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顶置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5230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用顶置空调器,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蒸发风机、冷凝风机及相应的连接管路,壳体上具有冷凝进风口和冷凝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靠近冷凝进风口设置,而所述的冷凝风机为吸风式风机,并位于冷凝器的内侧且靠近冷凝出风口设置。通过吸风式冷凝风机从冷凝器的外侧吸风,经过冷凝器进行热交换,然后从冷凝出风口排出,使的整个冷凝器表面的进风更加均匀,大大提高了冷凝器的热交换效率,避免了紊流现象、噪音较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应用于房车、游艇上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车用顶置式空调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空调器,主要应用于野外作业机械,如移动车辆、公路收费站及小型船只上。野外作业机械为保证操作人员的舒适性、健康性及操作安全,需要安装空气调节装置;移动车辆以房车为代表的休闲车辆,一般用于居家旅游、休闲居住等,车载空调器作为房车的基本设施之一必须具备;另外流动作业的采血车、医疗用车、野外工程机械的司机室等车辆中,人员与设备均需要有适应的空调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条件车用顶置空调器是能将制冷系统全部集中到室外侧,室内侧仅作为一个空气循环通道,一般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蒸发风机、冷凝风机及必要的管路。对系统结构布置和电气控制做合理具有严格要求,同时在强烈的颠簸或淋雨条件下要保证整机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目前,首先,采用轴流的冷凝风机对冷凝器进行吹冷的排风方式比较普遍,然而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排风方式存在风速大、紊流严重、噪音较大、换热效果差的缺点;其次,现有的结构防颠簸设计较为复杂,用材较多,影响制造成本;最后,现有的设计中冷凝风机和蒸发风机一开关都是同时的,是同一控制的,这存在一个浪费电能和增加噪音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噪音低的车用顶置空调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布置合理,连接牢固而防颠簸性佳的车用顶置空调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耗能低且换热效果佳的车用顶置空调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顶置空调,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蒸发风机、冷凝风机及相应的连接管路,壳体上具有冷凝进风口和冷凝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靠近冷凝进风口设置,而所述的冷凝风机为吸风式风机,并位于冷凝器的内侧且靠近冷凝出风口设置。为使冷凝进风顺畅,提高换热效果,所述的冷凝器内侧面与冷凝风机之间设有一引风圈。进一步,所述的冷凝器与蒸发器分别位于一底架的相对两侧,该底架位于壳体内并中间设有所述的压缩机、蒸发风机及冷凝风机。进一步,所述的冷凝器顶端设有一连接板,而所述的引风圈则与前述的连接板连接固定。为使蒸发部件设计紧凑,牢固可靠,具有一定的放颠簸性,所述的蒸发风机包括蒸发电机及设于蒸发电机输出端的离心风轮,所述的蒸发器和离心风轮均位于一蜗壳内,而该蜗壳通过一 “η”形固定架限位于底架上。为使内部前后受力均衡,所述蜗壳的后端部外侧还罩有一“η”形加固板,该加固板的顶部与连接板之间平行壳体的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一块加强筋。所述冷凝风机包括冷凝电机及设于冷凝电机输出端的风扇,所述底架的中部设有第一安装板,该第一安装板呈直角Z形,顶部与所述的加强筋连接固定,底部与底架连接固定,中部则具有供前述冷凝电机设置的安装孔。冷凝电机设置结构简单,并且牢固可靠。所述底架的中部设有第二安装板,该第二安装板呈直角Z形,顶部与所述的加强筋连接固定,底部与底架连接固定,中部则具有供蒸发电机设置的安装孔。蒸发电机设置结构简单,并且牢固可靠。所述的压缩机顶部通过一螺栓与所述的加强筋连接固定。加强了压缩机的防震动性能。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一控制板连接,所述的蒸发风机与冷凝风机分别与前述控制板的控制输入端连接。