相配合,在盛装食物较多时仍然能够较好地起到密封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超薄密封快餐盒一种实施例边缘剖面放大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超薄密封快餐盒另一种实施例边缘剖面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超薄密封快餐盒盒体与盒盖扣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超薄密封快餐盒盒体重叠放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超薄密封快餐盒一实施例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超薄密封快餐盒盒体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超薄密封快餐盒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超薄密封快餐盒另一实施例平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为本技术一种超薄密封快餐盒的实施例一种实施例边缘剖面放大示意图,一种超薄密封快餐盒, 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包括盒盖本体2,所述盒盖本体2的边缘设有一第一扣合部件3 ; 所述盒体包括盒本体1,所述盒本体1的边缘设有一第二扣合部件4,所述第一扣合部件3 与所述第二扣合部件4能够密封扣合,所述第一扣合部件3的边缘设置有凹陷5,所述第二扣合部件4的边缘设置有一凸起6,所述凹陷5与所述凸起6配合密封。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凹陷可采用凹洞,所述凸起为凸点,所述凹洞与凸点为环绕盒体和盖体边缘设置的多个, 所述凹洞与凸点分别配合密封,起到类似锁芯式的卡固作用,使得凸点能够分别落入对应的凹洞内,发挥较佳卡固作用。所述第一扣合部件的外侧置有一锁固部7,所述的锁固部7置有一向内的凸起,所述的凸起能够与所述第二扣合部件4的端点进行卡扣。这样可以在整个圆周上对第二扣合部件进行锁固,避免发生位移,使得二者结合更为紧密。优选地,所述第一扣合部件3与所述第二扣合部件4为η形扣合,在所述η形扣合部件上两个顶点之间设置有点凸起式密封圈8,即密封圈采用点状设计,使得扣合时形成密封线,所述点凸起式密封圈8设置在第一扣合部件3或第二扣合部件4上,使第一扣合部件 3与第二扣合部件4构成密封。这样就避免了传统设计密封圈中的平面密封,克服了平面接触很容易被遗留食物顶住,破坏密封效果,而上述密封圈8采用线点设计,接触点小,与其他密封扣进行配合,则密封效果更佳。为进一步加强密封效果,所述η形扣合的靠近盖本体一侧边,所述第一扣合部件3上设置有扣合定位片9,所述扣合定位片9与第二扣合部件片状紧配密封。所述扣合定位片9可采用分段式设置。上述扣合定位片9的设置较好地解决了密封盒在受到食物加热或天气加热等影响温度变化时,盖体和盒体的密封部件收缩或膨胀遗留较大空间的问题,上述扣合定位片设置后,一来承受气温变化的承受能力更强,同时,上述分段式的扣合定位片能够较好填充密封部件之间的空隙,使得扣合定位外部的第一扣合部件3与第二扣合部件 4的其他密封方式几乎不受影响,则使整个密封盒的密封不被破坏。参见图2,所述第二扣合部件上外侧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3扣合定位片9相对应处设置有紧固件11,可以更好地使扣合定位片发挥扣合定位作用。参见图1至图8,所述盒本体上与第二扣合部件连接段为斜坡形状,在以往传统设计中,盒本体与盖本体将要接触的边缘通常采用平行设计,做为加强力度,但这样的设计应用到食品密封盒时,由于经常有食物遗留平行边上,这样食物就会将盖本体和盒本体顶开, 进而影响密封扣,采用本技术的斜坡设计后,在扣合密封盒时,食物会受力进行压缩而不会遗留在密封部件上,不会影响密封,并且保证锁芯式密封及密封圈发挥更大作用。优选地,所述盖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透气孔12。可以根据需要,使热气从镇南关透出ο上述实施例中,盒体和盒盖的整体的设置可以采用整体为方形结构,如图5至图8 所示,也可以采用盒体和盒盖设置为圆形的结构,密封盒整体上的具体形状应当根据需要灵活确定。上述实施例中,超薄密封快餐盒的盒本体的截面可以采用呈梯形结构。这样可以使密封盒更为稳固。上述实施例中,超薄密封快餐盒的盒本体的侧面与盒体底面的夹角为101°至 110度,该夹角的设置使得在叠放多个盒体时更加方便,达到同等空间叠放更多盒体的效果,便于存放和运输。上述实施例中,超薄密封快餐盒的盒本体外侧表面设有凸凹相间的防滑结构,同时所述盖本体外侧表面对应位置设有凸凹相间的防滑结构,达到防滑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密封快餐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包括盒盖本体,所述盒盖本体的边缘设有一第一扣合部件;所述盒体包括盒本体,所述盒本体的边缘设有一第二扣合部件,所述第一扣合部件与所述第二扣合部件能够密封扣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件的边缘设置有凹陷,所述第二扣合部件的边缘设置有一凸起,所述凹陷与所述凸起配合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深雄梁健文
申请(专利权)人:吴深雄梁健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