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具体地涉及一种振荡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领域中,正确识别电力系统振荡与故障,在振荡中快速检测出故障以切除故障区段,是有待改善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振荡过程中发生的对称短路故障,常用1^ CO哗估测振荡中心电压的方法构成对称故障判别元件(Um是保护安装处的测量电压,识是保护安装处测量电压Um和测量电流 Im之间的夹角)。这种识别方法延时比较长(通常为150ms),且由于估测原因,可能造成较大误差。对于振荡过程中发生的不对称短路故障,常用正,负,零三序电流之间的幅值和相位关系来构成故障判别元件。这种识别方法的缺陷在于两侧电源功角较大时,发生区内故障,在某些不对称短路故障情况下保护开放的延时可能过长(有可能会超过Is)。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网架结构的日益复杂,经过较长时间的延时再切除故障,也是电网所不能允许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1、一种基于功角计算的振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保护安装处的测量电压、测量电流以及它们之间的夹角;线路故障后的正、负序网的故障分量;非全相运行的条件下还应采集运行时保护安装处的负序电压和负序电流。(2)应用下述公式⑴计算两侧等效电势的功角δ ;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保护安装处的测量电压、测量电流以及它们之间的夹角,采集线路故障后正、 负序的故障分量,非全相运行的条件下还应采集运行时的负序电压和负序电流;(2)应用下述公式(1)计算系统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功角计算的电力系统振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保护安装处的测量电压、测量电流以及它们之间的夹角,采集线路故障后正、负序的故障分量,非全相运行的条件下还应采集运行时的负序电压和负序电流;(2)应用下述公式(1)计算系统两侧等效电势的功角δ:(math)??(mrow)?(mi)δ(/mi)?(mo)=(/mo)?(mn)2(/mn)?(msup)?(mi)cos(/mi)?(mrow)?(mo)-(/mo)?(mn)1(/mn)?(/mrow)?(/msup)?(mrow)?(mo)((/mo)?(mfrac)?(msub)?(mi)U(/mi)?(mi)OSC(/mi)?(/msub)?(msub)?(mi)E(/mi)?(mi)S(/mi)?(/msub)?(/mfrac)?(mo))(/mo)?(/mrow)?(mo)-(/mo)?(mo)-(/mo)?(mo)-(/mo)?(mrow)?(mo)((/mo)?(mn)1(/mn)?(mo))(/mo)?(/mrow)?(/mrow)?(/math)其中,UOSC——振荡中心电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少锋,张月品,王增平,徐振宇,伍叶凯,李天佼,魏会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