冷凝电机和蒸发电机为独立安装,分开控制,使得当通风和制冷温度到达设定温度时,能直接停止冷凝电机,达到降噪和节能的目的,而当在高负荷条件下使用制热功能时,为保证机器的安全,可以通过控制直接停止冷凝电机,使机组工作更加安全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吸风式冷凝风机从冷凝器的外侧吸风,经过冷凝器进行热交换,然后从冷凝出风口排出,使的整个冷凝器表面的进风更加均勻,大大提高了冷凝器的热交换效率,避免了紊流现象、噪音较小,在满足高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达到了降噪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去除壳体风管及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分解装配图。图5为图2中蜗壳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车用顶置空调包括用于送风的竖直风管9、面板 91、壳体10及 位于壳体10内的底架蒸发器2、蜗壳21、冷凝器3、压缩机4、蒸发风机、冷凝风机及相应的连接管路,壳体10上具有冷凝进风口 101和冷凝出风口 102,蒸发风机包括蒸发电机23及设于蒸发电机23输出端的离心风轮24,冷凝风机包括冷凝电机33及设于冷凝电机输出端的风扇34。冷凝器3与蒸发器2分别位于底架7的相对两侧,底架的中间设有压缩机、蒸发风机及冷凝风机。冷凝器3靠近冷凝进风口 101设置,而冷凝风机为吸风式风机,并位于冷凝器3的内侧且靠近冷凝出风口 102设置,进一步,冷凝器3内侧面与风扇34之间设有一引风圈32, 冷凝器3顶端设有连接板31,引风圈32与连接板31连接固定。通过吸风式冷凝风机从冷凝器的外侧吸风,经过冷凝器进行热交换,然后从冷凝出风口排出,使的整个冷凝器表面的进风更加均勻,大大提高了冷凝器的热交换效率,避免了紊流现象、噪音较小,在满足高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达到了降噪的效果。 蒸发器2位于蜗壳21前端,离心风轮24位于蜗壳21后端内,蜗壳21由上蜗壳21a 和下蜗壳21b上下组合对接而成,蜗壳21底部具有蒸发进风口 21c和蒸发出风口 21d(见图5和图6所示),其中蒸发出风口 21d与竖直风管9对接相通,蜗壳21通过一“η”形固定架22限位于底架7上。蜗壳21的后端部外侧还罩有一 “η”形加固板5,加固板5由板件 51和板件52装配而成,该加固板5的顶部与连接板31之间平行壳体的长度方向设有加强筋41、加强筋6和加强筋6a。底架7的中部设有第一安装板35和第二安装板25,该第一安装板35和第二安装板25均呈直角Z形,顶部均与加强筋6和加强筋6a连接固定,第一安装板35和第二安装板25底部均与底架7连接固定,第一安装板35中部则具有供冷凝电机33设置的安装孔, 第二安装板25中部则具有供蒸发电机23设置的安装孔。压缩机4顶部通过一螺栓42与加强筋41连接固定。壳体10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8,该温度传感器8与控制板(图中无显示)连接,蒸发风机与冷凝风机分别与控制板的控制输入端连接。冷凝电机和蒸发电机为独立安装,分开控制,使得当通风和制冷温度到达设定温度时,能直接停止冷凝电机,达到降噪和节能的目的,而当在高负荷条件下使用制热功能时,为保证机器的安全,可以通过控制直接停止冷凝电机,使机组工作更加安全可靠。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顶置空调,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蒸发风机、冷凝风机及相应的连接管路,壳体上具有冷凝进风口和冷凝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靠近冷凝进风口设置,而所述的冷凝风机为吸风式风机,并位于冷凝器的内侧且靠近冷凝出风口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顶置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内侧面与冷凝风机之间设有一引风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顶置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与蒸发器分别位于一底架的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顶置空调,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蒸发风机、冷凝风机及相应的连接管路,壳体上具有冷凝进风口和冷凝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靠近冷凝进风口设置,而所述的冷凝风机为吸风式风机,并位于冷凝器的内侧且靠近冷凝出风口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树炎常广青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贝里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